投資了P2P,想死的心都有?誰該爲此埋單!

近期P2P平臺頻繁爆雷,整個行業內充斥著恐慌、焦慮的氣息。被“雷”的投資人追悔莫及,哭天喊地,還沒有被“雷”的投資人人心惶惶,寢食難安。這第三波雷潮毫無疑問成為了P2P行業能否繼續發展的生死劫。

投資了P2P,想死的心都有?誰該為此埋單!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誰又該為此埋單?

有投資人連夜趕到平臺總部追討資金;有投資人痛斥P2P是騙子,騙走了半輩子的薪水,騙走了養老金,騙走了孩子的奶粉錢;有投資人哭訴全身上下已毫無分文,變賣物品,每天只能靠一桶泡麵為繼;作為受害人,他們的情感爆發與行為無可非議,但是站在一個合格的投資人角度上來看,你在投資之前真的瞭解P2P嗎?你投資的又是否是真正的P2P而不是披著P2P外套的龐氏騙局?你投資的財產數目符合正確的資產分配原則嗎?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又是否允許你進行身家性命的賭博?當投資人自己喪失了獨立的思考與理性的分析,盲目的跟風入場時,結局也許已經註定。

投資了P2P,想死的心都有?誰該為此埋單!

投資了P2P,想死的心都有?誰該為此埋單!

P2P監管備案制將在明年六月底完成,這導致了不規範與蓄意詐騙的假平臺提前“退場”,退場的樣子並不好看,跑路、失聯、出問題的200餘家平臺中能夠做到發出聲明良性清盤的僅僅7家。平臺自身發展一直存在不規範的問題,或者其創立最初就不是要去發揚普善金融,而是打著P2P的名號自私的進行自融從投資人處獲得流動資金從而滿足自己供應鏈資金問題。這些背離互金行業發展初衷的假平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P2P。

投資了P2P,想死的心都有?誰該為此埋單!

當第三波雷潮來臨之初,各自媒體帶有傾向性的瘋狂報道,瞬間將該行業置於風口浪尖之上,同時也使得投資人人人自危,大批擠兌,加劇了P2P行業的爆雷。自媒體要追逐熱點,要漲粉,要吸引讀者眼球,這些關乎自身發展的要素使自媒體毫不猶豫的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並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又有一家P2P跑路!”“超過95%的P2P平臺都將倒閉”“P2P正以小時為單位的速度在消失”這些標題不斷的衝擊著投資人緊繃的神經,那句“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更是被傳播氾濫,幾乎到處可見。

然而作為普通老百姓,當接觸不到更好的投資資源時,只是把錢放到銀行,那他們拿什麼來對抗房價的飆升,貧富差距的加大?為什麼P2P會在短短三年內發展成如此規模?難道不應該是藉此機會來呼籲國家加快落實互金行業的監管,從而為老百姓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投資環境嗎?

這場戰爭,沒有獲勝者,有的只是倖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