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一中東|以教師善「養」生命

人們常說:“一個優秀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會超過一所學校。”可見教師對於學校發展的重要性。石家莊一中東校區秉持“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教師管理理念,為教師廣建鍛鍊平臺,不斷提升教師素質,強大教師隊伍。激勵教師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至善自己,善“養”學生。

大美一中東|以教師善“養”生命

師生共頻成長

校園見證了每個學生的成長,也見證了每位教師的蛻變。201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喬玄進入一中東校區工作。儘管接受了七年師範專業學習,但初出茅廬,如何上好課,她心裡並沒有底。一中東校區的師徒結對制度正好為她搭建了成長的平臺。入職沒多久,喬玄就拜組裡的骨幹教師為師,每天都向不同的老師“取經”,在多位“師傅”的帶領下,喬玄迅速成長,2017年在全國中小學實驗說課比賽中榮獲金獎。這些成績對於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教師來說,是極大的肯定及鼓舞。

不再論資排輩,而是給有能力者舞臺,給有發展者機會。2014年入職的高金銳老師與一中東校區共同成長。談起在一中東校區執教的四年,高金銳說:“這是十分幸福的時光,也是自我成長最快的時光。”與喬玄不同,高金銳在周邊縣的重點中學執教近十年,之後來到了一中東校區。“學校會給青年教師提供許多鍛鍊的平臺,我剛到學校第二年就通過校內比賽選拔,獲得了參加市級評優課的資格,並獲得了石家莊市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只要課講得好,就可以走出去與全市乃至全國優秀教師同臺競技。”高金銳說,學校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出現在省市各項比賽中,而這無形中激勵了每位教師的進取心,也充分挖掘了他們的潛能。

學校不僅注重教師個人的成長,也十分關注教師的團隊建設。為確保教師質量的整體提升,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師結構的優化方面,紮實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科研引領促專業成長,以專業培訓促學識豐盈,以教學科研促內功大成,以技能大賽促能力提升。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教師搭建起一個個交流經驗、專業成長的舞臺,促成教師整體素質飛躍式發展。

學會用靈魂喚醒

德國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如何喚醒?這不再是怎麼寫教案,如何授課等技術層面的,而是向教師指出了更高的職業追求。

在2017年的入職培訓大會上,石家莊一中校長婁延果以“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安置自己的靈魂?”為題,提出作為一名新入職的教師,不僅要安置好自己的靈魂,更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正所謂一棵樹晃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這對於剛步入教師崗位的師範生們來說,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洗禮。

“中學時期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期。學生從情感上逐漸趨於成熟,引發了豐富的感情體驗。教師應當隨時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通過無限的關懷,讓每一個生命體得到儘可能全面的發展。”一中東校區教師程玥,在入職培訓會後如此寫道,“我們的學生博學多思、藝能卓著,我們的教師群英薈萃、才華橫溢,我們的學校厚德載物、集思創新。作為一中的教師,我們在感到自豪的同時,應更加懂得珍惜,唯有珍惜才能守住驕傲;應更加懂得奮進,唯有奮進才能鑄造輝煌。”

為更好地加強教師隊伍,一中東校區要對新入職教師進行拓展訓練和寄宿生活適應性訓練。一中東校區校長張紅格認為,對新入職教師的適應性訓練,在培養教師隊伍團結凝聚力的同時,也讓教師全面深入瞭解學生在校生活的點滴,“從而在教育教學中,實現師生心與心的溝通。”

記者入駐學校採訪期間,偶遇幾名畢業生回校看望老師。“畢業了,才發現母校給予我的,不僅是通向大學的知識與能力,更是邁向廣闊天地的視野和胸襟,是精神的依託和靈魂的歸屬。畢業了,才發現在一中東校區鑄就的意志和信念已悄悄融進血液,深入骨髓。”就讀於河北大學的李璐妍同學告訴記者。

五載風雨路,齊心鑄佳話。現在的一中東校區人,團結拼搏,激情奮進,以飽滿的熱情向下一個教育高峰大步邁進!

(燕趙都市報 記者 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