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大規模逾期,投資市場將迎來巨大轉變

2018年4月份,銀監會聯合保監會、證監會共同頒佈了引導市場良性發展的指導性辦法《資管新規》。根據資管新規中打破剛兌、淨值化管理的指導意見,2018上半年,各大銀行在保本理財產品存量業務壓縮、淨值型產品投放加大、非標資產投資下降等領域加速轉型。

據相關數據顯示,包括建行、招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張家港行、浙商銀行、北京銀行在內的幾大銀行均出現大規模逾期現象。

而在各大股份行當中,招行、光大、興業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分別較上年末下降4%、12.30%、1.99%;城商行當中,浙商銀行、北京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分別下降了10.05%、10.38%。

其他股份制和中小銀行的理財規模也出現普遍收縮,今年上半年興業銀行理財產品餘額1.62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99%;浙商銀行理財產品餘額3141.4億元,較上年末降低10.05%。

據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行上半年末理財餘額1.95萬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366.3億元,降幅6.55%。理財產品規模下降,直接導致理財業務收入受到衝擊。當然,也有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餘額保持了較快增長,比如工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

其中,工行理財產品餘額3.37萬億元,與上年末相比增加了11.91%。民生、中信、江蘇銀行理財產品上半年末餘額分別為1.38萬億元、1.29萬億元、4011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了20.08%、8.41%、13.72%。

從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大多數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數量減少,規模也受到影響,說明剛性兌付理財產品正逐步從理財市場消失。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表示,除了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大規模縮減,目前,上市銀行淨值化轉型也深受理財市場關注。

此次資管新規明確過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在此之前銀行理財產品都將逐步轉型調整。權威人士表示,徵求意見稿中的淨值化管理對於個別銀行來說可以達到要求,然而對於個別中小銀行來說,依然需要轉型的空間和時間。

分析師高子惠表示,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取決於各個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速度,速度快的話可以增加淨值型理財規模,反映在理財產品餘額上就是增加,如果有的銀行淨值化轉型相對較慢,反映在理財規模上可能就是下降。

同時,銀行理財細則的徵求意見稿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採用攤餘成本法計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鬆緩解了銀行理財轉型的壓力,也保證了轉型過程中產品規模和收益的穩定。


銀行理財產品大規模逾期,投資市場將迎來巨大轉變


​另據權威部門數據監測顯示,8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下降0.08個百分點,已經達到10個月來的最低值。因此,在流動性偏寬鬆的市場條件下,8月份銀行理財收益率走低屬於正常現象。不過對此,依然有投資者指出,如今的理財產品依然在發行量和發行價格上處於下行週期。過去年化收益在5%以上的理財產品很常見,如今,收益率達5%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寥寥無幾。

分析師高子惠表示,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下降符合資管新規指導性意見,同時,隨著各類權益類理財產品逐漸取代固收類理財產品,投資理財市場會出現巨大的風格轉變。未來,優質的權益類投資項目將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