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一体化改革显成效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驶上快车道

“我宣布,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8月9日上午,武汉市市长万勇一声宣布,作为武汉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平台的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

随着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武汉阳逻港、中欧(武汉)班列和天河机场等湖北省三大国际口岸配齐了综合保税功能,实现了国际物流通道上的“铁—水—空”互联互通。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加大区域港口一体化的整合力度,以武汉新港为龙头,港口整合步伐日趋加快,一系列一体化建设成果逐步显现。借力港口一体化,湖北省在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同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也在不断夯实。

用变革锻造“核心港”

近年来,随着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缓,港口建设过快、缺乏整体规划、恶性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困扰长江中游航运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区域港口的一体化整合,显得重要而迫切。

在变革的呼声中,2009年,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机制呼之欲出。

2010年,武汉新港成立。新成立的武汉新港,由武汉及鄂州、黄冈、咸宁的27个港区组成,湖北省港口一体化整合建设初具雏形。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新港,作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2014年9月,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随着国家层面的日益重视,港口一体化进程也日趋提速。2016年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港航行政主管部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一系列整合政策的出台,让湖北港口服务航运的能力不断增强。

过去5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努力突破百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港口“朋友圈”遍及全国,成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与汉欧班列“铁水联运”,西接“一带”可达西欧、中亚,东进“一路”可抵日韩、东盟,承接湖北省80%的外贸运输任务。

目前,武汉新港已开通“江海直达”、“泸汉台”、“武汉—东盟四国”、“武汉—日韩”等一批品牌航线,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集装箱运输年吞吐能力增长1.3倍,由初期的56万标箱增长到106万标箱,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核心港、枢纽港地位加快彰显。

整合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港口一体化的持续推进,消除了管理乱象,提升了整体效益。

“水北为阳,凭水纳江,兵家必争,古有子路问津,今有深水良港。”近日,记者来到武汉阳逻港,耳边响起阵阵汽笛声,眼前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此前,海岸线多头管理、无序开发等乱象让长江中游的岸线资源无法“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港口公益性与经营性设施分类管理,建设效果也有很大提高,行政审批更加规范,行政效能方面实现了统一。此前为人诟病的“未批先建”、经营许可不同地市各异等乱象得以有效改进。

港口一体化为实现港区联动,更有效地服务国家战略创造了先天条件。

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迎凯向记者介绍道,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一方面能对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综保区和阳逻港是区港联动,提供更好的开放环境;另一方面,可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阳逻港为起点,顺长江而下,经上海出海,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腹地。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的阳逻港园区和东西湖园区,均设立了“一站式联合办公中心”。园区内资企业注册仅需3天,外资企业注册只需15天。

上海泛捷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运拼箱企业,年营收超过70亿元人民币,将成为综保区验收通过后首批入驻企业。该集团商务总监王彧介绍,泛捷拼箱业务必须依托于港口周边的综保区进行,其客户将分散的货物运入综保区,马上可享受出口退税。同时,泛捷在综保区内进行拼箱装运,全程由海关监管,可减少查验环节,提升运输效率。

此外,综保区启用后,阳逻港与汉欧班列的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也有利于泛捷打通欧洲—中亚—武汉—东部沿海的全球物流闭环。

攻克掣肘打造航运中心

专家坦言,要实现将武汉打造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大目标,不少问题还亟待解决。比如作为武汉新港核心港区的阳逻港,目前存在核心港区的集疏运通道不畅、后方陆域制约了港区规模化发展、港区集装箱未实现一体化经营等三大问题。

解决发展难题,还需要省市政府拿出“魄力”,出台系列政策,加大港口一体化的整合力度。

“近期通过设立经营管理公司、码头租赁公司的方式来过渡;远期以资产资本为纽带来彻底实现整合,消除藩篱。”专家建议,要实现将武汉打造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目标,不仅需要政府来引导,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今年7月18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武汉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武汉航运中心;到2030年,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100万TEU,船舶总运力达到1500万载重吨以上,全面建成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规划》确立了8大任务:建设以长江干线为主轴的黄金水道;构建武汉港等主要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为主的多式联运;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打造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优化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平安绿色发展能力。

《规划》同时确立了7大重点工程:高等级航道畅通工程、规模化集约化港口建设工程、核心功能区重点园区建设工程、公路铁路通道完善工程、港口集疏运衔接工程、航运服务提升工程、绿色航运创新工程。

随着一系列规划的出台和政策的落实推进,湖北省港口一体化的整合工作日趋完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也驶上了快车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