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从立为太子到登上皇位,“三杨”功不可没,请介绍具体情况可以吗?

青语休


其实,朱高炽虽为长子,却并不为朱棣所喜爱,因为朱高炽从小体弱多病,性情内向而沉稳,喜好读书学习,不擅长领兵打仗。这对于一生尚武,征伐四方的朱棣来说,这是朱高炽的致命缺陷。朱棣反而更喜欢生性粗鲁的两个小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外出征战总是把他俩带在身边,由朱高炽留守大本营处理国事。这下边两个不安份守己的兄弟觊觎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仗着朱棣的宠爱,屡屡合谋构陷朱高炽,使他多次身陷困境,险些被拉下太子之位多亏几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舍身护主才使朱高炽平安渡过险境。


那么,所谓的“三杨"是谁呢?他们是杨溥、杨士奇、杨荣。这三人原本都是朝中的大员,杨溥和杨士奇还是首辅,在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这三人便被朱棣指定协助太子监国。但是杨荣的地位和权力都比不上前面两位,另外就是朱棣非常器重扬荣。所以,朱高煦兄弟俩便将杨溥和杨士奇视为眼中钉,想要谋得太子之位,就先要除掉这两位能臣,免去后患。
公元1414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亲率大队人马从北京出发,北上塞外亲征瓦刺。六月胜利返师,途中在沙河驻扎,也是等待太子来迎驾回朝。朱高炽派兵部尚书金忠等大臣去迎接,也不知这邦人是故意的,还是真有事,路上耽搁了时间,这是对皇帝的无礼行为。朱棣生气了,当金忠将太子的奏书呈给他看时,朱棣大怒道:“这都是你们臣下辅佐的过错"。朱高煦借机向朱棣进谗言,说这是太子与众臣有意为之,以此藐视皇上的尊严。这还了得,朱棣将杨博、扬士奇等一干迎接大臣全部逮捕下狱。

没过多久,朱棣想查清事实,便将扬士奇从狱中提来问话,他问杨士奇倒底是不是太子指使他们这么干的。此时,如果杨士奇只要点个头,想必以朱棣那样的性格,别说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就是性命都难以保全。但是杨士奇把迎驾迟缓的罪责全揽在众臣身上,说太子对皇上非常孝敬,时常掛念出征在外的皇帝,并常常焚香祷告皇上凯旋而归。朱棣半信半疑,又将杨溥从牢里提出来问,也是如此回答。朱棣这才相信是一场误会。可是对待两人的结果却不同。杨士奇官复原职,可杨溥却在狱中待了十年,直到朱高炽登基。
早在永乐二年,杨荣被朱棣任命为太子右谕德,仍兼任他的原职翰林侍讲。1424年7月,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班师回朝途中病死,此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因为朱高煦等人已对皇位觊觎已久,随时可能发动兵变抢夺皇位,以朱高炽的实力是无法同自己的这两位兄弟抗衡的,有可能再见上演骨肉相残的悲剧。

此时,另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为了避免国家发生动乱,安定社会,杨荣与朱棣身边的几位近臣商议,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火速派人密报太子做好登基准备,自己则在朱棣去世的当天深夜,带着遗诏悄悄返回京城,将遗诏亲自呈送到朱高炽手中。这样才保证了国家权力平稳的过渡,没有发生意外。仁宗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但他整顿吏治,重用贤臣,重视农业,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实行仁政,力主和平政策。使明王朝的国力达到鼎盛,他同后来的宣宗两朝被历史称为“仁宣之治"。


乔江宝


朱高炽之所以立为太子,大才子解缙立了大功,虽然他仍然死在朱棣的间接杀害下,朱高炽从世子到太子到皇帝的艰辛复杂历程中,有这样三个大臣却始终对朱高炽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始终到底,这就是:“杨世奇、扬荣和杨溥。

杨士奇生于1365年,袁州(江西宜春)人。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个饱学之士,从小培养他,可惜继父又死,当了一个小官后,却将官印丢了,只有在江湖闯荡,经过社会磨练,他的意志十分坚定,为人却很低调。

这种经历,使他在朱高煦险恶的阴谋中平安涉险。

而杨荣和杨溥的经历则简单的多。

杨荣的特点是头脑十分清醒和冷静,预见性超好,当朱棣打败了朱允炆急切的要坐上龙椅时,场面十分激励人心,只有杨荣冒着被可能当场格杀的危险拉住了朱棣,当侍卫欲刀剑加身时,杨荣冷静的希望朱棣先拜皇陵再登基的顺序,否则将被天下人视为“谋逆”,朱棣顿时醒悟,冷汗淋漓。

杨荣被提升为内阁大臣,参与军事策划,屡有上佳表现。

杨溥是湖北石首人,生于洪武五年(1372年),与杨荣同时在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同为编修,只不过杨溥是个“热血青年”,个性张扬、立场坚定。

三人都全力支持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皇帝位,并非是弄点什么好处,而是他们认为朱高炽就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君王,因为朱高炽是长子、宅心仁厚,他当上皇帝后,一定会施仁政,爱惜天下百姓。他们认为朱棣和朱高煦都是滥杀的凶手,以仁义自居的士大夫最瞧不起这种人,当然不会支持朱高煦。

朱高炽虽是一个残疾人,却曾经帮助过祖父朱元璋有条有序的处理过来往公文,令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如果认为朱高炽是一个迂腐之人,却是错误。

刚开始“靖难之役“,朱棣令他以一万士兵守京城(北京),他利用冬天的寒冷泼水城墙,使得路面无法行走,成功阻止了李景隆的进攻,朱高炽虽然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守御住大后方的意义非同凡响。

为立太子事情左右为难的朱棣找来解缙询问意见,解缙说:“如果认为朱高炽不行的话,可以培养长孙朱瞻基,朱棣于是基本有确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心。

一旦确定了太子,朱高煦必须调离京城,怎么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造反,第二是陷害太子,重新赢得朱𡝯欢心从而扭转败局。而朱捸靠造反起家,朱高峰煦根本没有胜算,于是只能造谣中伤太子,从此,一些谣言传到朱棣耳中......

我们知道,朱棣和朱高炽由于对治国理念的不同,朱高炽在留守监国期中处理问题多以“以德治国”为选择,而朱棣讲究严刑峻法,对此,朱棣大为不满,狠狠训斥太子和大臣们,并对作激烈辨护的大理寺丞耿通予以斩首示众。太子一党噤若寒蝉。

只有一人仍然不怕,他就是扬士奇,作为朱棣内阁七大臣之一,他默默地支持太子,耿通斩首后,朱棣问杨士奇,太子表现如何,社会阅历丰富的扬士奇回答:“监国时期,太子按规矩办事,凡是他听取的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凡是他所反对的建议,大多是不好的,当然,对于近臣的不合理要求,太子还是予以当面驳斥。”(张廷玉《明史》)。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北征归来,利用太子迎接迟到一事,朱高煦大做文章,四处造谣,而简单粗暴的朱棣更是大骂太子,甚至说太子“笨手笨脚”(指残疾),于是太子身边的杨溥立即关进诏狱,这是大狱,非皇帝令,任何人不准过问。

杨溥受到锦衣卫审理,无论任何酷刑,始终咬牙不承认。他被在酷刑和恶劣环境中关押了十多年。

应该承认,朱高煦整人的手段十分毒辣,凡是太子的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打入大牢,一是洗心革面,加入他的集团,太子一党只有“三杨”死心塌地跟着太子走。

现在的朱高煦府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于是大宴宾客,酒过三巡,开始狂妄:“我这么英明,难道不如李世民吗”?(《明史》)

朱棣闻言顿时如跌进冰窖,寒气逼人,冷汗直冒。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朱高煦突然要求增加他的护卫部队人数。朱棣于是十分警惕,他要採取措施了。

永乐十三年,朱棣告诉朱高煦,不要呆在京城了,改封他到青州。这是朱棣的试探,如果朱高煦高兴离开,证明朱高煦没有李世民野心;如果拖延不去,就会暴露其野心。与上次一样,朱高煦死活不去。

朱棣决定赶走他。朱棣询问杨士奇的看法,杨士奇认为:国家就要迁都北平了,朱高煦死死赖在应天,不知意欲何为?请皇上还是仔细思考。这是十分中立和策略的回答,老练的应对,朱棣不顾朱高煦的不情愿,硬是把他分封到乐安州(今山东广铙)。

这次是强行命令,朱棣的安排,主要是调虎离山并安排在皇帝管辖范围,如果他真敢造反,用不了一天,皇帝军队即可兵临城下,转瞬之间就可以平息风波。

朱高煦一离开京城,各种谣言立即消失,真相浮出水面,不出意外,朱高炽将顺利继承皇位。

解缙、杨士奇是朱高炽最应该感谢的人,没有解缙,朱棣不会立朱高炽为太子,没有杨士奇,朱高炽太子位早被朱高喣夺走。


良人执戟2


杨士奇、杨荣、杨溥,被后世称为“三杨”。他们在明仁宗朱高炽从立太子到登上皇位功不可没。具体有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太子朱高炽监国,命令杨士奇、杨溥、黄淮、金问等人辅助皇太子。朱高煦趁朱棣不在京之际,“日夜谋嫡”,制造流言蜚语,中伤辅助太子监国诸臣。朱棣返京,以太子遣使迎驾迟缓,且奏书失辞,下令将辅佐监国的杨溥、黄淮、金问逮捕下狱。杨士奇当时外出不在,逃过一劫。但杨士奇回京后,朱棣立即召见,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回答:“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将责任揽了过来。朱棣这才没有再追究。但支持朱高煦的这派官员并不罢休,奏说不能单独宽宥杨士奇。朱棣下令将杨士奇下狱,好在朱棣气已下去了,不久将杨士奇放了出来。可那几位一直关到朱棣去世,才放了出来,坐了整整十年牢。

2、朱高煦得知杨士奇帮太子说话化解危机后,朱高煦决定下次连杨士奇也算计在内。两年后在朱棣北征回来,太子在迎接朱棣回朝的时迟到了。朱高煦就抓住这个机会。说太子迎接迟到是故意的,太子根本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朱棣当着众人的面,大骂朱高炽,说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不顾安危出征,还不是为了朱高炽的天下。朱高炽却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坐着,连迎接工作都做不好了,除了笨手笨脚之外,简直就是居心不良。加上朱高煦一派的人在旁煽风点火,朱棣决定再次打压太子。杨荣、杨溥等太子的重要成员都被关起来。杨溥还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中,杨溥是太子势力的主要成员之一,如果杨溥招认,哪就坐实了太子的罪名,锦衣卫开始审问杨溥,但无论锦衣卫对他用什么刑,他都咬死不说一个字。要知道锦衣卫的刑法是非常可怕的,但无论怎么审,杨溥都没有松口,加上后来风声没有这么紧了,锦衣卫就让杨溥在牢中自生自灭,直到朱棣再次问起。锦衣卫说:杨溥在看诸子百家的经书。朱棣听到后让指挥史好好看守杨溥,不能出任何差错。虽然杨溥保住性命,但杨溥后来在暗无天日的锦衣卫大牢中一坐就是十多年。直到后来朱高炽继位后才被放出来。

 

3、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途中榆木川(今内蒙乌珠穆沁东南、多伦北),杨荣随军在侧,认为精锐大军在外,都城皆老弱之兵,深怕有变,遂溶锡为椑(内棺),载以龙舆,将所有参与溶锡的锡工全部处死灭口,朝夕进膳如常,没有人知道皇帝已死。安排妥当后,杨荣与少监海寿星夜驰骋赶回京城报告太子朱高炽。八月,朱高炽释杨溥等出狱,随即继位,是为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仅做了10个月的皇帝就驾崩,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





文学边角料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朱高炽能够被立为太子,大才子解缙功不可没。但是,解缙死得太早了,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朱高炽还是不能成功走好太子这条路。朱棣过于雄霸,只要他还在世一天,即使朱高炽当上了太子,他的皇位还是很危险的,因为随时都有被废除的可能。从世子到太子,再到皇位的道路上,尽管充满无数魔障,有三个大臣却一直对朱高炽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他们分别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杨士奇是袁州人,生于1365年,也就是元末明初。军阀割据,到处都是战火,百姓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逃避兵灾,杨士奇的老父亲带着杨士奇和杨士奇的母亲四处躲避,过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今天活完后不知有没有明天的苦日子。更令人感到心酸的是,杨士奇还不满两岁,他父亲就在一次战乱中丧生了。从此,在乱纷纷的世界上,杨士奇就只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人,那就是他母亲。带着杨士奇奔波的那些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她都再三叮嘱杨士奇,一定要好好读书。

杨士奇很听话,在烽烟四起、食不果腹的环境中,毅然读完《大学》。杨士奇不仅读完《大学》,甚至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并有自己个人的见解。那一年,杨士奇只有五岁。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杨母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过了几年后,朱元璋登上皇位。时局稳定下来后,杨士奇母子的生活却更加艰辛,因为他们毫无经济收入。为了孩子的前途,也为了在困苦的生活中继续活下去,洪武四年(1371年),杨母带着孩子,改嫁给罗性。罗性是中国式的父亲,平常不苟言笑,整天一副死了父亲般的苦相,但是对孩子很慈爱。

罗性是当地出了名的有才之士,见杨士奇有学习的天赋,平日闲居他就教杨士奇读书。可是,这位继父严肃得很,看不惯活蹦乱跳的孩子。杨士奇在他的教育下,渐渐养成老成持重、寡言少语的性格。按理说,杨士奇都是那么大的人了,即使有了继父,也不一定非要跟着继父姓不可。可是,罗性非常高傲,连与他同朝为官的人都看不起,自然更看不起杨士奇的老父亲,因为他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流落在险恶的社会上。

洪武六年(1373年),淤积在杨士奇内心深处的愤怒和对自己父亲的敬爱终于爆发了。这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子,从外面偷偷捡来几块土块,再捏成神的样子。在一个无人的角落,他悄悄地祭拜自己的先人,尤其是死在乱世中的父亲。杨士奇的意思很简单,不管父亲是贫是富,都是他的父亲。再说,带着杨士奇母子躲避战乱,他父亲也吃了不少苦。父亲没有能力照顾他们母子,不是父亲本人的过错,而是社会的过错。

看着杨士奇郑重其事地拜向那几块不成形的泥块,罗性又激动,又愤慨。他激动,因为杨士奇年纪如此之小,就知道祭拜自己的父亲;他愤慨,因为他生的那几个儿子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却一点儿事都不懂。事后,罗性叫来杨士奇,告诉他可以改回杨姓。罗性对他说,他的那几个孩子不成气,不能保住家业。杨士奇年纪小小就知道祭拜自己的先人,很有感恩之心,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罗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杨士奇能够多多关照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

自此而后,罗性就着力培养杨士奇。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罗性犯了朝廷的法令,被贬到远方。杨士奇母子,不得不再次相依为命。长大后,为了帮助家里,补贴家用,十五岁的杨士奇就开始当私塾老师。杨士奇很有才学,有很多学生跟他学习。作为私塾老师,学生的数量意味着收入的多少。教那么几个学生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杨士奇的生活已经非常艰苦了。不久,杨士奇又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有一个朋友,是个穷书生,还要供养家里的父母。见朋友穷困,杨士奇就将自己的一半学生,连同一半学生交的学费分给朋友。杨士奇将这件减少收入的事告诉杨母,杨母不但没责备,还说你能够这样做,不枉我辛苦养育。几年后,杨士奇谋到一个训导的小官职。可是,他太大意了,竟然将官印给丢了。弄丢官印不是什么大罪,但是,如果有人想借此生事,重可杀头,甚至诛灭九族。杨士奇没朋友在朝中做官,为了性命,他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杨士奇这一逃,就在社会浪荡了二十多年。经过社会的历练,他做人越发坚定,做事越发低调。所以在朱高煦险恶的计谋中,好多人都被关进大牢,甚至被杀头,只有杨士奇一人平平安安,保朱高炽渡过难关。与杨士奇相比,杨荣和杨溥的经历就简单多了,缺乏传奇性。杨荣之所以深受朱棣重用,主要是他做了一件看似大逆不道的事——阻碍朱棣继位。打败朱允炆的,朱棣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连最基本要做的事都给忘了,而是急匆匆地朝皇帝的宝座冲去。

朱棣刚冲到一半,金銮殿上突然跳出一个人,死死拉住朱棣,他就是杨荣。在场的人都被吓住了,纷纷拔出刀来,只要朱棣一声令下,杨荣马上就会变成肉酱。看着朱棣,杨荣笑了笑问朱棣,是该先祭拜皇陵呢,还是先继位?朱棣听后,连背心都冒冷汗了。原因很简单,朱棣以朱元璋为幌子,打的旗号是靖难。战败朱允炆后,如果他不先去祭拜朱元璋,而是急急忙忙地继位,明摆着对天下人承认自己是乱臣贼子。再说,皇帝继位之前,都要先祭拜祖上,第一表达感恩之情,第二祈求保佑,这是惯例。如果朱棣废了这个惯例,将被天下人唾弃。

被提升为内阁大臣之后,杨荣的谋断能力很令朱棣震惊。他对宁夏失陷的看法,给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每次出征,如果可能,朱棣都要带上杨荣,让他处理关键事务。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晚上,边关传来急报,说宁夏被蒙古军队包围,十分紧急,城池就要破了。朱棣听说后,急忙召集内阁大臣商议对策。他就问杨荣对这件事的看法。杨荣认为此事不要紧,他敢这么说,依据是宁夏城防坚固,士兵长期防御蒙古的进攻,很有经验,足以抵抗蒙古军的任何攻击,在十天之内,宁夏必然解围。

急报上写的日期是十天前,因此,杨荣敢说宁夏马上会送来解围的捷报。果如杨荣所料,紧接着,朱棣就收到宁夏解围的捷报。既然杨荣如此了解北方战事,知道明军的长处,也知道蒙古军队的短处,只要出征蒙古,朱棣自然尽量将他带上。说起杨溥,他的生活就更单调了。杨溥是湖北石首人,生于洪武五年(1372年),与杨荣一样,他也是建文二年(1400年)高中进士。更巧的是,杨溥与杨荣一道,都被任命为编修。但是,杨溥是一个很张扬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的立场都很鲜明。

小编认为,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个人,他们都支持长子朱高炽,并不是朱高炽给了他们什么好处,而是朱高炽是他们心目中继承皇位的理想人选。在这三个士大夫心里,朱高炽不仅是长子,还是一位非常仁厚的人。如果他当上皇帝后,一定会施行仁政,爱惜百姓。在他们眼里,朱棣和朱高煦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以仁义自居的士大夫最恨这类人,自然不会支持朱高煦。

朱棣强行将朱高煦封到安州。无论他怎么哀求,都必须走。朱高煦走后真相终于大白天下,朱棣趁机大赦了相关人员,跟太子重续父子情,最后朱高炽成功继承帝位。但这个过程有无数的人为他舍生忘死的帮助他,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因为他是真正对百姓好的皇帝。三杨做人的气节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学习。











Zh上善若水W


朱高炽身边的三杨指的是明朝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

在朱棣登基称帝后,虽然朱高炽为长子,但朱高炽自幼身患残疾,且身体有些肥胖行动不是很便利,个人形象气质都不是很好,所以朱棣最初不是很喜欢这个长子朱高炽。

朱高炽能成为太子,解缙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后来解缙被汉王朱高煦陷害致死,解缙死后则是多亏了三杨对朱高炽的帮助,朱高炽才能顺利地登上皇位。

朱高炽历史上被称为明仁宗,在位时间非常短,在位不到九个月就患重病去世,但是明仁宗在位时间虽短,但是作为太子时期的朱高炽监国时间却不短,朱棣常年率军亲征扫平边患,而朱高炽作为太子则常年镇守北京监国,所以永乐盛世有一半是属于朱高炽的功劳。

朱高炽一生对得起他仁宗的称号为人忠厚仁义,很有长者风范,也正是这些成为了吸引三杨这样的儒学名士辅佐朱高炽,可以说朱高炽是用他的宽厚仁爱感动的三杨为他尽心竭力。

三杨在当时的明朝都算是才华和能力并重的名臣,他们对明初发展建设有着巨大贡献,后来三人以居所区分为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时人称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

在朱棣称帝之初,朱高煦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屡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勇武和父亲朱棣相类似,所以朱棣内心更偏爱朱高煦。但是实际来说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也是战功巨大,他主要战功就是稳定后方北京根据地,当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带兵攻打北京,全靠朱高炽利用严寒天气往城墙上浇水,整座城墙都被冻得坚不可摧,李景隆无奈之下只得退兵无功而返。

所以朱棣最初虽然内心不喜欢朱高炽,但是也是犹豫不决,改不改太子人选当时很是困扰朱棣,后来解缙在关键时刻帮助朱高炽稳固住了太子之位,他帮助朱棣权衡利弊,阐述了如果你担心太子过于宽厚仁义,软弱可欺不可为君的话,你还可以效仿太祖皇帝而重点培养皇长孙朱瞻基嘛。确实朱瞻基既有父亲朱高炽的宽厚仁爱又有叔叔朱高煦的英勇果断。

所以解缙一番话坚定了朱棣培养朱高炽父子的决心,从那之后朱棣就不再有改立太子想法,解缙也由此开罪了汉王朱高煦,被陷害致死。

解缙死后就是三杨处处帮助太子朱高炽的时代,他们三人对朱高炽帮助最大,曾经朱高炽为了感谢三杨对自己的厚爱,赠送他们三人财产和宅院,都被三杨婉拒了,所以也可见三杨是出于真心为国家辅佐出一位仁君。

朱高煦在打击太子朱高炽一派时重点打击的就是三杨,三杨之中的杨溥曾经为了保护太子朱高炽被朱棣关进锦衣卫监狱十多年,直到朱棣去世杨溥才被登基以后的朱高炽释放出来,并委以重任。

在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为帝,任命三杨为内阁辅臣,三人更是尽心竭力辅佐明仁宗朱高炽,在朱高炽去世后,三杨更成为朱高炽的托孤大臣,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的顾命大臣。

正是在三杨的影响下,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才能创造出“仁宣盛世”。三杨在任内阁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同时重视发展经济与民生息,使得明朝国力发展达到巅峰。三杨是明朝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内阁辅臣。

三杨都是忠实的有道儒学者,他们三人以身体力行诠释了儒家学者的气节,他们一生之所以选择尽心竭力辅佐朱高炽父子,正是看中了朱高炽身上的宽厚仁爱,这是儒家定义的有道明君之基础,只有朱高炽这样宽厚仁爱之君才能怜惜百姓,与民生息,造福天下。

所以三杨看到了朱高炽身上的宽厚仁爱之后,就知道找到了真正能为天下苍生服务的仁爱君主,所以千方百计不计得失的去辅佐保护朱高炽,这才是真正儒学者身上的气节。


小岛知风


都别抢,我来答。

对于朱高炽来说,功劳最大的应该是杨士奇和解缙吧,这两位对保住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可谓是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当然后两者也是有功劳的,但是大概并没有前两位那么大吧。

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确实不是不可动摇,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体原因占据了很大的因素。朱高炽很胖,可能高达300斤以上,他肥胖到走路都需要两个侍卫来搀扶。这也就不难怪尚武的朱棣对骁勇善战的朱高煦渐渐产生了欣赏和认可。

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明史·朱高煦传》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明通鉴·卷十三》

另外朱棣犯了一个和李渊一样的错误,那就是轻易的给儿子许诺。李渊许诺事成之后把李世民册封为太子,朱棣在靖难之役时也很委婉的暗示朱高煦好好努力,将来有可能册立为他为太子。这才造成后来朱高煦这么有底气和自己的大哥争夺太子之位。

朱棣并不怎么欣赏朱高炽,多半可能是因为朱高炽身体的原因。但不喜欢归不喜欢,朱高炽毕竟是长子,而且又没有犯什么过错,朱棣也不好责难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就把大本营北平留给朱高炽镇守。

朱棣篡位以后,当时面临着一个册立皇太子的问题。这个时候的朱棣是极为犹豫的,他想册立朱高炽,但看着这个大胖小子的身体,心里总有点不得劲。但是朱高煦为人不稳重,经常犯各种错误,也让他不放心。

当时为朱高炽成为太子做出最大贡献的应该是解缙,当时朱棣向解缙咨询意见,解缙回答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当时由于心里很犹豫,所以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解缙后来于是又换了一个说法,才让朱棣敲定朱高炽为太子。

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明史·解缙传》

这里的好圣孙就是指朱瞻基明宣宗,当时朱棣对这个孙辈十分喜爱和欣赏,所以如果把朱高炽定为太子,将来皇位自然就传到朱瞻基那里。不过,朱高炽虽然被册立为太子,但朱棣对他似乎还是有一丝成见。

朱棣曾经数次北伐蒙古,都是让朱高炽监国。但是私底下又派人监视朱高炽的举动,可见这时候的朱高炽还没有完全赢得父亲的认可。

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

但幸运的是朱高炽得到一群老师们的多加维护,朱高煦因为失去了太子宝座,所以经常在朱棣面前说他的坏话。而杨士奇经常替朱高炽说好话,才打消了朱棣的猜疑。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帝悦。”——《明史》

朱棣北伐归来时,朱高炽因为迎驾来迟,朱高煦又在朱棣面前大肆诽谤。朱棣非常生气,认为这些东宫大臣教导太子无方,许多人都被抓捕下狱。其中就包括杨溥、黄淮。

后来又是杨士奇在朱棣面前苦苦解释,这才避免了这场政治风波被有意扩大。

“ 明年,帝北征。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汉王谮太子益急。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士奇后至,宥之。召问太子事。士奇顿首言:“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帝意解。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

可以说由于朱高煦不断在暗中诋毁朱高炽,一度给他带来许多的困扰和麻烦。但所幸在东宫大臣们的维护之下,朱高炽的皇位才得以稳固。朱棣去世后,预感到朱高煦可能借此机会发动叛乱,当时杨荣和金幼孜一起商议秘不发丧。

另一面又派人知会朱高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朱高炽顺利继位,防止朱高煦借此机会叛乱。朱高炽继位后,“三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官进爵,而解缙当年因为拥护朱高炽有功,被朱高煦陷害,早在永乐十三年就被杀死。

但奇怪的是,朱高炽对这位拥护自己有功的大臣似乎并没有给予特殊关照,他继位后也没有为解缙平反,大概仅仅继位一年就驾崩的朱高炽还没有来得及做这件事吧。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对朱高炽太子之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汉王朱高煦,他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有大功。白沟河之役,朱高煦率军斩南军都督瞿能父子,使得朱棣反败为胜。东昌之役,朱棣大败,只身逃走,若不是朱高煦率军救援,朱棣必定凶多吉少。朱棣以朱高煦类己,而且立有大功,因此承诺事成后立他为皇太子。但是,朱高炽早在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时以长子的身份被“册为燕世子”。所以,朱棣称帝后,也不好改变,就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议立皇太子时,经过一番犹豫后,还是决定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国云南;三子朱高禭为赵王,国彰德。朱高煦大为不满,觉得朱棣未能兑现承诺,说道:“我何罪,斥我万里。”不肯到云南就藩,跟随朱棣到北京巡边,并力请和其子归南京。

永乐年间,朱棣出征蒙古,太子朱高炽监国。朱高煦阴谋勾结朱棣身边官员构陷朱高炽。太理寺丞耿通上疏为朱高炽辩白,但朱棣认为耿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将耿通处死。朱棣又召问杨士奇太子监国时的表现,杨士奇说道:“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经过杨士奇劝谏,朱棣才平息了怒气。后来,朱棣北征归朝,认为太子迎驾一事上礼节不周。杨士奇又向朱棣解释道:“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朱棣才没有深究。朱高煦几次向朱棣进谗言,都是在杨士奇的保护下,朱高炽才保住了皇太子之位。但是,朱棣对朱高炽总是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朱高炽身肥体胖,患有足疾,行动时都需要宦官扶着走,还常常跌倒,而且不会骑射,这对英武强健的朱棣来讲,根本看不过去。

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英俊聪慧,很受朱棣的喜爱。大学士解缙抓住朱棣这个心理,对朱棣说道:“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并不答话。解缙又夸赞朱瞻基道:“好圣孙!”朱高炽的的太子之位总算稳定下来。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被朱棣带在身边出征蒙古,意在培养这个继承人。朱棣夸赞朱瞻基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朱棣既然直呼朱瞻基为“太平天子”,当然要保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病死,朱高炽即位,就是明仁宗。朱高煦听说后,遣人至京师侦察情况,期待发生变故。第二年,朱高炽死,朱瞻基继位,就是明宣宗。朱高煦乘机发生叛乱,但由于不得人心,很快被平定。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朱高煦父子被处死,受牵连被充军及被杀者达二千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