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导读:历朝历代,对于人才的选拔都尤为重视,毕竟人才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管理的质量。而不少明君,秉承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都愿意广纳贤良,为己所用。一代女皇,对于用人,又有着怎样的想法呢?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要数中国封建时代载入史册女性的名字,武则天,可以说是居于榜首的地位。毕竟,她做到了其他所有女性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为自己加冕,成为了一代女皇。而初步掌握政权后,稳固政权又是另一个难题。

如果身边没有忠心耿耿的人才,那么王位也会坐不长久。因而对于女皇来说,得天下英才而为我所用,便成了一件大事。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胸襟宽广

在武则天通往权力的巅峰路上,我想有两个最大的阻力。一是她的女性角色,二是她的庶族身份。而在隋唐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则十分看重门第,几乎官职都被世家大族给垄断。

虽然从隋朝起开始实行科举制,打破了这种垄断,但是毕竟程度还不够。于是,借助反对门阀的科举制,再巧妙将儒学和文学相结合,她能更好地吸纳人才。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而且,她对于人才,是胸襟十分宽广的。只要对方有才,哪怕是自己的反对者,她也丝毫不介意。比如,骆宾王曾为反对她的叛军,写过一个讨伐的檄文。

文中说的话可是很难听的,说她不仅出身卑微,还残害忠良,文末还要反问,请问现在是谁的江山?结果这篇文章传到了女皇手里,她看了,不仅没有生气,还连夸写得好,说此人有宰相之才,甚至想重用骆宾王。

只是后来骆宾王下落不明,就此作罢。因而,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她用人的胸襟宽广程度。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爱文惜武

其实说起来,女皇是个地地道道的女文青。她不仅自己爱好诗词歌赋,还将科举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学色彩。她自己的许多诗作,都是很不错的佳句,因而对科举中所作文章要求极高。如果是堆砌华丽的辞藻,那是万万不可要的。

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还要气势雄伟。只要是有真正的文学才华,她都会发自真心地欣赏。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而她也是一个十分爱创新的人。在她的时代,开创了武举。武举的门槛比文试更低,无论身份贵贱,都有可能成为武将。主要的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已经初步具有了流程化规模。

可见,女皇不仅爱文,同样也惜武。这些武将的选拔,也对国家政局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一点小心机

在女皇身边,也围绕着不少亲近的臣子。对于这些亲信,她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机的,始终不给他们授予实权,并且,从不让他们干政。

比如,有个亲信,名为僧怀义,他仗着女皇对自己的宠爱,十分骄纵和嚣张。在宫里也是越发自大,有恃无恐。有一回,甚至来到了朝堂附近,恰好碰到了宰相苏良嗣。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苏看见他来到朝堂,感觉很恼火,于是叫人赏了僧怀义几十个耳光。僧怀义十分委屈,跑去诉苦。结果女皇非但没有同情他,还怒斥了一顿,说他不该走宰相所在的南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武则天心里如同一块明镜,她知道哪些是原则性问题,所以,我想,这点小心机,也让她的朝政比较修明。

武则天用人:胸襟宽广,爱文惜武,还有一点小心机

武则天活到了82岁,直接或间接控制朝政的时间,多达半个世纪。而从她的用人思想中,就可以看出,没有一点政治智慧和小心机,是不可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