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史之大唐(124):輕鬆就想大國崛起,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第一篇 創始團隊:最初的神明(124)

有句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大國的崛起,總要經歷點風雨。指望上臺就搞成個老子天下第一,那是不現實的。

但是人總希望能創造奇蹟。李淵有了點本錢,就想敲打敲打突厥,給他點顏色瞧瞧。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淵佈下精兵強將,準備給突厥人來個驚喜。唐軍基本戰役構想是:“多線部署、逐次抗擊,尋找戰機、大量殲滅敵人。”底線是不讓突厥進關中,目標是把敵人打痛、打怕。

構想固然不錯,但唐軍面臨一個最大的困難:敵人在哪兒呢?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這幾乎是一個千古難題。衛青、霍去病他們怎麼立的功?首先是運氣好,在茫茫大漠中找到了匈奴。沒有這一條,你再能打也是扯談。

我們事後知道突厥的主攻方向在山西,但頡利可汗又不是報名參加旅遊團、會按照事先定好的路線走。他基本上是個自駕遊,走到哪算哪。搞不好事先都沒想好走哪條道,反正看哪兒風景不錯、關鍵是哪個地方錢多兵少,就往哪個地方去唄!

跨上馬、帶上刀和箭,這就是一個突厥士兵的全部家當。李淵就不一樣了,城裡有百姓、城外有莊稼,哪樣都搬不動、哪樣都捨不得丟啊!

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國防部的參謀們在做方案的時候,採取了兩個辦法:一就是剛才說的多線部署,基本上每個方向都布了三道防線。二是編設較大的機動部隊。一支是‘十二軍’主力兵團,分別由大將軍張瑾、李高遷率領;一支是李靖率領的一萬江淮兵;另外李世民帶一支部隊,作為總預備隊。

六月二十四日,頡利可汗攻擊靈州(寧夏靈武),戰役正式打響。

頭一個月時間,戰況基本上是這個樣子的:頡利可汗象打了雞血,在唐的北部邊境來回穿梭。六月底在寧夏、七月中旬在河北、七月底又到了山西。面對他這種四處煽風、遍地點火的惡劣行徑,唐軍滿腔怒火、卻又無可奈何。

六月二十五日,張瑾主力兵團前出支援寧夏,未發現敵軍、撲空;七月二十四日,山西北部朔州的邊防部隊遭突厥軍攻擊、失利。

折騰了一個月,唐軍司令部得出結論:情況不妙。戰役初期遲滯、消耗敵軍的目標,基本落空。朔州失利的消息傳來,唐軍意識到:山西,恐怕才是這次敵軍真正的主攻方向。

山西方向,原本也布有三道防線:一線為北部的朔州;二線是中部的幷州(太原);三線分東西兩翼,西邊由李世民把守,確保突厥軍不能過黃河、進關中,東邊李靖屯駐在太行山,可以隨時前出支援。

現在一線朔州的防守已經被攻破,唐軍緊急調整部署:一是令張瑾兵團迅速東移,急進至太原以北的要塞石嶺關,二是令李高遷兵團前出至太原以南的太谷(‘覆命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高遷趨太谷以御之’)。

這是一個來得太晚的命令。

戰鬥力三要素‘火力、速度和機動’,草原騎兵在速度和機動性上都佔優勢。7月24日進攻朔州得手;8月1日,突厥軍迅速越過石嶺關,進入太原地區;8月6日,其前鋒部隊已在山西東南部的韓州、沁州、潞州一帶大肆搶掠。不過十來天時間,整個山西遍地敵軍、處處烽煙!

張瑾遠在五六百公里外的寧夏,對照敵軍這個推進速度,他根本不可能有進駐石嶺關的機會。《新唐書·突厥傳》載:‘瑾未至屯,虜已逾石嶺,圍幷州。

’所以這個命令就等於白下了。這種情形下,張瑾作出一個他認為最合理的選擇:就近與李高遷兵團會合。

敵情不明、戰場態勢劇烈變化的時候,自保,是一個好的選擇。

然而,自保的希望也將很快破滅。

頡利可汗深入山西腹地,李淵什麼態度呢?決心不變、打!他下了一道命令:‘詔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以備突厥。’令李靖兵團北上潞州(山西長治),以防備突厥。

輕鬆讀史之大唐(124):輕鬆就想大國崛起,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柏楊《白話資治通鑑》

這個記載其實有點毛病。根據當時的戰場態勢,敵軍已經在潞州地區活動,派李靖前出潞州,不應該是什麼‘防備突厥’,就是要跟敵人幹一仗了。

太谷到潞州不過百餘公里,這麼近的距離,不太可能組織兩場主力兵團的會戰。張瑾、李靖合兵一處,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既符合兵法的基本原則、也符合戰前唐軍的基本企圖。

然而,頡利可汗沒給唐軍這個機會。

壬申(8月11日),幷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戰於太谷,全軍皆沒,張瑾脫身奔李靖,行軍長史溫彥博為虜所執。

要麼唐軍行動遲緩、協同不力,要麼就是突厥動作太快。面對突然出現的敵軍主力,張瑾兵團倉猝應戰、全軍覆沒。算張瑾跑得快,把秘書長溫彥博丟下、自己逃出虎口。但見了李靖,大概也免不了痛哭流涕:“老李啊,弟兄們都沒了。我對不起皇上,現在就指望你了!”

張瑾是隋朝老將,隋煬帝時就做禁軍大將,還出徵過高句麗。李淵自己在隋朝做官,對這批人還是挺看重的。但畢竟年紀不饒人,所以當初李淵曾跟張瑾說:‘你休息休息算了,待遇照樣享受。’他一看皇上這麼照顧自己,趕緊表態:‘我還行,願意鞠躬盡瘁、為皇上服務到底!’李淵一感動,就給了他這次機會。沒想到搞成這個樣子,看來人不服老還真是不行啊。

雖然打了敗仗,但李淵心裡清楚:不是我軍不行,實在突厥鬼子太狡猾。況且當時打敗仗的也不只張瑾一個,《舊唐書·李靖傳》載:‘時諸軍不利,靖眾獨全。’上了戰場的就剩下李靖兵團還比較完整。所以,後面也沒給張瑾太大的處罰,不過由禁軍大將降為十二軍中的一將。

太谷一戰打完,山西大半就算淪陷了。好在當初安排了多道防線,面對李世民和李靖這兩個‘要你命3000’組合,頡利可汗沒有再來找麻煩的意思。反正也搶得差不多了,‘丁亥(8月26日),頡利可汗遣使請和而退。’我們前面看了那麼多類似記載,已經很清楚:所謂‘請和’,不過是寫歷史的同志打腫臉充胖子、換個好聽點的說法而已,其實就是討要保護費—— 一手交錢、一手退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