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15年10月6日】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97年10月6日,国家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一天,正好是“两弹元勋”彭桓武院士的生日。2006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举行隆重仪式,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彭桓武星”。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邓小平的女儿邓楠给彭桓武颁发“彭桓武星”命名证书)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湖北麻城。父亲是长春县县长,后来时局动荡,父亲毅然弃官。父亲的高尚情操对彭桓武的一生,影响深远。

1930年(15岁),彭桓武来到北平求学,非常勤奋,一年内连升三级。1931年9月,彭桓武通过自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是当时极其罕见的少年大学生。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35年,彭桓武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学士)

1935年夏,彭桓武考上了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研究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来不及完成毕业论文,就被迫南下云南大学执教。

1938年,彭桓武参考公费留学考试,获得了唯一一个理论物理学的名额。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195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指导下工作。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27年,最著名的索尔维会议上物理精英汇集,二排右二为马克斯·玻恩)

1940年,彭桓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彭桓武决定回国,这时欧洲到亚洲的海路因二战爆发已经被封锁了,于是彭桓武打算绕道美国再回国。

可是在办理到美国的签证时,居然要彭桓武签字确认“父亲不是小偷”!彭桓武深深觉得被侮辱了,他气愤地把笔扔在地上,说:“我不走了!”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40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留在欧洲的彭桓武,在在爱尔兰的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在玻恩的推荐下,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的指导下工作。他与海特勒和哈密顿合作,提出著名的“HHP理论”(H、H、P为三人姓的第一个字母),薛定谔毫不掩饰地对彭桓武赞赏有加。

1943年,彭桓武回到爱丁堡大学,再次与玻恩合作研究场论和量子力学。1945年,彭桓武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同年,彭桓武获得爱丁堡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1947年,彭桓武在法国巴黎见到大学同学钱三强、何泽慧夫妇。这时,美国已经在日本投了原子弹,两人相约:回国大干一场!

于是在物理学界已经拥有一席之地的彭桓武毅然决定回国。欧洲的同事都表示不解,那时的中国还在内战,完全没有做物理研究的条件。已经32岁还没有结婚的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由!”

他托朋友在一艘英国运兵船上找了个舱位,辗转回到了中国。他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48年(33岁),已经离开欧洲的彭桓武,仍然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了大陆,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其重视,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彭桓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等职。

1958年,43岁的彭桓武才与国务院机关幼儿园大夫刘秉娴结了婚。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彭桓武与妻子、儿子的合影)

不久新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彭桓武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为核武器的设计,做出来巨大贡献。但当时这些国防项目都是严格保密的,直到1999年,彭桓武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才为人所知。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为庆祝核武器发射成功,周恩来总理与彭桓武碰杯)

除了核武器项目之外,彭桓武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彭桓武对名利非常淡薄,对事业非常执着。直到2005年,在他九十岁高龄住院期间,仍然在思考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他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广义相对论——一个富于刺激性的理论》的学术报告。

2007年2月28日,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院士病逝,享年92岁,但彭桓武星永远闪耀在星空。

43岁才结婚,回国不需要理由的两弹元勋彭桓武,诞辰103周年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127篇作品,营员“贝利萨留”的第10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