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离阳王朝凭借大将军徐骁和顾剑裳一举灭掉春秋八国,一统中原,从而设立七大藩王,其中六位是宗室藩王,分别为靖安王,赵衡,淮南王,赵英,胶东王,赵睢,琅琊王,赵敖,广陵王,赵毅,燕敕王,赵炳。一位异姓王,为北凉王,徐骁。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各位藩王的儿子们,被尊称为世子殿下。而投胎投的最好的那一位,被世人尊称为,太子。

老子打天下,儿子坐龙椅。除了太子赵纂,其他几位世子也不可谓不尊贵。那么先天的条件有了,这些太子,世子们在位时都有什么成就呢?能不能让藩王们心悦诚服地把自己打下的这一份基业交到世子殿下们的手上呢?

我们来拭目以待。

广陵王赵毅,世子赵膘。这个赵膘还真是人如其名,继承了广陵王的一身肥膘,体重达三百多斤。其人不学无术,骄奢跋扈,荒淫无度,无女不欢。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赵膘整天不思进取,只会在街上乱逛,寻找姿色靓丽的小娘子,遇见了就抢回府里,把广陵道搞得乌烟瘴气。在徐凤年出门带着随从在广陵道游历时,赵膘看上了徐凤年带的随从女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赵膘想都不想,直接让自己的随从去抢人,不想这一下踢到了铁板,遇上了纨绔子弟的宗师,徐凤年,被徐凤年用刀在身上割下了几斤肉,疼昏过去。

广陵王赵毅是离阳皇帝的亲弟弟,地位相当超然,而他的儿子赵膘却是个满脑子女人的纨绔子弟,不知道等到赵毅老了之后,会作何感想?

靖安王赵衡,世子赵珣。老靖安王赵衡对世子赵珣可谓满怀期望。先是放弃王妃裴南苇,让赵珣断了念想,好好从政,接着自杀身亡,在死之前让赵珣拿着国士无双的瞎子陆诩写好的政策奏章递给皇帝,只为为儿子赵珣谋得一份世袭罔替。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但世子赵珣并没有什么从政的才华,而且脾气暴躁,性格狭隘,心眼小。最为诡的是,他对那个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王妃有着肮脏的想法。这估计也是赵衡在死之前,想要先杀死王妃的原因。

虽然有目盲棋士陆诩的辅佐,但赵珣仍然扶不起,最后在南疆势力的簇拥下,自立为帝,却在不过一旬以后兵败自杀。可以说是,浪费了老靖安王赵衡为他起的好头。

离阳皇帝,太子赵纂。离阳皇帝勤政有加,在位时兢兢业业,先把心头大患北凉王徐骁等到死亡,后又满门抄家了权臣张巨鹿。离阳的国运,在他的统治下,也一直稳步向前。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之后,他把皇位交给了他的第四个儿子,为人散漫潇洒的赵纂。赵纂在位时,想要把国家治理得更上一层楼,但运气不好,赶上了西楚复国,和藩王作乱。而赵纂守成有余,但进取不足,没有他爷爷离阳开国皇帝的那种魄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位被夺,之后自杀。

太子赵纂最终也没有守住其父离阳皇帝交给他的基业。

燕敕王赵炳,世子赵铸。这一对藩王和世子可不得了,有着纳兰右慈这位超级谋士的赵炳,在离阳国乱时不显山不漏水,却在最后来了一个釜底抽薪,最后尘埃落定,直接推翻了赵纂的皇位,立自己儿子赵铸为帝。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赵铸在领兵打仗上颇有天赋,而且有野心,也有魄力,经常在自己父亲的领地内领兵缴拿贼寇,以此来练兵。而且为人正直纯良,是赵家皇室的皇位的不二人选。赵铸可谓不负他父亲赵炳的栽培。

北凉王徐骁,世子徐凤年。因为王妃吴素在皇宫内与几大高手过招,强行入陆地剑仙境,从而落下病根,之后不久溘然长逝,徐骁对京城和皇宫深恶痛绝,而为了给世子徐凤年谋得一份世袭罔替,徐骁还是压下了仇恨,去了皇宫。

世子徐凤年,在徐骁不加管束的溺爱下,在北凉做着一个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在青楼狎妓,一掷千金买诗词,被天下人耻笑。名声甚至还不如广陵道世子赵膘。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然而,徐凤年的纨绔和赵膘的纨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赵膘纨绔是真纨绔,而徐凤年不然,作为北凉三十万铁骑的下任主人,徐凤年当真不学无术?当然不是。

徐凤年的纨绔是做给京城那位看的,只有徐凤年当一个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没有接下北凉这份家业的能力,赵家天子才能睡好觉,,才能放心地给徐凤年世袭罔替,所以徐凤年是在韬光养晦。

徐骁过世后,继任北凉王的徐凤年就扛起了徐骁生前的担子,作为一个缝补匠,管理着北凉境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最终带领着北凉军,与北莽展开数次大战,不落下风,最终打败了北莽,实现了他为中原百姓镇守西北国门的承诺,也完成了其父徐骁交给他的任务。

百善孝为先,《雪中悍刀行》中各位藩王世子殿下,生子当如徐凤年

而且,徐凤年及冠练武,凭借着自己的刻苦与机遇,在武道上习得大成,凭自己的实力找到当年白衣案的主谋们,为自己母亲吴素报得大仇。

这么多尊贵的世子太子中,唯有徐凤年完美地接手了上一辈交给他的重诺,为自己父母都尽了孝道。

生子当如徐凤年,此话不虚!

求评论。

求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