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985高校:5年获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广转化经济效益超3000亿

9月12日,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系统正式开启,考生们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报名,不知大家都开始填报了吗?本期推送,小编给你5个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理由,一起来看看吧!

1.985、211工程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这所985高校:5年获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广转化经济效益超3000亿

2. 学科实力强,农业科学进入全球前0.5‰行列

在ESI最近数据(20081.1—2018.4.30)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进入全球前0.5‰行列。数据显示,该学科总发文2656篇,总被引22771次,篇均被引8.57次,在其学科领域前1%的778所机构中位列第36,较上一周期提升了5名,处于0.46‰位置。

这所985高校:5年获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广转化经济效益超3000亿

除农业科学进入前0.5‰外,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5个ESI学科的排名也稳步提升,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总发文3171篇,总被引22449次,篇均被引7.08次,在该学科领域前1%的1163所机构中列第165名,处于1.42‰位置,较去年同期前进101位。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学较去年同期分别前进了60位、122位、100位、76位。

3. 5年获得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其相关科研成果屡次受到表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据统计,在2012年至2016年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计14项。其中,植保学院康振生教授团队的项目《中国小麦条锈病箘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所985高校:5年获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广转化经济效益超3000亿

4. 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25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共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校80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6万余名,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这所985高校:5年获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广转化经济效益超3000亿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当前,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体师生员工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欢迎大家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获取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