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複習如何變被動爲主動

高三複習如何變被動為主動

陸新華同學畢業於張家港市,梁豐中學,高考時,他以理科633分的好成績,成為清華大學現代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學生,高三總複習階段,各門課,齊頭並進都要複習,大量的作業,頻繁的考試時,有些同學手忙腳亂,陷於被動,怎樣變被動為主動呢?陸新華同學的經驗可供大家

步入高三,時間緊迫,各門功課都要進行復習,有的課如政治,還在繼續上新課,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要,做自己還有許多漏洞要補,不少同學一時無法適應這種,大運動量,難免手忙腳亂,有的單就做老師發下的大量習題來者不拒,直到頭暈腦脹卻無多大收穫,有的盯著桌上一大堆書,不知從何看起,一會兒拿起這本書翻了兩頁,想想那本趕緊又去看那本,結果一本也沒看出什麼結果,有的就憑興趣,大部分時間花在那些感興趣的科目上,不感興趣的科目就很少花時間,結果嚴重偏科,造成嚴重的後果。如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呢?陸新華同學認為,如果能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嚴密可行的計劃,用計劃來管控時間,管控自己,就絕不會陷於這種被動的地步了。不少同學也想定個好計劃,但不知如何才能定好計劃,下面,陸新華同學介紹了在高三時,對制定作戰計劃的幾點體會。

首先計劃要嚴密,要落到實處,有的同學制定的計劃十分籠統。這樣就不可能發揮計劃應有的作用了。計劃中至少應該包括各科的學習計劃和每天的作息計劃,在每天的作息計劃中要安排,自己在什麼時間複習哪一門功課?一般說來,上午和晚上,複習記憶性強的科目較好,如政治,英語,語文,生物,中午和下午,複習理解思維能力強的科目較好,如數理化,在各科的學習計劃中,要十分注意使自己的計劃與老師的計劃相互配合,互相補充。其重點要放在自己的薄弱環節上,對於已經完全理解的內容,就不必再自己安排時間了,力爭做到,課課清、天天清,門門清,不留一個疑點。同時要控制安排,看書與做習題的時間比例,一般數、理、化,看書時間不應少於每科總時間的1/4。語文、英語、政治、生物,不應少於1/2。因為從近幾年高考題來看,重在理解。多鑽難題,時間和精力不允許,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所以看書比例不能太少。

高三複習如何變被動為主動

其次計劃要視個人實際情況而定,因人而異既不能看到別人怎麼定,自己也怎麼定,特別有不少同學看到成績好的同學在學什麼,馬上也跟著學什麼,覺得這麼幹,決不會錯,其實,除了心裡感覺好些,並無大益,當然,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計劃不如別人的合理,加以引進來改造自己的計劃,不僅是可行的,也是明智的,不過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最後,每日作息計劃中,不要忘記了鍛鍊休息,這樣既可以保證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又能省下,打針吃藥,上醫院的時間來學習,還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調劑。對於自己的計劃,務必嚴格執行,如果自己放縱自己,將自食其果。要自由先要自律。

高三複習如何變被動為主動

本文由尖子生是怎樣煉成的原創,謝謝關注,尖子生願與大家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