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一代好色“伪僧”,为何近代半个中国名人都愿与他深交?

苏曼殊,我们可以称他为“伪僧”,遍地皆好友,多年居于广州一座寺院中。作为僧人,苏曼殊行事风流恣意,贪吃败家,可大半近代中国的名人却都愿意与他深交。章士钊曾表示,陈独秀、章太炎、李根源这三人是最难交上的朋友,偏偏都成了苏曼殊的挚友,一生相伴相随,感情甚好。那么,这位伪僧除了“伪”,到底还有何本事呢?

此人是一代好色“伪僧”,为何近代半个中国名人都愿与他深交?

苏曼殊

于苏曼殊而言,人生如戏,戏若人生。他早年和家中断绝来往,住在一所寺院中,生活困顿。苏曼殊平日花钱大手大脚,偶尔流连风月场所,又跟孩子般爱吃糖果,挥霍无度。一日,一朋友前去看他,却见苏曼殊躺在床上,目光呆滞,一脸极度虚脱地望着他。朋友一见,丝毫不见惊慌失措,只道苏曼殊又没钱了。

探访结束,朋友临行前,给苏曼殊留下一笔钱财。朋友走前,苏曼殊一脸憔悴厌世;朋友走后,苏曼殊大改性情,翻身而起,换上西装就跑城里消费。他虽是僧人,却极为好色,有了闲钱,马不停蹄就闪入了风月场所,各种花天酒地。等出来后,他拿着余钱,全部买了糖果,开心得像个小学生。

此人是一代好色“伪僧”,为何近代半个中国名人都愿与他深交?

苏曼殊与母亲

等钱全部挥霍光了,苏曼殊又老老实实待在寺中,过上了青灯古佛的生活。

他不仅和陈独秀、章太炎、孙中山有来往,而且感情还不是一般的好。三人见他一面,经常会想法设法资助他,而他也毫不客气,曾偷拿陈独秀和章士钊的钱,留下书信一封,扬长而去,再见面时,仍感情深厚如当初。

此人是一代好色“伪僧”,为何近代半个中国名人都愿与他深交?

陈独秀与苏曼殊

在一般人看来,苏曼殊毛病多,脾气古怪,乍看还好,相处之后很难能忍受他的臭毛病,可偏偏近代名士清流都愿与他来往,能忍受他的缺点和毛病,所以他“伪”了一生,却收获挚友一箩筐。

近代名士清流皆知他古怪性情,却被他的旷世才华所吸引。他和一般僧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各种外文书刊和诗歌,编撰各类词典,无事喜欢写作赋诗和画画,他的《断鸿零雁记》成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一生作品无数,皆是良品。

此人是一代好色“伪僧”,为何近代半个中国名人都愿与他深交?

蜡像

他曾有个评价,说自己是行云流水一孤僧,自认潇洒半世,也悲情了半世。世上罕有人以情入道,他却是其中之一,情多离愁,难免感伤悲苦。他到处留情,却又自斩情丝,似嗔似喜,情绪不定,后得到蒋介石夫妇的照顾,享年三十五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