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凡是懂得養生之道的人,都懂得順應四時節令變化,適應氣候的寒暑,調節喜怒的情緒,注意正常的飲食起居,節制陰陽的偏頗,調劑剛柔的活動。掌握了這四條原則,四時不正的邪氣就難以侵襲身體,從而獲得長壽而不易衰老。

一.那什麼是順應四時?順應四時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進行調養,從而達到養生和延年益壽目的,這是《黃帝內經》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春、夏、秋、冬,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一年中陰陽消長形成的。冬至陽生,由春到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脫離客觀自然條件而生存,而是要順應四時的變化以調攝人體,從而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氣血充盛、經絡通達、情志舒暢的養生保健目的。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春夏養陽,秋 冬養陰”的說法。這就要求人們的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應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在飲食五味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飢、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也有一定的季節性。

二.養生要調節情緒,為什麼?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情緒的變化能直接影響人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不良的情緒狀態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良的後果。《黃帝內經》中也有“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饗食洩,故氣上矣”的說法。國外還有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夠使人短命天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如憂慮、頹喪、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很多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像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癌症等許多疾病,都與其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消極的不良情緒狀態,如恐怖、焦慮、憤怒等會使腎上腺素皮質類固醇等內分泌激素增加,因而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呼吸加深、腸蠕動減慢等。這些不良情緒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或長期受到壓抑而得不到疏洩,就會使人的整個心理狀態失去平衡,體內生理生化過程就難以恢復正常,時間長了必然會引起疾病。相反,積極的情緒狀態則有益於健康。如高興、愉快、歡樂等都是積極的良好情緒,它們能提高人的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力,保持機體內分泌的平衡,使體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有助於充分發揮整個機體的潛在能力,因此能使人精力充沛、身體健康。由此看來,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下列途徑將有助於保持良好的情緒。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1.加強思想修養,用理智代替感情,對人生、對社會持正確態度;正確觀察分析客觀事物,冷靜穩妥處理各種問題,打消不合現實的想法與要求。

2.儘快消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擾。

3.心胸寬闊,為人寬容、和善,搞好人際關係,創造寬鬆和諧的環境。

4.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狂喜、暴怒,善於用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一旦發生急劇反常的情況應迅速用轉移法轉移。

5.積極參與正當社會活動,調節情感,增進友誼。

6.堅持身體鍛鍊。俗話說,“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只有體格強壯,才會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易於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

三.養生要飲食有節

調節飲食是養生的重要法則。“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人六腑,陰受之,則人五臟。”講述了飲食不加節制的嚴重後果。

我國有關專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生命早期過度進食,會促進早發育早成熟;而成熟後的過度進食,可增加許多疾病的發生,如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從而危害健康,縮短壽命。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近10年來的研究發現,在不同經濟條件下的25個國家的1250名百歲以上的老人中,70%以上的老人有節制飲食的習慣,而且具有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以攝取清淡和低熱能膳食為主的特點。由此表明,節制飲食有益健康長壽。在肉豐魚盛糧菜充裕的生活環境中,節制飲食延年益壽的養生之法則顯得更為重要。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阿魯恩·魯伊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提出,如果人類採取“少吃”的飲食模式,能使概率壽命增加20%~30%。節食能使人健康長壽的事實,還引起老年醫學和老年生物學家們的重視。營養學家麥卡在20世紀30年代就發現,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限制熱能攝入,長期處於微飢餓狀態者的壽命,要比終日飽食者的壽命長20%以上。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英國營養學家提出了用低熱量膳食來抑制與發育有密切關係的酶的活性,使酶的活性隨年齡的增長而減慢變化速度,從而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學說。科學家在研究中還發現,讓老年人胃腸經常保持在微飢餓狀態,對大腦、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都能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並促使體內的循環得到調和與平衡,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更有利於延年益壽。

四.養生要陰陽平衡

陰陽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只有陰陽衡了,人才會健康、有神;陰陽失衡,人就會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養生的宗旨就是維繫生命的陰陽平衡。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陰陽平衡就是陰陽的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一種協調的狀態。生命陰陽平衡的含義包括臟腑平衡、寒熱平衡及氣血平衡。其總原則是陰陽協調,實質是陽氣與陰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體各種功能與物質的協調。

陰陽平衡的四大特點是:氣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臟安康、容顏發光。陰陽平衡的三大具體表現是:生命活力強、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強。說具體一點兒,就是能吃,能睡,氣色好,心情愉快,精神飽滿,應急能力強,對不良情況適應能力好,耐受疲勞強,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之所以要維持陰陽平衡,是因為陰陽平衡不是靜止的、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動態的,這種平衡需要呵護,一旦養生不慎,就很容易導致陰陽失衡而危害健康。

中醫治病就是通過辨證論治,明確人體是哪一臟器或哪一部分陰陽失調,然後用藥物糾正陰陽偏盛或偏衰,使人體陰陽恢復平衡,病就可以好了。

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之養生四寶給你個好體魄

最後小編希望喜愛養生的朋友,注重養生四寶之順應四時、調節情緒、飲食有節、陰陽平衡中的每一個小點,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來,不辜負大自然的饋贈,還自己和家人一個健碩的體魄。

如侵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