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因為大眾對牛蛙的喜愛,一度讓牛蛙成為各家飯店的招牌菜,這也促進了牛蛙市場的發展,所以就有很多人對養殖牛蛙抱有濃厚的興趣,牛蛙吃食最多,生長最快。投餵的飼料要適口,以牛蛙一口能吞食為宜,飼料體積過大,牛蛙一口吃不進而互相爭奪,尤其是小的牛蛙就會因吃不飽而影響生長。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

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牛蛙吃什麼食物?

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活的小昆蟲最喜歡。在不同的發育階段,食性也不盡相同。蝌蚪期可喂以蛋黃、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漿、麩皮、麵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範圍包括: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如甲殼類蝦;軟體動物,如螺、蚌;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幼體及哺乳類的內臟等。牛蛙生性貪婪,生長季節食量較大。

用餌料盤餵食時,成群爭搶上盤,體弱、個小的往往被擠出盤外。牛蛙的最大胃容可達空胃容的l0倍。6~8月是攝食旺季,每月每隻平均攝食160g人工飼料。平均每天食5克為宜。牛蛙生性兇殘,經常發生大蛙吃小蛙的現象。囚此,人工養殖牛蛙要大小分養,儘量避免其同類相殘。牛蛙能吃也耐飢。在食物極度缺乏時,牛蛙的新陳代謝水平會自然降低。在低溫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個月至1年的飢餓,體重大幅度減輕。

牛蛙吃什麼

牛蛙屬於肉食性動物,食物範圍很廣,包括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蟲類和哺乳類。據報道,牛蛙主要吞食農作物的動物害蟲(數量佔82%),同時也吞食少量有益的動物(佔5.2%)。牛蛙還吞食一些植物性的食物,多半是葉子殘片、花和植物種子。牛蛙十分貪食,且食量大。據觀察,一隻牛蛙一夜要吞食食物43.7克。牛蛙的吞食量與溫度變化有關。水溫21~30℃時攝食最多,20~14℃時食量最少,14℃以下停止攝食。牛蛙的耐飢力也極強,一般可忍受4個月到一年。

牛蛙的食物範圍廣,但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其食性在蝌蚪期間與成蛙階段不同。蝌蚪期為雜食性,對食物要求不嚴,水中浮游生物幾乎都能攝食,還可攝食一般餵魚的飼料,特別嗜食煮熟之蛋黃、生魚肉、肝臟、蠅蛆和煮熟之馬鈴薯、甘薯、米糠、花生粕等,其餘如豆腐、水果皮等均可作為餌料;成蛙嗜食活動餌料,誘捕昆蟲、甲殼動物、小魚蝦、蝸牛、蠕蟲、蜘蛛、蟬、蝗蟲、蟋蟀、白蟻、蛆、蚯蚓及魚卵和水禽的雛體等,人工養殖時必須馴食。

幼蛙及成蛙的食物範圍包括: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如甲殼類蝦;軟體動物,如螺、蚌;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幼體及哺乳類的內臟等。牛蛙生性貪婪,生長季節食量較大。用餌料盤餵食時,成群爭搶上盤,體弱、個小的往往被擠出盤外。牛蛙的最大胃容可達空胃容的l0倍。

6~8月是攝食旺季,每月每隻平均攝食l60g人工飼料。平均每天食5克為宜。牛蛙生性兇殘,經常發生大蛙吃小蛙的現象。囚此,人工養殖牛蛙要大小分養,儘量避免其同類相殘。牛蛙能吃也耐飢。在食物極度缺乏時,牛蛙的新陳代謝水平會自然降低。在低溫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個月至1年的飢餓,體重大幅度減輕。

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牛蛙動物性飼料養殖

1、養殖蚯蚓:在牛蛙池內的陸地,投入牛糞、爛水果、洗米水等,與土拌和,放進種蚯蚓,讓其繁殖。經一段時間養殖後,晚間蚯蚓出土活動,便可被牛蛙捕食。也可利用零星荒地,施足牛糞等以培養蚯蚓,每平方米可產成蚓5~7公斤。

2、燈光誘蟲:在蛙池食臺上方,離水面23釐米處,吊掛30瓦的黑光燈或紫光燈,可誘落昆蟲、飛蝨等,晚上牛蛙會聚集燈下捕食。此法在5~9月份效果最好,開燈應在太陽下山後至上半夜,下半夜多露水,昆蟲少,應關燈節省用電。

3、養殖福壽螺:利用零星溝塘或建小池,也可在蛙池水中繁殖、養殖,在高溫季節每5~10天產一桃紅色卵塊,每一卵塊有卵1000粒左右,卵破膜孵出小螺便作牛蛙飼料。

4、養蠶:利用房前屋後種桑養蠶,蠶生長快,一生只需20天左右,幼蠶可用來喂幼蛙,長到4.5~5齡,可用來喂成蛙。

5、飼養黃粉蟲:黃粉蟲是牛蛙的最好飼料,易飼養,只需麥麩和青菜葉即可飼餵。但蟲子生長慢,必須擴大飼養量,方能保證飼料供應。

6、誘蠅育蛆:在牛蛙養殖池上方30釐米處吊掛大口盆、托盤等,內放誘餌如廢畜肉、魚內臟等誘蠅育蛆,當蠅蛆爬離盆口掉入水中,便成了蛙的佳餚。也可建一小池,在池內放入豆腐渣,再投入洗米水等,在池面上加蓋,過若干天蛆蟲育成,就可投餵牛蛙。

7、培養水蚤:水蚤俗稱“紅蟲”、“魚蟲”,是小蝌蚪的理想飼料。先將培養池中的水排幹,清池消毒後,每平方米池內撒幹雞糞、豆腐渣等各1千克(或其它畜禽肥料),最好經日光曝曬一週後,灌水40釐米,並放入水蚤種源,幾天後池水變綠,兩週後池水中即可繁殖出大量水蚤。

8、利用下腳料:將肉聯廠、飯店屠宰下腳料消毒乾淨、搗細,拌入混合飼料投餵。有繅絲廠的地方,可用蠶蛹作飼料,還可購買豬肺、牛肺,切碎投餵。

9、捕捉小魚蝦:地處河道、湖泊或魚池附近的養殖點,可經常捕捉野雜魚、小蝦作飼料。

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怎樣養殖牛蛙?

一、廠址的選擇。牛蛙場的水源以江、河、湖泊或水庫的水最為理想。水質標準可參照漁業用水標準,一般水溶氧量應在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6.5-8之間,透明度在25-30釐米,鹽度不高於0.2%。此外,未受汙染的電廠餘熱水、地下溫泉水、深井水等也可用來養殖牛蛙。養殖場應建在暴雨澇不淹、乾旱時能及時獲得供水的地方。

由於牛蛙喜歡溫暖、潮溼、安靜的生活環境,牛蛙場最好建在平坦開闊、向東南的斜坡地上,蛙池東西走向,使得秋天、冬天和春天光照時間長,夏天有東南風,環境冬暖夏涼。此外,養殖場應遠離公路、工廠、居住區等嘈雜的地區。

二、水泥池建造方式。根據餌料臺的設置,水泥池的建造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

水泥池底作餌料臺。蛙池四周用磚塊或石頭砌成,內壁四周塗有水泥。池深80釐米,長4米,寬3米。池底成斜坡型,池底建一高約5釐米的梯形餌料臺。池底最低處設排水管,餌料臺處設入水口。池水高度控制在10-20釐米。

以木框作邊、篩網為底作餌料臺。後一種水泥池與前一種在外觀及面積上較為相似,但在整體設置上有所不同。其底為平面底,池深度為120釐米左右,蝌蚪期水深為60釐米,中成蛙期水深為30釐米左右。餌料臺用篩網製成,以木框為邊。池中通常還設有泡沫等漂浮物供蛙棲息。

牛蛙養殖的疾病防治

1、車輪蟲病該病是由原生動物車輪蟲所引起。常在密度過大、蝌蚪發育緩慢的池中發生,患病蝌蚪全身佈滿車輪蟲,肉眼觀察,蝌蚪尾部發白,常浮於水面。

防治方法:

一是減少放養密度,擴大蝌蚪活動的水體;

二是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達1.4ppm。

2、氣泡病患該病的蝌蚪,身體膨脹,失去平衡能力,在水面仰遊,解剖可見腸內充滿氣體。防治方法,一是高溫期間每隔2~3天加新水一次,可搭棚遮蔭降溫;二是撈出患病蝌蚪放於較清涼的水中,用20%的硫酸鎂液澆灑,1~2天后再入放蝌蚪池。

3、腸胃炎病該病是由細菌性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該病發生快,危害大。蝌蚪腸胃發炎充血,肛門四周紅腫;幼蛙或成蛙肌體痠軟,無力跳動,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

一是放養前蝌蚪池作好清塘消毒工作,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

二是飼料的原料要好,不喂發黴變質的飼料;

三是每日清掃餌料臺的殘餌,並刷洗餌料臺;

四是除保持水質清新外,每週全池潑灑一次漂白粉,使池水漂白粉含量為1~2ppm;五是患病時,可用0.05~0.01%的食鹽水浸泡。

4、紅腿病該病多發生於密度過大、水質差的池塘中。患病牛蛙大腿腹部與前肢之間的皮膚髮紅,後肢無力,頭部伏地,不吃不動,3~4月後死亡,是牛蛙養殖中最常見最危險的疾病。

防治方法:一是養蛙池定期進行消毒,以改善水質,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水體消毒,保持水質清潔,適當減少養殖密度,及時將病蛙隔離治療。二是病蛙用20%磺胺脒溶液浸泡24小時,或用2~5%的食鹽水浸泡病蛙15分鐘,每天一次,連續3天,可以治癒。

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牛蛙的飼餵技術

(1)剛脫尾初期剛脫尾的幼蛙只吃活食,不吃死食,這時應全喂黃粉蟲、蠅蛆、米蝦、小蚯蚓、小昆蟲等活食動物。喂時將活食丟在食臺或池邊淺水處,讓活食爬動、跳躍,引誘牛蛙吃食。這段時期,牛蛙消化率強,吃食多,生長快,據測定,7天牛蛙體重可增加1倍。每天應投餵3次,投餵量為牛蛙總體重的8%~12%.

(2)脫尾1周後剛脫尾的牛蛙飼養1周後,體重達30克左右,應進行食性馴化,每天投餵活食動物(如蠅蛆、黃粉蟲、米蝦、小蚯蚓)的數量由多到少,而每天投餵死(幹)食物(如干米蝦、小雜乾魚)由少到多,每天投餵2~3次,投餵量為牛蛙體重8%~10%的鮮食飼料或4%左右的幹食飼料。

(3)100克以上的幼蛙100克以上的牛蛙不能投餵蠅蛆、米蝦這類小顆粒食物,應投餵較大的小魚、泥鰍、蚯蚓等食物。如果是已進行食性馴化的牛蛙,則應全部投餵新鮮的死魚塊、鱔魚頭尾及淡乾魚和牛蛙配合飼料等幹飼料。若投餵人工配合飼料,可採用膨化浮性顆粒飼料和硬性顆粒飼料,並要符合下列要求:

①大小適宜,與平常牛蛙吃的死鮮飼料、活餌相近似,以牛蛙一口吞食為宜。

②不含鹽、油脂和牛蛙不吃的氣味。

③表面光滑,不易見水就散,有溼滑感。

④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的30%以上,必須氨基酸齊全,各類無素不缺。這段時期的牛蛙喜安靜怕幹憂,因此應在每天傍晚或晚上投食1~2次,每次投量佔其體重的比例:鮮食6%~8%,幹食3%左右。

牛蛙吃什麼食物?怎樣養殖牛蛙?聽聽專家怎麼說?

更多有關三農創業致富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農村創業項目"點贊+評論。最後幫忙轉發一下哦!謝謝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