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粉哥導讀:貌似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與三姑六婆、小區大媽鬥智鬥勇的勵志征程。

這不,媽媽們就帶著寶寶去小區裡溜達一會兒的功夫,一場成長大賽悄然拉開了序幕......

唉呀呀,你家孩子都1歲多了吧,怎麼還成天抱在手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9個月大就開始走路咯~聽說走路早的寶寶比較聰明,走路比較晚的就...要不給你家孩子補補鈣吧!


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Excuse me???

照大媽您這腦回路,是不是我家娃補了鈣就能提高智商了?

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這般情景,想必大多數媽媽都經歷過,雖然嘴上說著要做個佛系媽媽,但是你說我家娃智商低這還能忍?

晚走路=智商低?

寶寶走路的早晚究竟和什麼有關呢?是不是晚走路的寶寶就真的比別人笨呢?

其實大約在7個月的時候寶寶就開始出現行走敏感期,起先寶寶會表現出強烈的行走意願,拒絕坐著。

是的,小傢伙已經不滿足於地面活動了,他們更向往高處的世界!

據統計,只有大約一半的嬰兒是在1歲左右學會走路的,在10-15個月期間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

寶寶走路需要協調3個方面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和性格,而性格似乎是影響寶寶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

性格溫和的寶寶在取得階段性進步的時候顯得更小心翼翼,地面更能帶給他們安全感和舒適感,他們是堅定的爬行主義者。

而走路較早的寶寶則更加活潑好動,還沒等媽媽拿起相機記錄下成長點滴,他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越過了各個成長里程碑。

同時寶寶的體型也能影響走路的早晚,瘦寶寶一般走路較早。

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也有很多媽媽會擔心,經常抱著寶寶會不會影響他學走路,答案是不會的。

事實上,不管寶寶什麼時候學會走路,這個時間與寶寶的智力和運動技能都毫無關係。

無論時間是早是晚,只不過是不同的走路方式罷了,就像寶寶的個性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過早走路可能會出現這些不良後果


  • 第一影響腿型


這個時候寶寶的下肢、脊柱還處於發育階段,很弱,此時走路容易因為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發育成今後的O型或X型腿,脊柱也會發生變形。

  • 第二導致扁平足


在足弓尚未較好形成的情況下練習走路,寶寶的全身重量壓在足部,很容易使足弓過重而逐漸導致扁平足。

  • 第三影響身高發育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於四肢。若沒到相應的月齡,就學坐、學站、學走路,可能影響脊柱的正常發育,影響其身高。

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 第四影響視力發育


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過早學走路,寶寶看不清到眼前較遠的景物,會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致使眼睛疲勞,反覆則可損傷視力。

很多家長不自覺地將孩子的成長當作一場比賽:誰先會叫爸媽了,誰會走路了……不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相對於這些,媽媽們可以多多關注寶寶階段性的發展,比如說大動作發展:從抬頭→翻身→爬→坐→站→走一系列的進步。

儘量去淡化中間的時間節點,注重寶寶自身的發育規律。

寶寶走路早晚可能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什麼時候走路跟聰不聰明真心沒關係,走路早晚與其他很多因素都有關:

1.遺傳

如果孩子的父母走路晚的話,也會影響孩子走路,一般來說晚的幾率會大一些。

2.性格

這一點已經證實。走路早的孩子通常比較自信,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他們比較早就開始站起來拿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走路晚的寶寶性格就比較沉穩一點,當他確定自己能夠完成某事的時候才站起來行動。

3.體重

體重也會影響孩子學會走路的早晚。通常,體重較輕的寶寶走路時間較早,而胖寶寶則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才學會走路。

4.病理因素

患有肌肉鬆弛綜合徵、進行性脊髓萎縮症等疾病的寶寶一般學步會延遲,或有走路不穩情況。不過大家放心,若這是有病理性原因,兒保時早發現了,而且一般寶寶都很健康,患病的幾率不大,也別因為寶寶走路晚一點就開始憂慮。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寶寶走路晚一點就是智力不佳,或發育遲緩,一般1歲半左右能獨立行走都是正常的。也不要為了訓練寶寶早早走路用學步車,學步車習步對寶寶平衡力的提升不利,還可能使寶寶腿部骨骼變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