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40多萬公里,一輛摩托,一個人,只爲尋找心中的那份期盼


今天這個故事很扎心,但是還請各位耐心看完,併力所能及地關注、給予幫助。郭剛堂,山東聊城人,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一位為尋找被拐20年的兒子而跋涉40萬公里長征的父親。圖:郭剛堂整理尋子條幅。

1997年9月21日下午6時,山東聊城一農村,27歲的郭爸結婚三年,兒子郭振2歲5個月零17天,因為開拖拉機搞運輸,郭爸家的生活在村裡比較殷實。圖:郭剛堂在尋子路上,摩托車、尋子旗、黑挎包,這是他尋子路上的標配。

那天他忙完賺了大幾十元錢心裡還挺高興,但回家時,看到門口圍了上百號人,"當時心裡就咯噔了一下,想是不是我小子出意外了,這時一位老人家過來拉著我的手說,郭振被人販子拐了,要我不要擔心,趕快先想辦法找孩子。"圖:郭剛堂尋子路上。

怎麼找孩子呢?慌了神的郭爸,突然給在場的鄉親們跪下了,"這是在求人啊,為了孩子,我也實在是想不到其他招了",看著在土裡跪著不斷磕頭的郭爸沙啞的哭腔,讓鄉親們都哭了,當天晚上發動500人,三人一組,到各個路口、汽車站、貨車站去找人,而且當天鄉親們還集資了5萬多元,讓郭爸去找孩子。圖:郭剛堂尋子路上。

一晃兩年過去,花掉所有積蓄,為了找孩子又借了20多萬債務,但還是沒有找到兒子的郭爸,心裡極度絕望,"孩子沒了,還欠了這麼多債,一度還有一些極端的想法。"郭爸說,在最扛抗不過去的時候,想到了去讓汽車撞死自己,那樣可以拿到幾萬元錢去還債,這個想法困擾了他很久。圖:郭剛堂一直用著志願者送給他的水壺。

"但我死了,我的孩子,還有誰會去找呢?如果他在外面受苦怎麼辦呢?,沒有一點希望,大家借這麼多錢給我,不就是讓我找到孩子嗎?"1999年,郭爸決定開始一個人出去,找孩子的旅程,"我們大人可以選擇絕望或者堅強,但孩子只能等待,等待父親的出現,等待父親來帶他回家,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孩子。"圖:市民翻看尋子旗幟。


從1999年底開始,整整十年,郭爸的生活徹底改變,原來的朋友、生活方式基本放棄,每天都騎著摩托車開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的騎著,看到了和他兒子差不多年齡的男孩,郭爸都會多看兩眼,"我這是一個很笨的辦法,但也是個沒辦法的辦法",郭爸十幾年跑了30多個省,跑報廢了9輛摩托車,每年出門的時候,郭爸摩托車上都裝著近兩米高的一個箱子,裡面裝著妻子做的葫蘆烙畫,這些是郭爸出門的盤纏。

十幾年的鐵騎人生,郭爸沒有找到自己的孩子郭振,但卻替7個家庭找到了被拐的孩子。"這幾個買孩子的家庭,孩子被解救走了,也非常恨我,所以這個事,你們還是不要宣傳吧。圖:郭剛堂騎行貴陽尋子,宣講防拐常識。

2008年他學會了上網,知道一個專門幫助家長尋找孩子的網站"寶貝回家",他覺得這個網站不錯,所以從那以後,他每到一個城市,都要替這個網站宣傳,他還花錢特地製作了一個50多米的條幅,將數百個被拐孩子的照片打印在上面,每到一個地方,都還去收集各種尋人啟事,他說有些家長不會上網,他就替他們將信息弄到網站上去。


截至目前郭振還未被找到,中央1套公益尋人《等著我》節目組緣夢基金承諾拿出5萬元幫助郭剛堂尋子,這5萬元將獎勵給提供郭振有效線索的市民。

郭剛堂:我們不敢奢望再麻煩大家,只希望您能幫忙注意一下您身邊有沒有來歷不明的孩子,如果有的話請留心一下他們是不是被拐騙的,並及時到派出所報警。希望大家好好看管自己的孩子,警惕陌生人同他們接觸,以免遭受像我一樣的失去孩子的痛苦。條友們動動手指轉發一下,讓更多人看到,盡我們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