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人寫字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的呢?

一、

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古裝劇,裡面的文人才子寫字總是從右向左,平時去古蹟觀賞,也經常看見牌匾上的字是從右到左的,從遺留下來的古書文獻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一特點,於是,我們就知道了一個關於古人的習慣,那麼古人又為何會有這個習慣呢?

在蔡倫還沒有發明紙以前,我們的祖先為了留下信息,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石頭、樹皮、麻布、獸皮等等,都曾經用過。

商朝的時候,先是將文字一筆一劃的刻在龜甲和其它動物的骨頭上,於是就有了龜甲文。再經過一段時間,人們開始用起了竹片,並把它製成大小規格相同的模樣,這就是傳說中的牘和簡。

為什麼古人寫字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的呢?

到了東漢後,經濟快速發展,竹簡和帛片已經跟不上發展的腳步了,於是,蔡倫出現了。

他在前人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又添了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併成功地製造出又輕便、又便宜的紙張,這一質的飛躍的技術也成功的讓全國拋棄了沉重而不經濟的用法,更是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這是紙的發明史。

二、

那麼關於書寫手法上,首先是豎著寫,這是因為最開始用的記錄信息的是竹簡,而竹簡的特點就是又窄又長,像我們在電視上也能看到,帝王身邊那一卷卷的竹木簡牘,就是用繩子串起來的。

基於載體的這種特點,寫字時就只能豎著寫,而當人們打開卷冊時,是右手先拿頭部,左手幫忙展開,所以,書寫也就是自然的自上而下,從右往左了。

為什麼古人寫字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的呢?

從右往左還反應了古人的尊卑思想,諸如男左女右,無出其右等,古人奉上為君,,下為臣,右為大,左為小。所以在這一點上也有其思想的折射。

而且古代都是用毛筆寫字,每個漢字的末筆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寫完上一字的末筆緊接著寫下一字的起筆,豎式書寫比橫式書寫更便於筆勢的連貫。當然了,從右往左橫寫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很容易把已經寫好的字給掩蓋,讓手和袖子都沾染上墨漬,不過,古人不怕麻煩,所以你經常能看見影視劇裡的人,在寫字時都要擼起袖管。

為什麼古人寫字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的呢?

因而種種,再加上這種寫字方法一實行就是幾千年,也沒那麼容易改變,就像是老祖宗的規矩一樣,所以當時也很少有人會提出來,直到1945年後,為了遵循國際慣例,才改為我們現在的書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