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在中国的“悲惨”命运~

又被标题党了吧~其实标题党真的不好,党和国家应该下令禁止~~比如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如果只起个《背影》两个字,放在今天估计点击很少的,得这样起:《为什么你的父亲不是他,看完我哭了~不转不是中国人!!!》!

今天这个内容,没有主题的,只是把最近一些观点和想法陈述一下。

1、售价在人民币250元以下的法国波尔多赤霞珠红酒(Cabernet Sauvignon)最为人们所熟悉,也最受欢迎。受访者认为法国波尔多红酒是美酒的象征,而中国红酒则很商业化。对于其他主要葡萄酒产区,例如澳洲、新西兰和智利,中国消费者对它们的印象都比较模糊。

2、中国人喝红酒的主要动机是他们认为喝红酒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放松心情。而外出用餐的话,喝红酒最主要的场合就是谈生意。有趣的是,许多人以为上海经济繁华,一定有很多人愿意喝高价的红酒,而调查却发现事实情况恰恰相反。上海人外出用餐很多会选择售价在人民币250元以下的红酒,而沈阳才是中国内地最多人愿意并舍得消费售价在人民币700元或以上红酒的城市。


葡萄酒在中国的“悲惨”命运~



3、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对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气泡酒和甜酒味道的感受也跟西方消费者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白葡萄酒,不少受访的中国消费者形容它“很酸”、“有涩味”,有的甚至直接说不喜欢。但其实这跟饮用时葡萄酒的温度有关,中国人大部分时候不在意侍酒温度。

4、中国人用自己的词汇来分辨葡萄酒的味道也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以红酒为例,外国人一般会说喝出莓果的味道,但是中国人多数则回答是喝到草莓的味道,更加有人说喝到芒果和龙眼的味道。事实上,正如一个没有吃过蓝莓的人,怎么可能说出蓝莓是什么味道呢,所以中国人只会用他们认识的水果来形容所喝到葡萄酒的味道。这也是很多专业品酒师写出来的品酒词,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懂的主要原因。


葡萄酒在中国的“悲惨”命运~



5、很多中国人的葡萄酒厂的思想里,酿酒与制造汽车一样:葡萄送进去,葡萄流酒出来。他们总是想以其他行业的思路来做出一款“好酒”,就是花钱砸!厂子里的设施应有尽有,包括最新技术、进口橡木桶和陈设时髦的品酒室,但是目前大多数酒厂只是在复制波尔多酒的风格。有趣的是,在2011年北京的一次比赛中波尔多葡萄酒与中国葡萄酒对决时,冠军被宁夏夺走。内幕不好说,但事实上,比赛的规则存在缺陷:赛事只限当地售价在200至400元人民币之间的葡萄酒参加。这使得法国产品处于劣势,因为北京向葡萄酒征收高达48%的进口关税。

6、对于不喜欢葡萄酒的中国人,或许理由是这样的:我就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喝葡萄酒。夏天热了回家从冰箱里拿出一听啤酒一喝,多舒服。朋友聚会整瓶白酒多热闹。葡萄酒呢,又不解渴,又不能干杯!什么时候喝葡萄酒呢?



7、中国人喝的葡萄酒是全球最贵的。这里的最贵并不是最贵的酒的意思,而是同一瓶酒,在国外200元人民币,但到中国,我们得花至少400元以上才能喝到。因为原瓶进口酒需要缴纳48.2%左右的税,酒从进口商到零售商一般要转三四手,每手正常加价在30%上下,而链条上最后一环——零售商通常加价最高,包括大卖场的进场费、饭店的开瓶费,所有的费用都是消费者在买单。

8、葡萄酒在中国一直水土不服的原因,是因为有两人强敌:白酒和茶。白酒是葡萄酒的对手这个很好理解了,历史原因。但茶是葡萄酒的对手,这个还得解释一下。在西餐厅,你会发现服务员都会给你倒凉水,但在中餐厅会给你倒热茶,这就是一个重要区别:西方人喜欢喝凉的,中国人喜欢喝热饮,甚至有些人喝了凉水都会肚子痛~~而红葡萄酒大部分都需要18度以下饮用,白葡萄酒则更需要冰到7度左右,这是不符合“中医”和传统家庭观念的。但高度数的白酒落肚其实是有“热”的感觉的,而且冬天的时候人们还会加热喝。

葡萄酒在中国的“悲惨”命运~


9、酒在欧洲为什么如此流行?历史上是有原因的。事情这样的,欧洲人一直喝凉水(而且不是烧开过的水哦),可水污染遍地都是,轻则拉稀闹肚子,重则见上帝。所以,欧洲人爱喝酒,原因之一是因为酒是更“卫生”的饮品。贵族喝葡萄酒,普通群众喝麦酒和啤酒。酒在他们的眼中,和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差不多的,首要功能是解渴和放松。而各种摇杯、闻香、醒酒,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就如中国茶艺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