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萬曆皇帝

福王朱常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次子,生母為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朱常洵比哥哥朱常洛小4歲,生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他出生後,哥哥朱常洛只是皇長子,而不是太子。因為朱常洵的母親深受萬曆皇帝寵愛,所以朝中大臣懷疑萬曆皇帝打算廢長立幼。

為此,從朱常洵出生開始,大臣們就不斷上疏,要求萬曆皇帝儘快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萬曆皇帝都是以皇長子身體單薄、年齡尚小為由,不同意,說要等皇長子長得壯實一點,再立他為皇太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皇長子年齡越來越大,大臣們也就越來越擔心,懷疑萬曆皇帝遲遲不立太子的原因就是找機會立皇二子朱常洵為太子,於是不斷上疏要求儘快冊立皇長子為太子,早定國本,安天下人心。但是,萬曆皇帝就是不立太子,每次理由都是一樣,說皇長子朱常洛身體氣血還長得不夠旺盛,請大臣不要胡亂猜想,長幼有序,我心裡清楚。萬曆皇帝不早立太子是有原因的:

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福王朱常洵

第一個原因就是剛才說的,皇長子朱常洛體格單薄,早立太子怕太子夭折。因為前朝景泰皇帝、成化皇帝、嘉靖皇帝、隆慶皇帝立年幼的太子,結果都夭折了,自己的兒子誰都心疼,所以暫時不立。

第二個原因是後來萬曆皇帝和大臣們鬧翻了,這時已開始怠政,對這些禮節性的事情一概不關心,立皇太子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是隻要兒子在,皇位不會跑到別人家。明朝到這個時候,皇位繼承問題已經很穩固了,有兒子就不怕沒有人繼承皇位,所以不配合這些整天叫囂的大臣。特別是因為礦稅的問題,幾乎每個大臣都勸告萬曆皇帝停止礦稅。東林黨的老大李三才甚至罵萬曆皇帝,要這麼多錢帶進棺材嗎?東林黨老二葉向高上疏說,礦稅已經搞得天怒人怨,再不收手將要亡黨亡國的。但萬曆皇帝不同意廢止礦稅,因為太需要錢了,沒錢明天就要亡國。所以君臣到了互不信任、互不理解的程度。

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大臣們懷疑萬曆皇帝要廢長立幼,這個想法可以理解,可以肯定萬曆皇帝確實有過這個想法,因為萬曆皇帝十分疼愛二皇子朱常洵。但萬曆皇帝絕不會當真要付諸行動,史料也從未有過萬曆皇帝要廢長立幼的記載,朱元璋欽定的《皇明祖訓》明確皇位嫡、長子繼承製度,這個制度在整個大明朝貫徹的很好(靖難之役除外),前面的皇帝有幾位廢除過皇后,比如宣德皇帝廢除胡皇后、景泰皇帝廢除汪皇后、成化皇帝廢除吳皇后等,但是沒有哪個皇帝幹過廢長立幼的事情。所以,儘管萬曆皇帝非常疼愛二皇子朱常洵,但萬曆皇帝明白,橋歸橋、路歸路,只要哥哥朱常洛在,弟弟朱常洵只能當親王,萬曆皇帝的這個認知水平,不必懷疑。

直到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皇長子已經19歲了,萬曆皇帝才正式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封朱常洵等4個兒子為親王,這下大臣們高興了。但是,這時候福王朱常洵已經15歲了,按照慣例,應該準備去洛陽封地就藩了,但萬曆皇帝捨不得這個兒子離開,為此,又讓大臣們操碎了心,不斷上書要求福王去洛陽就藩,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不得安寧。到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28歲的福王朱常洵才離開北京、離開父母,帶著珠寶和一大堆空頭支票來到洛陽就藩。

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明光宗朱常洛

但是,萬曆皇帝在福王朱常洵去洛陽就藩後,並沒有放棄這個心愛的兒子繼承皇位的最後機會。這怎麼說?因為萬曆皇帝雖然立了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是一直沒有立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為皇太孫,萬曆皇帝這個老狐狸還在等,等一個機會,儘管這是內心也不願出現的事情,是矛盾的事情,但是萬一呢?萬一什麼?萬一太子朱常洛在萬曆皇帝之前去世,那萬曆皇帝再立二皇子朱常洵為太子,這個就相對容易多了。雖然,明朝前期也有過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立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樣的先例,但是根據《皇明祖訓》,太子死後立太子的弟弟是名正言順的,如果是這樣,朱常洵確定能當上皇帝。

萬曆皇帝等啊等啊,太子朱常洛就是活得好好的。在萬曆皇帝臨死前,知道自己要死了,才交代要儘快冊立朱常洛的兒子、皇長孫、15歲的朱由校為皇太孫,來不及舉行冊立皇太孫的儀式,萬曆皇帝就駕崩了,臨死前順水推舟做個好人,讓朱由校記得自己的好。

萬曆皇帝等啊等,最終沒能等到太子朱常洛死在自己之前,沒能等到立二皇子朱常洵為太子。可是,朱常洛當上皇帝一個月後就駕崩了,要是早死一個月,死在父親萬曆皇帝之前,朱常洵就可以當上皇帝了。真是造化弄人!

我看史料發現,福王朱常洵並非傳說的那樣糟糕,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很高的,所有的壞事都是母親鄭貴妃乾的。他到洛陽就藩後,應該算是比較老實的,並未在洛陽幹什麼大壞事。史書說他聲色犬馬、貪杯,但這兩個行為在明代後期藩王裡面應該是好習慣,作為藩王,行動沒有自由,不管行政、不管軍事、無事可做。吃吃喝喝、多取幾個小妾,太正常不過了。

而且,就藩洛陽後的福王朱常洵多次拒絕朝廷的賞賜,這個《明實錄》有記載。在萬曆皇帝去世後,侄子朱由校當皇帝的天啟年間,福王還捐助銀子作為遼東戰事軍費,並請求為魏忠賢建造生詞(這個行為在當時是明智的,後世有爭議,不多說)。

萬曆皇帝到臨死才放棄讓福王朱常洵當太子的努力

在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的時候,福王朱常洵出錢招募敢死隊,抵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但是,明末的藩王勢小力微,根本無力挽狂瀾於既倒。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朱常洵被李自成活捉並處死,享年56歲。

侄子崇禎皇帝朱由檢得到福王朱常洵被處死的消息後,痛苦流淚說:朕竟不能保一叔!賜福王朱常洵諡為福恭王,這是個珍貴的諡號,同時,崇禎皇帝下令河南官府妥善安葬福王,顯示了皇家的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