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王牌部隊?

好色獨眼龍


李雲龍說過:“一支部隊也是有性格和氣質的,而這種性格和氣質和他的軍事主官有關,他的性格強悍,這支部隊就越強悍,也就有了靈魂”,一支王牌部隊必須是有靈魂的部隊,如李雲龍的亮劍精神,有一個能征善戰、善打惡仗、硬仗、險仗也最善打勝仗的將軍,同時這支部隊具備鋼鐵一般的意志,下面介紹一支國軍抗日王牌部隊——抗日鐵軍74軍,靈魂人物王耀武。

王耀武,黃埔三期畢業,八年抗戰轉戰大江南北,敢打硬仗、善打惡仗,被蔣介石稱為善於帶兵之人,作風嚴厲、賞罰分明,所率領的74軍打滿抗日全場,其手下出了不少抗日名將,張靈甫、施中誠、餘程萬等都是一員猛將。王耀武不僅善於帶兵而且精明能幹,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老對手陳毅和粟裕都稱之為國軍中少有明白之人。

國民革命軍第74軍成立於淞滬會戰間,最初由王耀武51師和俞濟時58師合成,全師八個團,俞濟時任首任軍長,1937年參加了淞滬會戰51師王耀武以損失過半的代價頑強阻擊日軍,表現出色晉升為中將,74軍嶄露頭角。淞滬會戰後還沒來得及修整投入到南京保衛戰,衛戍司令唐生智不戰而逃74軍突圍損失慘重。


1938年作為主力軍參加著名的萬家嶺戰役,幾乎全殲日軍岡村寧次第11軍106師團而名聲大噪,張靈甫也一戰成名晉升旅長,1939年王耀武接替俞濟時任74軍軍長。1941年在羅卓英的指揮下參加了上高會戰重創日軍33師團並擊斃34師團巖勇少將,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戰後贈最高榮譽飛虎旗,獲得“抗日鐵軍”稱號,並獲得首批換裝蘇式裝備,74軍成為了日軍眼中釘肉中刺。

1941年日軍唯一野戰軍團第11軍發起二次長沙會戰,目標之一尋殲王耀武第74軍,由於情報失誤74軍57、58師受損,但逼退了日軍第3師團,也是為數不多主戰場在中國的精銳師團。1943年74軍57師餘程萬“八千虎賁”之師死守常德城16日,殲敵數萬,可歌可泣。1944年王耀武晉升24集團軍司令,1945年指揮第74軍參加雪峰山會戰全殲日軍116師團,共殲滅日軍2.7萬餘人,再度榮獲最高榮譽飛虎旗。


王耀武率領的74軍幾乎打滿整個抗日戰爭,是國軍裡最能打的一支軍隊,曾兩次榮獲最高榮譽——飛虎旗,是靠戰功榮登國軍五大主力之首,抗戰勝利後74軍擔任南京守備部隊,全副美式裝備,被稱為蔣介石的御林軍。


賽門軍略


說到王牌部隊,不得不提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的10大王牌縱隊。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共有50多個縱隊,分屬四大野戰軍(另外還有一些特種兵縱隊、炮兵縱隊、鐵道縱隊等),其中湧現出無數能打硬仗的強悍之師,下面是我心目中的10大王牌縱隊(一野1個,二野2個,三野3個,四野4個,如此勻稱),排名不分先後,歡迎補充討論。


1、一野(西北野戰軍)一縱,司令:張宗遜上將

一野司令員由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兼任,主要任務是保衛中央,地處西北,打仗少,裝備差,知名度和戰績不那麼突出,但一野副司令張宗遜率領的一縱戰鬥力剽悍,尤其一縱主力358旅,乃一野三大主力旅之一,戰鬥力極其強悍,面對蔣介石愛將、有“西北王”之稱的胡宗南統領的國軍主力,在陝北三戰三捷,解放戰爭期間,累計消滅國軍10萬餘人,後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號稱“天下第一軍”,足見其地位之高。

2、二野(中原野戰軍)四縱,司令:陳賡大將

二野司令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合稱“劉鄧大軍”,戰鬥力強,功勳卓著,有2個縱隊足以名列十大縱隊,其中四縱司令陳賡是十大縱隊司令中唯一一個大將軍銜。

臨浮戰役中,四縱全殲國民黨“天下第一旅”,活捉中將旅長黃正誠,一戰震驚天下,僅次於三野全殲整編74師,因為該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副美式裝備,曾是蔣委員長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第一任旅長由蔣介石首席心腹愛將胡宗南擔任。淮海戰役中,四縱為殲滅黃維兵團立下頭功。四縱在二野中殲敵數量第一、戰功第一,誰敢不服?就連被俘的黃維聽說對手是陳賡四縱,也立刻心服口服。

3、二野(中原野戰軍)六縱,司令:王近山中將

王近山打仗特別猛,號稱“王瘋子”,他率領的六縱完美髮揮這一特點,以敢打惡仗、硬仗著稱。定陶戰役中,王近山立下軍令狀,“我們6縱堅決打!打得剩下一個旅我當旅長!剩一個團我當團長!剩一個連我當連長!全縱打光,我們對得起黨,對得起哺育我們的太行山父老鄉親!”六縱在二野中堪稱鐵血第一、戰鬥力第一,令敵軍威風喪膽。

二野領導鄧小平同志曾說:“二野在解放戰爭中誰的功勞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許多艱苦的戰鬥,最後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4、三野(華東野戰軍)一縱,司令:葉飛上將

三野司令兼政委陳毅,副司令粟裕,麾下猛將如雲,每個縱隊都是戰力強悍,至少有3個縱隊可列入十大縱隊,若非名額有限,本可更多。

葉飛是最獨特的開國上將,因為他生於菲律賓,卻在中國打仗,是惟一擁有雙重國籍的將軍。解放戰爭中,葉飛率領的三野一縱以“跑得、餓得、打得”著稱,可見部隊特點是善於在不利局面下打硬仗。一縱獨木支撐,鉗制5萬多國軍,為殲李仙洲集團立下首功;孟良崮戰役,一縱同時與國軍三大王牌部隊作戰,一面死頂整編25師,一面阻擊整編65師,一面參與圍殲整編74師,以一敵三,渾身是膽,表現極度極其強悍,堪稱三野頭號王牌。

5、三野(華東野戰軍)四縱,司令:陶勇中將

四縱司令陶勇,號稱“拼命三郎”,既有張飛之勇,又有關羽之威,所部四縱是三野中最擅長打硬仗、惡仗的部隊。解放戰爭中,四縱參與蘇中、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和淮海等戰役,打滿了華野所有大戰,堪稱“百戰雄師”,且無不是攻堅主力。淮海戰役中,四縱是我軍參戰部隊中殲敵數量最多的縱隊;渡江作戰前,敢於炮擊英國佬的遠東艦隊,大長國人志氣,足見作風之硬。

6、三野(華東野戰軍)九縱,司令:許世友上將

解放軍向來不乏猛將,但許世友的猛全軍當屬第一。他率領的華野九縱如同其本人勇不可當,能征善戰。孟良崮戰役中,九縱參與圍殲整編74師,號稱“五把尖刀”之一。

九縱最高光表現是濟南戰役中,許世友任攻城總指揮,九縱由副攻變身主攻,攻破濟南城,活捉國軍王牌、陸軍上將王耀武。淮海戰役中,參與圍殲黃百韜兵團和杜聿明集團,殲敵數量排全軍第二,僅次於四縱。

7、四野(東北野戰軍)一縱,司令:李天佑上將

四野司令林彪,政委羅榮桓,麾下將星如雲,所屬縱隊個個如狼似虎,以一當十,在四大野戰軍中戰鬥力當屬第一,有4支縱隊入選十大縱隊,應該不會有太大疑問。

四野一縱是林彪紅一軍團的老底子,司令李天佑是林彪麾下頭號愛將,深通林彪軍事思想和戰術理念,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四戰四平,一縱都立下卓著功勳。遼瀋戰役時,一縱作為總預備隊,成為穩定軍心的定盤星;東北南下後後,1縱一直打到雲南邊境,是東野爪子伸的最遠的部隊,改編38軍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打出“萬歲軍”的美名,名頭不下一野一縱的“天下第一軍”。

8、四野(東北野戰軍)二縱,司令:劉震上將

劉震的名頭似乎不如前面幾位,但他率領的二縱論在解放戰爭的表現要強於一縱,不僅在四野中殲敵數量最多,堪稱四野頭號王牌,就是放在四大野戰軍中也敢稱最強悍的縱隊。二縱所部第五師,師長鍾偉少將,以“猛打、猛衝、猛追”著稱,被譽為“四野頭等主力師”。二縱最擅長打大仗、硬仗、惡仗,縱橫白山黑水,從未遭遇敗績,是林彪最信任最倚靠的部隊,每逢戰役特別是硬仗必用二縱,幾乎無戰不予,從關外的錦州,一直打到廣西鎮南關。

9、四野(東北野戰軍)三縱,司令:韓先楚上將

三縱司令韓先楚上將,膽大包天,能謀善斷,有“旋風司令”之稱。東北戰場上,韓先楚率領的三縱堅守南滿,為扭轉東北戰場形勢立下首功;其後縱橫南北,足跡遍東北大地,因行動迅猛,所向披靡,讓國軍吃盡苦頭,被杜聿明等國軍高級將領稱為“旋風部隊”;遼瀋戰役攻打錦州,打垮廖耀湘兵團,活捉廖耀湘本人;改編成40軍後,在韓先楚率領下,為解放海南島立下首功。

10、四野(東北野戰軍)六縱,司令:黃永勝上將

四野六縱與一縱、二縱並稱“東野三隻虎”,縱隊司令黃永勝是林彪心腹愛將,打仗勇猛不在許世友之下,大兵團作戰指揮和韓先楚不相上下。下轄3個師中2個師名頭響噹噹,16師前身是葉挺獨立團、朱毛紅4軍,野戰軍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17師是四野攻堅力量最強的部隊,有“攻堅老虎”之稱,四平、錦州、天津攻堅戰中,均擔綱攻城主力,攻無不克。

除上述10大王牌縱隊外,二野陳錫聯的三縱、二野王近山的六縱、三野王必成的六縱、四野吳克華的四縱等也都是實力響噹噹,差距只在毫釐之間。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個問題太大了,都可以寫一本書了。以前寫得最多的是國民黨軍的五大主力,今天就介紹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王牌勁旅——萬歲軍38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是一直有著優良傳統的優秀部隊,其前身為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的部隊,1946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 萬毅為首任司令員,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戰鬥。遼瀋戰役結束後,第一縱隊改稱為第38軍。平津戰役時,第38軍是攻打天津的主力。


第38軍是東北野戰軍的猛虎軍和頭等王牌主力,敢打硬仗和惡仗,從東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南方。抗美援朝戰爭時,外號“梁大牙”的梁興初擔任該軍軍長,是最早入朝參戰的幾個軍之一。由於第一次戰役中第38軍較差,得到了彭老總的批評。在第二次戰役中,第38軍知恥而後勇,以一個師的兵力急行軍穿插到龍源裡和三所裡,從而堵住了聯合國軍後撤的道路,為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戰爭結束後,彭老總髮來賀電“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38軍萬歲”。從此,第38軍被稱為“萬歲軍”。


歷史軍魂


有網友問:歷史上有哪些王牌部隊? 我們就來說說解放軍四野八大王牌師。當年評選的四野八大主力師,第一名就是第112師,評價是,作風勇敢頑強,執行命令非常堅決。戰鬥經驗豐富,連續作戰能力很強,無論,野戰,還是攻擊,防禦都俱佳。

第113師,這個部隊富於朝氣,執行命令堅決,經得住傷亡。攻防兼備,戰功顯赫。是四野頭等主力師。第115師,善於野戰和攻堅,戰鬥積極性非常高,戰鬥作用勇敢,是四野頭等主力師。

第116師,能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擊力亦很頑強,是四野頭等主力師。第118師,部隊作風強悍,進攻、防禦、攻堅、野戰兼備,突擊力強大,有暴風雨部隊的美稱,部隊戰鬥力超強,是四野頭等主力師。

第121師,作風硬朗強悍,技、戰術全面,在攻防作戰中表現出較高的技戰術水平,部隊戰鬥力超強,是四野頭等主力師。

第127師,當時的評語是,戰鬥作用勇猛果敢,連續作戰能力很強,尤其善於野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戰鬥士氣旺盛,能打,也敢打大戰,惡仗和血戰。是全軍戰鬥力最強的幾個主力師之一。

第128師,城市攻堅戰的縱深作戰戰術水平高超,首創了“四組一隊”、一個營包打一條街等戰術原則。參加了四野的歷次大規模城市攻堅戰役,有“攻堅老虎”的美名,部隊戰鬥力超強,是四野頭等主力師。


深度軍事


在抗戰時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國軍五大主力,也是國軍中當之無愧的五大王牌。


新一軍是孫立人指揮的新三十八師改編的,新六軍是廖耀湘指揮的新22師改編的。這兩支部隊在緬甸戰場上縱橫捭闔,戰功卓著。

五軍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在崑崙關戰役中。殲滅日軍第21旅團5000餘人,21旅團班長以上的軍官死亡達85%以上,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

整編七十四師,原74軍整編而成,在抗日戰爭中,王耀武指揮的第七十四軍戰績最為卓著,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指所轄51師、57師、58師,皆以“5”開頭)。

整編11師,由第18軍改編而成,抗日時期仗打得不少,但表現的不太出色,是五大主力最水的,有些浪得虛名的感覺。

其實國軍除了這五大主力,還有兩支部隊也堪稱王牌,只是他們不是嫡系,所以名頭不如五大主力響亮,但所立戰功,比之五大主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兩支部隊,一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指揮的第七軍,還有就是傅作義所屬的第三十五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兩支部隊的戰功比所謂的五大主力更加出色。


抗戰爆發後,第七軍從淞滬會戰開始,一直到1945年的雪峰山戰役,參加了正面戰場幾乎所有的戰鬥,而且在每次戰鬥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1942年12月18日,第七軍高炮連在大別山田家灘擊落日機一架,機上日本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中將(後追晉陸軍大將)、藤原武大佐等9人斃命,冢田攻大將是中國軍隊在八年抗戰中擊斃的軍階最高的日軍軍官,第七軍也因此名揚天下。



傅作義的第35軍,這支部隊抗日的歷史更長久一些,從1933年1月的長城抗戰開始,著名的百靈廟大捷,五原大捷,都是第35軍獨立完成的。

第35軍1939年12月經過四個多月的戰鬥,持續作戰57次,終於打敗了日軍,收復五原。

這一仗打得日本鬼子魂飛膽喪,以後再未對綏西發動大規模攻勢。 五原大捷"不僅保障了西北的安全,而且奠定收復失土的基礎,從抗戰全局上看,此次大捷尤為重要。戰後第35軍長駐歸綏,直至抗戰勝利,日軍再也不敢試其鋒芒。


花近高樓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81130d42824db1438fe21b6d4b906cf5\

啊貴153382714


古今中外歷史上的王牌部隊數不勝數,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光輝戰績。而我想說的這個,就是曾經威震西亞,與基督教世界爭霸地中海的一支部隊,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大的依仗——奧斯曼近衛軍,很多人應該都聽過,但可能不是很瞭解。


奧斯曼近衛軍,也被稱為耶尼切裡軍團或者加尼沙裡軍團,其發展歷程見證了奧斯曼人崛起之路的艱辛,其墮落也伴隨著帝國的衰敗而於19世紀上半葉走向了尾聲。

奧斯曼是個遊牧部族,遊牧部族最大的優勢就是高機動性的騎兵,這在野戰中佔盡了優勢,可與此同時,缺乏精良步兵以及工程器械的情況下想要拿下拜占庭人那樣防備森嚴的要塞是很困難的。1325年,在大臣的建議下,奧斯曼首領奧爾汗一世貝伊組建了亞亞部隊,可以算是帝國第一支正規的步兵軍隊。亞亞,亦及土耳其語“步行者”之意思。其曾經擔任過蘇丹的皇家衛隊,所以被認為是後來加尼沙裡軍團的前身。但由於軍隊志願成分高,從而實力不濟沒能發展起來。
1奧斯曼巴爾幹亞亞部隊2西帕希騎兵3奧斯曼步兵

大約在14世紀末的時候,吸收了亞亞部隊教訓的加尼沙裡部隊建設了起來,起初只有1000人的規模,在德米舍內製度建立起來後迅速擴大。而德米舍梅制度就是,每個隔5至7年,在被征服地區的基督教家庭中,以40戶一丁的比例徵兵,主要對象是8至18歲的青少年。

這些青少年會被送到帝國境內的突厥農場裡,一邊生產,一邊跟著農民學習突厥語,同時接受宮廷指派的專人的軍事技能訓練和信仰教育,亦及皈依伊斯蘭教。

而核心科目就是要確保新兵對上級的服從尤其是對蘇丹的忠誠,對團結協作精神的重視。為了保持調遣的高效率,這些士兵是不允許結婚的,當然禁令到了16世紀中期就逐漸鬆弛了。

軍團最高指揮官——加尼沙裡阿加,其人選自然是由蘇丹親自決定,也只聽從蘇丹的發號施令。

在屏幕上經常見到的奧斯曼新軍形象是這樣的,其白色軟帽繼承自阿里帕夏在亞亞新軍成立時祈福的裝扮,而從帽子後沿垂下的滾邊也是對帕夏祈福時白色袖子覆蓋在軟帽上的重現。


軍團最初是一支步弓手軍隊,反曲複合弓和短矛是最常見的武器。隨著對外交戰的頻繁,大量的像大馬士革鋼刀,西歐重斧,釘頭錘這樣的武器也開始引起軍團,形成了大雜燴。最初在火器發展起來時,用慣弓箭的近衛軍士兵並不喜歡這種武器。在15世紀中期對匈牙利的戰爭中讓其意識到火器強大的威力和發展它的必要性。就這樣,有些精銳火槍裝備的同時,近衛軍團還保持著高射速的突厥弓的配置,這使得軍隊的戰場適應性很高,在面對無論是落後的馬穆魯克蘇丹國,還是依賴新式武器的基督教國家,都不會在遠程武器上落入下風。


在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奧斯曼軍隊被擊潰,蘇丹巴耶濟德一世被帖木兒俘虜,但加尼沙裡軍團死戰到了最後一刻也足以讓統治者會想盡辦法重建它。

在1444年的瓦爾納戰役中,匈牙利名將,同時也是這次基督教聯軍的實際最高指揮官——匈雅提發動了重甲騎士的衝鋒,打破了土耳其的輕騎兵陣營,部分土軍認為戰局已敗,開始潰散。但此時發生了一個變故——年輕氣盛的瓦迪斯瓦夫三世國王一直受到攝政王匈雅提的牽制,心懷不滿,把後者在出陣前的叮囑拋到腦後,不等匈雅提回來就提前率領500名波蘭騎士向足足有萬人的土耳其中軍發起了進攻。儘管波蘭騎士英勇無比,但士氣高昂意志堅定的土耳其近衛軍還是抵抗住了他們的衝鋒,最終落馬的國王被一位近衛軍殺死,而基督教聯軍也開始了潰敗,最終失去了勝利。


在1448年的第二次科索沃戰役中,意圖復仇的匈雅提率領輕騎兵夜襲土軍中軍陣地。結果遇見了效仿他們的戰術——使用戰車搭建工事的近衛軍。匈牙利的重騎兵無法突破車陣,反而被裝備了大量火器的土軍射傷,最終不得不撤退,自然受到了從車陣中殺出的土軍的追擊。最終在匈牙利人發動進攻時,他們落入了奧斯曼人的陷阱裡,在啃車陣工事時候被從兩翼殺出的軍隊包圍,最終大敗,匈雅提逃出沒多遠後也被塞爾維亞人俘虜。

在以後的很多戰役中。例如1453年圍攻君士坦丁堡,在前面兩波非正規部隊和安納托利亞部隊的攻擊後,蘇丹投入了自己最後一支生力軍——近衛軍團,在安拉胡巴拉克的高呼下衝上城牆,將繪滿伊斯蘭經文的旗幟插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


此後的近衛軍軍團更是在羅得島戰役以及莫哈奇戰役中有著精彩的表現,用火槍和火炮擊敗了歐洲重裝騎士的鐵甲以及無數防備森嚴的堡壘。

近衛軍的強大和種種因素有關,包括對蘇丹的忠誠以及狂熱的信仰,這使得能夠在蘇丹的指揮下發動足夠的機動性和戰鬥效率,注重武器革新發展,尤其是火器,還有嚴格的軍紀和良好的福利,蘇丹不會吝嗇對自己的親兵的獎賞。當然,伴隨著帝國內部的腐化,墨守成規的軍事戰術和軍備,軍隊素質也就下降了。


大唐安西節度使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歷史永遠離不開戰爭,戰爭又催生英勇善戰的軍隊和軍人。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中國都湧現不少王牌部隊。這次不聊近代史,來看一看咱們中國古代都有那些王牌部隊。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秦國的鷹擊銳士都算的上王牌部隊,其中鷹擊銳士的戰鬥力強於魏武卒,但是魏武卒數量多於鷹擊銳士。漢朝時期的虎賁軍,這支部隊極其善於防守作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府軍淝水一戰成名,威震天下。唐朝時期的玄甲軍,堪稱騎兵精銳中的精銳,為唐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宋朝時期的岳家軍,拯救南宋朝廷於危亡之中。明朝時期的戚家軍和關寧鐵騎,前者打的倭寇不敢輕易侵犯東南沿海,後者打的滿清不敢輕易與其交戰。

這些王牌部隊都是憑藉著赫赫戰功而留名後世,一支王牌部隊的靈魂還在於它的締造者。岳家軍和戚家軍這兩支王牌部隊都是以姓氏來命名的,其中嶽家軍締造者主要為岳飛,戚家軍為戚繼光。這兩個人就不用多介紹了,都是古代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將。由此可見名將塑造了王牌部隊,王牌部隊也成就了名將!


兵說


我國是一個善戰但不好戰的民族,歷史上我國有很多王牌部隊,各朝各代都有,那怕是最孱弱的宋朝也有岳家軍。戰國時代的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趙飛騎是後世各朝代王牌部隊的楷模。今天介紹明朝的神機營和戚家軍!



明朝建立後,除了邊疆有九鎮邊兵外,中央還有幾支主力部隊,分別是: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是當時的熱武器部隊,裝備有霹靂炮,鳥槍、大炮、鬼頭大刀、弓、弩、手雷、火箭等新式武器。神機營戰鬥力爆表,是遠征蒙古的國之重器,後來在土木堡之變中全軍覆沒。後來明朝又重建了神機營,在遼東戰場炮斃敵酋努爾哈赤!


戚家軍是明朝中期承前啟後的一支鐵軍,他上承神機營餘威,下啟關寧鐵騎霸道,自己本身則是抗倭御蒙的無敵軍隊。戚家軍創始人戚繼光的父親本就是神機營將軍,戚繼光從小受父親教導,對神機營各種火器的認識十分充分。戚繼光後來組建的戚家軍鴛鴦陣就十分重視冷熱兵器的搭配使用。

倭寇聯合沿海海盜侵掠沿海,江浙一帶人民深受其害!當時明軍的衛所兵不堪一戰,常常還沒有接戰就逃之夭夭,一支數百人的倭寇從沿海一路燒殺搶掠至南京,兩萬餘官民成了倭寇刀下亡魂,十萬明軍競不能擋!戚繼光率數百將士從山東跨區追擊這股倭寇,硬是以無一傷亡的戰績全殲這股倭寇!

之後戚繼光在浙江招募礦工、百姓青壯重新組建新軍,在他老婆王夫人的訓練下,戚家軍橫空出世。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



戚家軍的火器裝備率在同時期居世界第一:車營火器比為 43.60%,馬營火器比為 42.57%,步營火器比為 48.02%,輜重營火器比為 58.70%,比神機營還要神機。大量裝備火器,冷熱兵器嚴密配合作戰,也是戚家軍能擊敗強敵的不二法寶。清朝軍隊喜歡用弓箭大刀,雖然也有神機營,但是裝備普及率與訓練火器使用率遠遠低於戚家軍。


戚家軍成軍後,與真假倭寇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且敵我傷亡比例極高,殺敵三千,自損最多一百。嘉靖四十年臺州大捷,經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鬥,十三戰十三捷,斬殺真倭三千餘,燒殺溺斃無算;福建之役,總兵力六千,經橫嶼、牛田、林墩三戰,斬真倭五千餘級。

其中橫嶼之戰是一場精彩的步炮協同作戰,先以火炮擊沉倭寇戰船並轟擊倭寇大營,再以突擊隊強行登陸突破倭寇本陣,斬殺倭寇頭領。嘉靖四十二年平海衛,經仙遊、王倉坪、蔡丕嶺四戰,共斬殺真倭兩萬餘,福建倭寇被一掃而空,另於廣東剿滅勾結倭寇的海盜吳平,擊敗吳平手下的海盜三萬餘人,吳平逃亡海上。經過戚繼光抗倭,東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日本當時外不敢染指大明!



倭寇之患平定後,戚繼光又率領戚家軍北上防禦蒙古鐵騎。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關請罪。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又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戚繼光去世後,這支軍隊慢慢演變成了關寧鐵騎,成為後來抵禦滿清的重要軍事力量!




大秦鐵鷹劍士


歷史上韓信軍隊不錯,能聽韓信指揮不折不扣的執行死命令。說近代的長沙保衛戰打的英勇,如果長沙被日軍攻破了,中國就難於翻身了,所以死守長沙與城共存亡是正確的。中華民族的軍隊都是以古代征戰幾人回的精神之柱守護疆土,有軍隊才能國王立足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