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來不及說再見


懷化不是一個十分著名的地方,特別在古代這裡少數民族眾多,治理難度很大,宋朝統治者為了“懷柔歸化”這些“叛服無常”的西南群蠻,才有“懷化”之說。

由於在古代經濟比較落後,文明程度比較低,懷化歷史上名人不是很多,直到近現代才出現一些歷史名人,著名的有粟裕、滕代遠、譚永華、向警予、向仲華、張秋潭、夏達。

粟裕無疑是最為著名和耀眼的一個。

新中國的開國將帥中,不乏能征善戰個的軍事天才,十大元帥中的朱德、彭德懷、徐向前、林彪、劉伯承都是傑出的軍事家;十大大將中的徐海東、陳賡也都是傑出名將;上將中也是猛將如雲。但若論起軍事天賦和指揮水平,粟裕敢跟任何一個人扳手腕。

粟裕是湖南懷化人,他家有30畝薄地,經濟條件不錯,所以才能供養粟裕一直讀書到湖南省立第二師範,不過粟裕在學習裡對文化課並不十分感興趣,他接受了先進的革命思想。

從參加革命到新中國成立,粟裕一直沒有讀過軍校,沒有系統學習過軍事理論,但打仗這東西不但需要理論學習,更需要軍事天賦和實踐鍛鍊。

粟裕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他善於思考,又膽大心思,天生的名將苗子。

20歲時,粟裕參加了南昌起義時,見證了這個光榮偉大的時刻,當時擔任警衛隊班長,後來粟裕加入了中央紅軍,追隨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他善於學習,成長很快,擔任了紅十二軍六十五師師長,雖然比不上同時期的林彪,但也是我軍獨當一面的青年骨幹。

粟裕沒有參加紅軍長征,他留在南方,與陳毅一起領導遊擊戰爭。艱苦的戰爭歲月沒有消磨粟裕的革命熱情,反而磨礪了他的革命意志,鍛鍊了他的才幹。

抗日戰爭爆發後,粟裕和陳毅搭檔,領導新四軍在正面戰場抗日。粟裕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和指揮才能,先後發起車橋戰役、南坎戰役、討陳戰役、高郵戰役等,殲滅日偽軍近萬人,還指揮了著名的黃橋決戰,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躋身我軍優秀指戰員之列。

解放戰爭是粟裕充分展現軍事天賦的舞臺。

解放戰爭初期,敵強我弱,敵功我守,中央原本決定太行、山東、華中3支大軍同時出擊外線。

但粟裕審時度勢,提出內線作戰方針,在得到中央和毛主席肯定後,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在蘇中解放區連續作戰七次,“七戰七捷”,殲滅國民黨軍5.3萬人,不但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而且在全軍最早實現由遊擊兵團向正規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毛主席對粟裕的指揮才能十分欣賞,他在《華中野戰軍的作戰經驗》一電中明確指出:“粟裕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號召全軍向粟裕學習。

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繼續和陳毅搭檔。

全面內戰爆發後,粟裕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策劃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等一系列戰役,實現了戰略防禦向戰略反攻的轉變,特別是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擊斃師長張靈甫,一戰震驚中外!

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後,粟裕再接再厲,指揮華東野戰軍,先後組織發動豫東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殲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扭轉了敵我實力對比,為戰略決戰奠定基礎。

戰略決戰階段,粟裕更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擔綱指揮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個個都是震驚中外的大決戰,徹底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為全國解放做出重大貢獻,特別是淮海戰役,堪稱粟裕軍事指揮生涯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戰爭史上少見的輝煌篇章。

粟裕不愧是懷化人民的驕傲,湖南人民的驕傲,永遠緬懷老一代革命家!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懷化別稱鶴城,自古以來就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座城市是歷史見證者,在這曾有紅軍通道轉兵的傳奇,抗日受降紀念館也建立在這裡。它在歷史上可謂是人文薈萃,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分享幾個懷化人傑!

粟裕

說到懷化,不得不提我們的粟裕將軍,他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位列開國十大大將之首。


粟裕將軍於1927年加入共產黨,是革命的元老,先是參加了南昌起義,後又上了井岡山,參與領導了歷次反圍剿!抗日戰爭時期,他是新四軍的領袖之一,是新四軍副指揮,一直帶領新四軍打擊日軍,少有敗績!解放戰爭時期,他是華中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多次大戰,打下了江南地區他功不可沒。

由於他的赫赫戰功,在建國後,他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還被授予了大將軍銜!在此之前,本來他要被封為元帥的,但他卻推辭,並說“只嫌高,不嫌低”。這種高風亮節,功高不傲的精神令人敬佩!

滕代遠

麻陽縣人氏,他是紅軍早期創始人之一,中國鐵路事業的奠基人。


他曾與彭德懷一起領導了平江起義,創立了紅五軍,是湘贛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之後又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戰功顯赫。抗日戰爭時期,在晉西事變後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抗,鞏固穩定了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鐵道部部長,國家的鐵路建設能有現在成就,離不開他老人家的奠定的基礎!

向警予

漵浦縣人氏,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女英雄!


她是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是女權主義的領袖,倡導婦女解放的先驅。她曾與周恩來、李立三等人在法國成立中國共產黨,被毛主席親切稱為“我黨惟一的女創始人”。她一生都在為了民族獨立和婦女解放而奮鬥著。

在武漢發生反革命政變發生後,她卻為了工作不顧及自身,留在了武漢。最終因被人出賣,於1928年3月20日在法租界被捕。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最終被殘忍殺害殺,年僅33歲!


夏目歷史君


湖南懷化,最有名的人,自然是解放軍的戰神——粟裕了!

粟裕,侗族人,1907年出生於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開國將帥中,他是十大大將之首,被認為有元帥之才。

南昌起義時,粟裕還只是紅軍中的一個班長,南下過程中頭部中彈掉隊,愣是爬著追上隊伍,再次加入紅軍。

粟裕個子很小,作戰卻十分勇敢,有一次追擊敵軍,粟裕最為連長帶頭衝鋒,最上後發現戰友們都掉隊了,只有8個人跟著。粟裕急中生智,6人守住制高點,3個人繼續衝鋒,愣是3個人抓了100多個俘虜。

粟裕不光有勇敢的一面,還有睿智的一面。他不是黃埔軍校畢業,也許他的軍事知識,一部分來自於葉挺毛主席等教誨,一部分來自於戰場經驗的總結。

粟裕軍事生涯的輝煌,主要在解放戰爭,除了最輝煌的淮海戰役,就是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了。

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譚震林指揮華中野戰軍3萬餘人,在蘇中同國民黨軍12萬人作戰,連續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黃路等七次戰鬥的勝利,共殲敵5萬3千餘人的輝煌勝利。朱德說:"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歷史知事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74師及整編83師57團,共殲敵3.2萬餘人。一年後,毛澤東見到粟裕稱讚道,整編74師的迅速慘敗,出乎他的預料,也在蔣介石的意料之外。國民黨上將胡璉晚年曾感慨“土木不及一粟”,可見慄裕用兵如神。


粟裕,湖南省會同縣侗族人。1925年進入設在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師範讀書。二師革命氛圍濃厚,粟裕在這裡積極參加學生活動,接受了革命思想,於1926年加入共青團。

四·一二政變後,常德軍閥發動“敬日事變”,鎮壓革命運動。1927年5月,粟裕撤離到武昌,由組織安排到葉挺的24師教導隊任學員班長,在這裡,粟裕加入了黨組織。

1927年8月,粟裕所在隊伍作為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警衛隊參加南昌起義。10月,起義軍在武平與錢大鈞部交戰,粟裕頭部中彈昏迷。甦醒後在戰友的幫助下,追趕上了大部隊。

1928年,粟裕隨部到達井岡山,被任命紅4軍28團5連黨代表。1930年,粟裕任紅22軍第65師師長,後紅22軍縮編為64師,粟裕任師長。在第一次反“圍剿”中,64師參加了殲滅張輝瓚的龍岡戰役。是役,張部18師被全殲,張輝瓚被活捉。在攻打譚道源部的戰鬥中,粟裕指揮64師擔任主攻。譚部1個旅被殲,3000餘人被俘。


第3次反“圍剿”結束後,粟裕任紅4軍參謀長,後任紅軍學校連長、1方面軍教導師長、紅11軍參謀長、第7軍團參謀長兼20師師長、第10軍團參謀長。1934年年底,紅10軍團在譚家橋附近伏擊王耀部,最終戰敗。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多名指揮員負傷,部加傷亡近千人。1935年1月,10軍團被圍懷玉山,方誌敏、劉疇西被捕,後遇害。粟裕帶領800人突圍,轉移到浙南。2月,粟裕奉命組建挺進師,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委。粟裕率部在浙南堅持了3年的游擊戰爭。

1938年3月,粟裕率游擊隊開赴皖南,入編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第3營,粟裕出任第2支隊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在水陽鎮等戰鬥中,殲滅日寇、偽軍400餘人。1939年8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粟裕任副指揮。

皖南事變後,粟裕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指揮軍民抗擊日軍的“大掃蕩”,指揮了車橋戰役、南坎戰役、高郵戰役、徐海戰役等戰鬥,重創日偽軍。


1946年7月,蔣介石調集重兵集中進攻華中解放區。粟裕指揮部隊以少勝多,取得解放戰爭初期的重大勝利。

1947年,粟裕率部發起魯南、萊蕪、孟良崮等戰役,重創國民黨軍隊,後率部挺進魯西南、豫皖蘇。1948年5月,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6月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

6月,在豫東戰役中,粟裕率部殲敵9萬餘人;7月,在充州戰役中殲敵6萬餘人,使濟南守軍王耀武部陷於孤立;9月,在濟南戰役中,殲敵10萬餘人,活捉王耀武;11月,在淮海戰役中,殲敵44萬人。

1949年1月,粟裕任三野副司令員,參戰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兼任上海市長等職。

建國後,粟裕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將因病在京逝世。


歲月是一條河流


懷化名人錄

粟裕 (1907~1984)

  粟裕(1907-1984)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總參謀長。湖南省會同縣人,侗族,1907年8月10日生於會同縣伏龍鄉楓木樹腳村。1926年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師範,積極從事-。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大革命失敗的嚴峻關頭,毅然投……

滕代遠 (1904~1974)

  滕代遠,性別:男,民族:苗族,歷史時期:近現代(1904-1974),籍貫:湖南麻陽生平事蹟:滕代遠,麻陽縣巖門鎮王代瑁坡人。是令人崇敬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軍隊的締造者,新中國鐵道事業的奠基人。民國8-11年(1919-1922),滕代遠就讀於第一高等小學,……

向警予 (1895~1928)

   向警予(1895—1928)中共中央婦女部部長,革命烈士。湖南省淑浦縣人, 原名向俊賢,土家族,1895年9月4日生於淑浦縣城一個商人家庭。1916年11月從周南女校畢業後,滿懷教育救國的豪情,回到淑浦創辦男女兼收的淑浦女校。在辦學中努力改革,取消死讀四書……

相單程 (?~49)

  相單程(?~49)相單程,沅陵人。東漢建武年間,公推為五溪大帥。建武二十三年(47),相單程率領當地壯勇數萬起事,奪關據縣,鐔城(今黔陽一帶)、遷陵(今保靖一帶)、沅陵(今麻陽、瀘溪、吉首、古丈等地)、辰陽(今辰溪、漵浦)諸縣黎民聞風響應。光武帝聞奏,派威武將……

謝兆崗

  謝兆崗,男,漢族,湖南懷化人。1958年4月12日,出生於湖南省黔陽。1973年9月,任黔陽縣黔城鄉株山小學教師。開始系統研習書法,廣泛涉獵於商周甲骨文、漢禮器碑、晉王羲之《蘭亭序》和《十七帖》、唐顏真卿自書告身、清傅山草書等。是年,河南安陽小屯南地發掘甲骨卜……

向仲華 (1911~1981)

  向仲華(1911-1981)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副總參謀長。湖南省漵浦縣人,1911年8月生於漵浦縣觀音閣鄉漿池灣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保送到縣立中學讀書,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1927年3月加入共青團,並經中共黨員向五九介紹加入國民黨,5月24日漵浦“敬……

周建斌

  周建斌(辰河目連戲)湖南省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周建斌,1971年——1976年在湖南省漵浦縣警予學校讀書。1976年9月考入縣文藝學習班(戲曲科班),學習兩年,主功小生,師承辰河戲著名小生楊宗道。參加過懷化歷屆戲曲匯演。1984年經考核後被……

滕黑子 (1796~1866)

  滕黑子(1796—1866),江湖上號老九,男,,麻陽縣馬南人。幼時家貧,父母清嘉慶十一年(1806),滕黑子10歲時,隨伯父行船。一日船停辰州(今沅陵縣城)下東門碼頭,黑子與群童戲耍於沙灘,為爭蚌蛤相鬥,一童哭歸告其母劉氏,劉遂攜子前來評理。劉氏見之,愕然曰……

向達 (1900~1966)

  向達(1900—1966)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湖南省漵浦縣人,土家族,1900年生於漵浦縣麻陽水鄉一個小官吏家庭。曾就讀於縣立高等小學、長沙明德中學、東南大學文史地部。1924年考上商務印書館臨時暑期,憑著文史與英文的過人學識,得……

王一知 (1901~1991)

  王一知 (1901-1991 全國政協委員,教育家。 湖南省芷江縣人,原名楊代誠,女,1901年出生於芷江縣一個封建家庭。1915年離家前往湖南桃源省立第二女師求學。五四運動爆發後,勇敢技入鬥爭,宣傳罷市,查燒日貨,上街--。1921年下半年從二女師畢業後,……

周佛海 (1897~1948)

  周佛海,原名明繁,字子美,五都(今涼水井鎮)人。清光緒二十三年,生於福建省莆田縣其父任所。光緒三十三年父逝,隨母遷回窩溪。民國6年(1917)5月,因鬧學潮,周被沅陵第八聯合中學開除,便東渡日本留學。民國9年暑假,回國探親,經人介紹,結識陳獨秀等,在上海參加共……

謝杳文

  謝杳文(辰河目連戲)湖南省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1957年進漵浦縣辰河戲劇團學藝,拜師楊世濟,初學老生後改小生。1958年赴省參加青少年演員會演。1959年正式登臺,很快挑起劇院大梁成為主要演員。1966年文化革命下放農村。1978年落實政策……

黃忠誠 (1913~2002)

  黃忠誠(1913-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南海艦隊副司令員。湖南省麻陽縣(今麻陽苗族自治縣)人,1913年出生在麻陽縣樹德鄉茶溪村一個貧農家庭。1935年1月,在遵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長征中參加強渡金沙……

向榮

  向榮(辰河高腔)湖南省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向榮七歲起就隨祖父學唱辰河戲,九歲進班唱戲,以後慢慢地戲路拓寬,並逐漸掌握了較多的劇目和曲牌。辰河戲中的高、低、昆聲腔曲牌大都會唱。五七年在瀘溪劇團任教時,將自己所學得的曲牌,劇目,以及各行當的表演……

曾育生

  曾育生(1913-)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第四軍醫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湖南省淑浦縣人,1913年4月生於淑浦縣盧峰鎮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12月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紅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三軍團衛……

曹玉清 (1906~1991)

  曹玉清(1906-1991)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晃縣(今新晃侗族自治縣)人,侗族,1906年8月28日生於晃縣涼傘鄉許家灣一個貧寒家庭。1924年開始戎馬生涯,入黔軍王天培部。1926年參加北伐。1929年3月,與龍昌漢等人率部在萬載……

楊伯濤 (1909~2000)

  楊伯濤(1909.4—2000.3),國民黨軍第十八軍軍長,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芷江縣人,侗族,1909年4月19日出生於芷江縣壠坪鄉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喪父,由母養育,無力供給學費,中學只讀一年,受革命思潮影響,1926年投黔軍王天培第十軍教導團當學兵,參加……

欽萬有

  欽萬有(1938— ) 全國勞動模範。 湖南省黔陽縣(今洪江市)人,1938年生於黔陽縣巖壠鄉青樹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8年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76年任副大隊長。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冬,青樹村進行林……

周達湧

  周達湧•漵浦儺戲 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周達湧,藝名:周法永,男,漢族,1931年3月25日出生,小學文化,務農,住漵浦縣盧峰鎮啞塘村二組。他的儺戲表演由其父周明清(其父曾享譽一方)親自傳授,歷時十六代,現為周氏儺壇十六代掌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