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冞嶸
一般骨科手術以後,是有可能會引起深靜脈血栓的。
一般對於創傷的病人,血液處於高凝的狀態。另外因為本身骨折了,就會對靜脈起到刺激的作用,再就是手術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損傷到局部的靜脈。還有的病人由於骨折以後,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保護,血液流動就會變得非常緩慢,也會增加血栓的可能。
以上這些原因就會使得病人引起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一旦形成,還是比較危險的,首先可能會單純的引起局部的症狀,出現腫脹疼痛。血栓脫落,有引起心臟和肺臟的栓塞的風險。
對於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最好還是需要早期的下地活動,再就是手術的過程中要避免巨大的損傷,手術以後的病人需要抬高患肢,加強肌肉的訓練,再就是需要應用抗凝藥物治療。
但是有時候深靜脈血栓是防不勝防的,一旦發生深靜脈血栓考慮會有脫落情況的,還是需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
廣東骨科專家團
骨科手術,尤其是下肢的大手術,最容易引起深靜脈血栓,我們在臨床上經常做一些髖膝關節置換手術,在髖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是比較高的。而一旦深靜脈血栓形成,這個血栓隨著血流的流動而移動,有時候甚至會形成肺栓塞,而一旦發生肺栓塞的,這種情況就是致命性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首先要知道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或者誘發因素。從他的幾個誘發因素著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術後的高凝狀態。手術後由於自身的出血,機體會有一個代償反應,本身自身有一個高凝狀態,有利於更快的止血。但這種高凝狀態反而更容易形成血栓。對於這方面,我們骨科下肢的大手術,比如髖膝關節置換,或者髖關節周圍的骨折,手術後一般都要進行常規抗凝,讓患者術後常規使用抗凝藥,這樣有利於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第二個方面就是血管壁的破壞或者血管的阻塞。比如我們很多下肢的手術都要用到止血帶,而止血帶用過以後,松止血帶後有一個缺血再灌注的過程。止血帶用的時間越長,血管阻塞的概率或者破壞就越大,所以我們手術當中要儘量縮短止血帶的使用時間。還有就是我們骨科手術當中,勢必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所以我們骨科手術,一方面儘量減少手術時間另外一方面,儘量減少周圍軟組織的破壞。
第三個方面,患者本身自身有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斑塊形成,有些患者甚至術前就已經形成了靜脈血栓,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術前術後一定要常規查下肢的血管B超。事實上,我們手術前檢查血管B超,檢查出來過好多個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人。
第四個方面,手術後患者長時間臥床,下次活動少,肌肉鍛鍊少,靜脈迴流比較慢,從而容易導致靜脈血栓,解決方法就是早期開始功能鍛鍊,能下地走路,儘早下地走路,如果不能下地走路,可以在床上鍛鍊下肢的肌肉。
骨科袁鋒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官腔內異常凝結,屬於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人們往往表現出局部疼痛、壓痛和水腫,一般發生在下肢。血栓形成後,若不能及時診斷和處理,可能併發肺栓塞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甚至死亡。
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因素
- 容易造成靜脈內膜損傷的因素:創傷、手術、反覆靜脈穿刺、化學性損傷、感染性損傷等。
- 容易造成靜脈血流瘀滯的因素:長期臥床、術中應用止血帶、癱瘓、制動等。
- 容易導致患者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的因素:高齡、肥胖、全身麻醉、中心靜脈置管等。
綜上所述,骨科手術後,因為有長期臥床、制動等因素的存在,一旦我們忽視這些危險因素,很容易就會造成深靜脈血栓。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 手術後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抬高患肢20°-30°,從而促進靜脈的迴流。
- 手術後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床上活動,勤翻身,多做床上活動。
- 儘早離床活動,多做深呼吸和咳嗽動作,加強日常鍛鍊。
- 戒菸,菸草中尼古丁會刺激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栓脫落還會損傷內皮細胞導致血栓復發。
- 飲食上多吃一些低脂高纖維素的飲食 ,儘量不吃動物內臟、肥肉,多吃蔬菜說過,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保持大便的通暢。
- 不要用過緊的腰帶或穿著緊身衣物而影響靜脈迴流。
- 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選擇穿著合適的彈力襪。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對於骨科手術以後,尤其是骨科大手術及下肢關節手術,比如骨盆骨折、脛腓骨骨折、髖膝關節置換等,其手術創傷大、出血較多、血管損傷嚴重及術後活動受限,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發生比例是比較高的。
造成深靜脈血栓的原因主要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因素,深靜脈血栓形成後大多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肢腫脹、壓痛等。對於骨科手術後尤其是下肢手術,因創傷及活動受限的原因,肢體出現腫脹、疼痛認為是手術後常見表現,因此往往被忽視,反而是深靜脈血栓已經形成。等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併發症狀如肺栓塞(PE)後才知道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且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徵(PTS),所以骨科手術以後需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因此術後的凝血、D-二聚體及下肢血管彩超等檢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何預防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成為醫護、患者及患者家屬共同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預防的主要方法有:
1、手術當中操作需要仔細、熟練、輕巧,避免反覆操作,儘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創傷範圍,保留血管完整;
2、術後常規予以抗凝治療,比如低分子肝素、華法林以及新型口服抗凝等藥物;
3、醫護指導下早期功能恢復鍛鍊,儘早可能下床活動;
4、物理預防方法,如下肢壓力抗栓帶、充氣壓力泵等;
適當抬高肢體,堅持主動或被動踝泵運動,適當按摩,維持血液循環。
從臨床效果來看,抗凝藥物加上患者主動或被動的足踝運動,可以有效的減少血栓發生幾率。通過各種預防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骨科手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大大降低患者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更有利於患者的術後康復。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首先我們要知道兩個概念,第一個,深靜脈血栓英文名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第二個,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疾病。臨床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肺血栓栓塞症係指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即通常所稱肺栓塞。二者是同一疾病病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在美國等西方國家,VTE的發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3位。有數據顯示,10%的醫院死亡是由VTE導致的。在歐州,每年有超過50萬人死於VTE,這個數量超過了AIDS、前列腺癌、乳腺癌和高速公路意外事故導致死亡人數的總和。
在第一次患VTE的患者中,50-75%存在明確的危險因素。VTE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創傷、臥床、腫瘤治療 (激素、化療或放療)、高齡、心臟或呼吸衰竭、腎病綜合徵、肥胖、吸菸、靜脈曲張、遺傳性或獲得性血栓形成傾向等,這些危險因素通常合併存在。所以,不單單是骨科手術會引起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顯的症狀。包括下肢腫脹,局部深處觸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發展最嚴重的臨床特徵和體徵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達9%~50%,絕大多數死亡病例是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死亡的。有症狀和體徵的DVT多見於術後、外傷、晚期癌症、昏迷和長期臥床的病人。
血栓形成大都發生於制動狀態(尤其是骨科大手術)。致病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後,除少數能自行消融或侷限於發生部位外,大部分會擴散至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幹,若不能及時診斷和處理,多數會演變為血栓形成後遺症,長時間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一些病人可能併發肺栓塞,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VTE不僅在西方國家多見,而且在中國及亞洲國家也很常見。相當數量的VTE高危患者由於沒有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在出院後發展成為VTE,嚴重時發生猝死。
骨科大手術患者需常規進行靜脈血栓預防
基本預防措施
(1)手術操作輕巧、精細, 避免損傷靜脈內膜; (2)規範使用止血帶; (3)術後抬高患肢, 防止深靜脈迴流障礙;(4)對患者進行預防靜脈血栓知識教育, 鼓勵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鍛鍊、下床活動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動作; (5)術中和術後適度補液, 避免脫水而增加血液黏度。
物理預防措施
足底靜脈泵(VFP)、間歇充氣加壓裝置( IPC) 及梯度壓力彈力襪(GCS),均利用機械HFS, 髖部骨折手術性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 避免血液滯留, 降低術後下肢DVT 發病率, 與藥物預防聯合應用療效更佳。單獨使用物理預防適用於合併凝血異常疾病, 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對於患側肢無法或不宜採取物理預防的患者, 可在對側肢實施預防。建議應用前篩查禁忌。 以下情況禁用物理預防措施: (1)充血性心力衰竭, 肺水腫或腿部嚴重水腫; (2)下肢深靜脈血栓症、血栓(性) 靜脈炎或肺栓塞; (3)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和梯度壓力彈力襪不適用於腿部局部情況異常(如皮炎、壞疽、近期接受皮膚移植手術) 、下肢血管嚴重的動脈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嚴重畸形。
藥物預防措施
如遇到突發的單側肢體腫脹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等等。事實上向群眾以及基層醫務人員普及血栓病的相關知識也是至關重要的。
骨科與運動醫學
骨科手術會引起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異常凝結所致的一種下肢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
如何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2、還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譬如選擇清淡低脂食品,多食含維生素較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3、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用開塞露、蘆薈膠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難引起腹壓增高,影響靜脈迴流。還有戒菸限酒,要保持心情舒暢 ,確保優質睡眠。
4、平時還需要多觀察,一旦下肢有沉重、脹痛感,需注意測量腫脹肢體的周徑,密切觀察肢體皮膚顏色溫度變化。
5、家屬也應及時送其到正規醫院進行就診,檢查D-二聚體的水平能在早期發現血管小血栓,並且藉助於血管彩超也能瞭解深靜脈瓣膜的情況。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尹恆
湖南醫聊
骨科手術是會引起深靜脈血栓。但發生的機率並不是很大。可是深靜脈血栓的危害卻是很大的,治療效果差,有時甚至危及患者得生命。 所以手術後,我們對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是高度重視的。
如何預防呢?
首先就我工作經驗而講,鼓勵患者術後早期活動和抬高患肢是預防深靜脈血栓最有效的方法。 臨床工作中一般分為機械物理療法預防和藥物療法預防。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與醫生交朋友,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機械物理療法主要有:
1、間歇性腿部充氣壓迫法 用充氣帶綁在小腿上,間斷充氣,達到壓迫小腿肌肉的作用,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速度加快,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此法尤其適用於抗凝禁忌的病人,但應禁用於下肢缺血的病人。
2、穿彈力襪 此種方法操作,簡便,安全,適用於有輕度血栓形成傾向的病人,同樣禁用於下肢缺血的病人。
藥物預防:
1、低分子肝素鈣 現在很常用,具有療效確切,一般無需監測出凝血功能的優點。
2、口服抗凝藥 主要有華法林、利伐沙班等。
3、抗血小板藥物: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等。
4\\其它 比較常用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
骨科姚大夫
【基本預防】 (1)、術後返回病房鼓勵患者儘早開始踝泵運動。 (2)、術後抬高患肢,促進靜脈血液迴流。 (3)、家屬可幫助患者進行下肢向心性按摩,由遠端向近端擠壓肌肉,促進靜脈血液迴流。 (4)、儘早下床活動,逐漸增加肢體各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肌力鍛鍊。 (5)、勸吸菸患者戒菸,避免因尼古丁等刺激引起血管收縮和增加血液粘稠度。 (6)、預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致使腹壓增加,影響下肢靜脈迴流,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 (7)、避免下肢靜脈穿刺,保護靜脈內膜。 (8)、多飲水,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 (9)、低鹽低脂飲食,多吃含豐富纖維素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物理預防】(1)、間歇充氣加壓裝置 (2)、彈力襪或彈性繃帶包紮 (3)、足底靜脈泵 【藥物預防】 (1)、遵醫囑應用抗凝藥:低分子肝素鈉、低分子肝素鈣等。口服的抗凝藥有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藥物預防最常見併發症:出血。在抗凝期間如果您有牙齦出血、鼻衄、手術切口出血、注射部位出血及消化道出血,請您告訴醫生或護士。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
南醫三院
聽說骨科有很多相關手術都會引起高凝,因素有1.活動障礙,2.止血帶因素.3.出血,4.高齡, 5.脫水。預防的方法分基礎預防:術前防止脫水,飲水補液,術前止痛,鼓勵咳嗽,術後早下床,不能下床的早期半臥床 翻身,腳背運動,鼓勵咳嗽,禁止摑窩墊東西,完善術鎮痛術中止血帶合理使用防止血管壁受損,血液稀釋。藥物有抗凝,物理治療下肢彈力綁定
直回
(2018-08-27)小黑鍋的第137條回答,記得關注小黑鍋哦!
深靜脈血栓好發於下肢靜脈,打個比方好理解一點,如果把下肢血管比作“水管”,那麼行走過程中下肢肌肉的收縮就像一個“水泵”,如果“水泵”不運行了,水流慢了,水管就容易長“髒東西”(血栓);“水管”破了(血管損傷了)也容易產生“髒東西”;水質有問題(血液高凝狀態)也會導致“髒東西”形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可能會引起血栓”下面一一解釋。
1、骨科手術對血管的損傷
對於下肢的手術,手術過程中肯定會對下肢血管造成損傷,損傷後血管內凝血等形成血凝塊,就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
預防:手術中認真解剖,避免過多損傷周圍血管;避免較大的暴力;
2、術後高凝狀態容易形成血栓
骨科手術後,由於出血、創傷等因素,術後會造成患者血管內高凝狀態。所謂“高凝狀態”就是血液更容易凝固成血凝塊,流動慢了的意思。
血液流動慢了,就容易長血栓,從而可能造成深靜脈血栓。
預防:對於骨科手術術後的患者,醫生一般會給予抗凝要口服或者皮下注射治療,目的就是為了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3、骨科術後下地晚,血液容易淤積凝滯
對於大部分的骨科手術,尤其是下肢的手術,術後常常要求病人休息,等手術部位癒合良好再下地行功能鍛鍊。
前面引文說了:下肢血管中血液的流動性主要靠下肢肌肉,尤其是小腿肌肉下地行走時收縮擠壓血管來保證血液的流動,肌肉就相當於一個“水泵”的作用,“水泵”不工作了,水流自然流動就慢了,也就容易長髒東西,就是我們的深靜脈血栓。
預防1:對於術後或者由於某些病因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我們通常要求患者主動行“踝泵運動”,如下圖所示,主動被動收縮下肢肌肉,擠壓血管,保證血管血流的流動性,避免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預防2:使用外用的氣壓治療儀,被動擠壓下肢肌肉,促進血液流動,避免深靜脈血栓形成,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