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怎麼形成的?

李永根48413913


骨刺,是老百姓口中說的,醫學上稱之為“骨質增生”“骨贅”,這其實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人體對於自身的一種保護機制,常常見於中老年人等骨質疏鬆有長時間負重下地的人,下面以膝關節骨質增生來舉例,先來看看骨刺長啥樣?

膝關節在走路站立的時候,人體上半身的大部分重量壓在膝關節上面,重量與壓力是一個單位,理解為對膝關節表面的壓力F;

大腿骨與小腿骨近端形成關節,中間存在接觸,用於摩擦,接觸的面積用S表示;

按照高中老師教的基礎物理知識,壓強=壓力÷受力面積,也就是P=F/S。

當F增加的時候,人體如果要保證關節面受到的壓強保持平衡,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把S也增加,這就可以解釋骨刺形成的原因了。

存在骨刺的大部分為中老年人,相比年輕人來說,或多或少的存在骨質疏鬆的情況,尤其是那些老太太、老奶奶,絕經之後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而且身體的骨儲備較男性少,又很多中年後發福變胖的,這幾個因素都導致了骨質增生的出現。

體重大,骨頭又松,那久而久之必然會把骨頭壓塌了,不管是明顯的塌,還是肉眼不可見的塌陷,總之這個年齡段的人,骨頭會被磨損!

但人體是個神奇的生物體,被壓迫磨損了,那骨頭肯定不同意啊,這個時候根據上面的物理公式,人體就會在局部多長出一塊骨頭來,通過這種方法來增加接觸面的表面積,以維持正常的壓強。

這就是骨刺怎麼產生的解釋了,希望你能明白!

對於想了解更多關於骨刺、骨質增生、骨贅科普的,可以點擊以下鏈接閱讀:https://www.toutiao.com/i6619318527855690243/


骨科小黑鍋


不少患者去醫院裡拍片子聽到“骨刺”都不免擔心起來,以為就是骨頭裡長了一根‘刺’,聽起來怪嚇人的。不少人認為骨刺就得開刀治療,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骨刺究竟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去治療它?

骨刺是什麼

骨刺又稱退行性病變,比較為人所熟知的說法是“骨質增生”。它是由於軟骨破壞,軟骨膜過度增生而產生的新骨,它是人體的一種退行性改變。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眼會花,臉會長皺紋,骨頭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骨刺就是其變化的主要表現,故大部分的老人都長有骨刺。骨刺在老人體內普遍存在,但不是有骨刺就一定要對其治療,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骨刺都會引起病變。

但當骨刺在患者體內引起了病變,那麼就該引起重視了。骨刺病變一般表現為:疼痛、僵硬、腫脹、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畸形。出現了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儘快到醫院檢查,做相應的治療。雖說骨刺產生是一種退行性變化,但其和我們的日常活動也是息息相關的,像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上班都會導致骨質增生的發生率升高,並且因這些過度活動而產生的骨刺,更有可能發生病變。

治療骨刺的方法有很多,但患者需結合自身的情況,醫生的建議去選擇符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適合的方法對骨刺的恢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藥物治療法。不少老人在疼痛的時候會使用止痛藥治療,這種方法能快速起效,能有效起到止痛的效果。但通常維持時間較短,可聯合局部封閉治療,可長時間有效。

2、按摩與牽引。按摩和牽引是通過改善血液的循環以及減輕骨刺對神經的壓迫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3、衝擊波治療。對於一些淺表的病變區域有比較好的效果,例如:跟痛病、頸椎病、肩周炎等。

4、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通過電流把藥物導入體內,從而使藥物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5、手術治療法。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手術治療,但當x線上出現骨刺生長在關節縫之間,這種情況就好比我們的鞋子入了沙子,不取出來會使關節磨損加重。

骨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骨刺患者的鍛鍊方式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也可在飲食上注意。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骨科王健醫生


骨刺為骨增生性改變,由關節退行性病變導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關節代償性疾病。因其外形像刺,人們通常稱之為骨刺或骨贅。

骨刺常發生於45歲以上人群,年齡增長、骨組織老化是產生骨刺的基礎,因軟骨營養代謝異常、慢性勞損等原因誘發,患者關節軟骨軟化而失去彈性,進而出現軟骨纖維化、關節間隙變窄,軟骨面在修復過程中發生帶些許的增生肥厚,在關節邊緣形成隆起狀的骨刺。骨刺可對周圍軟組織形成刺激,造成組織水腫、增生增厚,刺激神經而引起疼痛。病變通常進展緩慢,早期常無不適感,可因受涼、勞累或輕微外傷而感到關節痠痛,並在關節活動時出現嘎吱聲。症狀可逐漸減重,引起關節畸形。

一些骨質疏鬆患者在補充鈣劑後出現了骨刺,認為骨刺與補鈣有關係。其實,補鈣並不會引起骨刺。骨刺與骨質疏鬆為人體骨骼老化的表現,二者時常“相伴”,並且骨刺與人體缺鈣、骨質疏鬆亦有一定的關係。研究發現,當人體骨骼發生骨質疏鬆時,骨關節更容易磨損,關節軟骨中的硫痠軟骨素髮生解聚,釋放出大量的鈣離子,在骨關節處與磷酸鹽結合形成磷酸鈣沉積物,磷酸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之一,局部磷酸鈣沉積增加繼而形成骨刺。

對已發生骨刺的關節不宜過度訓練,否則,否則會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骼受力不均,使關節面壓力增加,磨損加劇而加重骨刺。


科學運動與健康


媽媽就有骨刺,在腳底部後側,活動久了就會疼,最後是經過手術去骨刺才治好的。

什麼是骨刺?

骨刺主要是由於附著在骨頭的韌帶或骨膜受到刺激後,造成局部炎症或出血,後期造成局部的骨性增生。增生的過程一種是生理性的。患者本身年齡大,活動度逐漸趨向穩定,年老時比年輕時活動能力下降,以穩定為主。長骨刺的目的就是讓關節穩定。穩定的原因是因為活動性的椎間盤、韌帶、肌肉結構損壞、弱化,骨刺增生的目的就是使其穩定。但是,這個過程有時候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一種骨刺,是由於大量工作,或強化的體育訓練,造成局部的肌肉附著點的大量刺激,造成大量骨刺。如專業的運動員,或者專業工種,都會造成骨刺增生。所以,骨刺既是生理現象,但是大量骨刺還有後天的影響。

骨刺又這麼可怕嗎?

其實骨刺形成是由於退行性改變以後,人體自我保護所導致,最常見的部位是腰椎、膝蓋部位和跟骨部位。拿腰椎來說,最常見的骨刺部位在椎體前緣和兩側,是由於腰椎退行性改變以後,椎間隙下降導致周圍韌帶、椎間盤纖維環反覆牽拉和刺激,出現一些水腫和機化所導致。還有由於腰椎超過正常活動範圍,或者不正常的活動刺激,或者纖維環和韌帶的不正常應力可導致骨刺形成。根據骨刺形狀,分為水平樣的骨刺,也叫做唇樣骨刺,這種骨刺證明腰椎的穩定性不好,往往腰痛很明顯。鳥嘴樣骨刺有助於脊柱穩定性,但還沒有完全連接起來。板狀骨刺對腰椎有很好的穩定作用。所以骨刺形成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需要,但它也反映了疾病的特徵,有的需要進一步處理,有的不需要處理。有的骨刺對神經和血管沒有壓迫、沒有刺激,是一個很好的有益病理改變。

保守治療就是通過一些理療的方法改善局部供血,使肌肉放鬆。同時可服用消炎藥物陣痛,這樣人會感覺更加舒適。但其實骨刺本身並沒有消失。常見的幾種方法是針灸,按摩,拔罐。

骨刺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手術治療並不是治療骨刺的首推療法。只有在骨刺已經造成患者肢體疼痛麻木非常嚴重,或者是關節功能受到影響時,手術治療才能納入考慮範圍。手術治療也就是將骨刺切除,使骨刺不再刺激神經以及軟組織,以達到緩解疼痛恢復或改善功能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骨刺的患者不可進行大量的、不當運動鍛鍊,否則會使骨刺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另外,手術治療後在生活中應注意保護關節,否則骨刺仍然有復發的可能。


潔寧小先生


骨贅,多為關節面上所遭受的壓力不平衡所致。關節骨、軟骨、周圍組織磨損、骨化,在表面或邊緣形成“唇樣增生”,X線片顯示骨邊緣密度增大,稱為骨贅。常見於腰椎、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

骨刺,是骨質增生的俗稱,由骨向外長出形同“刺樣”的骨性凸起,在骨贅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變長、變尖,呈“鳥嘴樣”或“刺樣”,故稱為骨刺,可以無骨贅形態的單獨存在。常見於頸椎、腰椎、各關節、跟骨。

骨橋,是骨刺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晚期表現,是相鄰兩塊骨之間的骨刺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形同“橋樣”,故稱為骨橋。常見於腰椎體前緣、髖關節、膝關節等。當骨橋形成後,對關節具有穩定作用,但也影響關節的活動。

由於存在的部位不同,表現為不同形狀和不規則形等,骨刺可以向骨骼外側生長,還可以向骨髓腔內或其它組織空間內生長,從而出現臨床症狀,例如脊柱椎管狹窄的原因之一,就是骨刺向椎管內增生所致。

骨刺、骨橋、骨贅,都是骨質增生的表現,是由於機體的運動牽拉了與骨相連的骨膜、韌帶附著處的組織出血、滲出等現象,當血腫機化,鈣化後形成。但它們又並非是骨質增生的全部表現,其它一些原因,如外傷、感染及腫瘤等,都可引起骨質增生。

更多、更全的骨質增生知識,請“關注”閱讀!給我個“贊”吧,分享給你的親朋,讓世間少一些疼痛!


骨質增生專科


骨刺又名骨質增生,常發生於老年人,是一種退行性的關節疾病。經常發生於膝關節,脊柱,這些受力比較大的部位。



骨刺是如何形成的呢?

骨刺的成分和骨頭沒什麼區別,所以,不要去相信什麼藥物能去除骨刺,那樣的話豈不是連骨頭自身也消除了嗎?

骨刺主要由於關節長期的不穩定發生的過度磨損,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代償機制,因為關節發生不穩定,所以人體通過磨損形成新的骨質來增加關節的穩定性。這是一種病態的調節機制。



骨刺需要切除嗎?

其實骨刺本身並不會產生疼痛,疼痛是由於骨刺刺激壓迫到了周圍的組織滑膜引起的疼痛症狀。70歲以上的老人百分之九十都有骨質增生,但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有症狀。沒有症狀的可以不用治療,做好保養就行。



骨刺並不可怕,只有配合相關的治療結合運動康復加強保護,雖說不能根治,但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幾乎沒有症狀。

想了解更多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諮詢我。因為專注,所以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