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王:他从卖电线起家到全球买矿,今公司年入4900亿却不上市

天才,就是对准别人看不见的目标去射击并且命中了,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更是商业的乐趣所在。在王文银的经商生涯中,他数次命中了被大部分忽视的目标,从他的成功过程来看,说王文银是经商天才也不为过。

中国铜王:他从卖电线起家到全球买矿,今公司年入4900亿却不上市

1968年3月,王文银出生于安徽安庆。那时候贫困人家的父母教育孩子几乎都一样“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而贫穷的王家父母对王文银的教育也是这样。虽然那时的王家非常贫穷,但王文银的父母除了教他做人的哲理外,还给了王文银一颗聪明的脑袋。王文银读书很厉害,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1989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学,199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上海工作,每个月领着六百多元的工资。讲道理,这个工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算是不错的了,而且工作稳定。但那时功利心强的王文银却不这么想,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出人头地,毕竟自己穷了这么多年,而他的文化也能够支撑他出去闯一闯。

赶巧的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感召,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自命不凡的王文银内心也蠢蠢欲动,于是,在上海工作了几个月后王文银就辞职下海了。他带着几百元钱南下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深圳,这时候的深圳是全国淘金客的天堂,可以说处处是商机,到处都充斥着成功的味道。但初到深圳的王文银并没有感受到这里友情的一面,反而遭到了不少打击。

中国铜王:他从卖电线起家到全球买矿,今公司年入4900亿却不上市

为了生存下去,王文银到深圳后就开始找工作,但找来找去都没有公司要他,按理说他是大学生,应该非常抢手才对。而问题也出在这里,王文银大学学的是天文专业,他想找与之对口的工作,而那时的深圳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多,无奈之下,王文银收起了大学文凭,拿出了自己的高中毕业证去闯关。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做电缆贸易的港资企业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有了工作后,王文银开始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因为工作性质是管仓库,而这需要他对仓库里面的产品信息非常了解,于是王文银就把仓库里面的上千种产品信息全部记在了脑子里,当有产品出库或进库时,他都能第一时间反应出这些产品当前的保有量。凭着这份干劲,王文银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机会。

在一次港资老板到企业巡视时,案例巡视到了仓库,他问王文银某件产品还有多少时,王文银在没查询产品信息登记本的情况下就报了出来具体数据,随后他又问了其它产品的数据信息,王文银一一作答且都答对了。就是这次短暂的交流,让这个老板记住了王文银,没隔多久,王文银就升职加薪了。此后,王文银更是干劲十足,一年多时间里,他数次升迁,且薪资也水涨船高,最高峰时他一年能拿到上百万的薪资。虽然在港资企业里干得风生水起,但王文银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不可能给别人打一辈子工。

中国铜王:他从卖电线起家到全球买矿,今公司年入4900亿却不上市

1994年,王文银辞掉了港资企业的工作,做起了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电源插头这门生意,其产品全部出口。随着规模越做越大,1995年,王文银创办了香港携威实业公司,专门做电源线及周边产品。在发展初期,王文银对供应商采用先款后货的方式进行,而对客户则采用先货后款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对王文银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那将是面临灭顶之灾。不过,这种方式的优点则是既让供应商开心了又让客户开心了,两边都开心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赚钱了。凭着这种方式,王文银的生意越做越大,其年收入很快就达到上百万,不过,时代的大浪却在前方等着他。

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面对金融危机,王文银开始了他第一次逆势前进的步伐。当时,很多设备公司产品积压严重,降价都不好卖出去。于是,王文银找到这些厂商,要求以低价且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购他们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制造商在没有其他方法解决库存的情况下只能同意王文银的方案。之后,王文银的产能成倍增长,当金融危机过去后,王文银的年收入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1999年,王文银将旗下几家工厂整合起来,正式成立了正威国际。之后,他又将公司的产业链拓宽,开办了电缆厂、塑胶厂和铜材加工厂等关系紧密的业务。2003年时,正威集团已颇具规模,是全球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厂家之一。但这时他又遇到了非典席卷全国,非典让全国上下陷入恐慌,当时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很多企业为此放缓了投资步伐,甚至回收投资以求自保。而王文银则再一次逆势前进,由于大环境影响,很多资产价格下降,于是王文银举起了收购大旗。他在国内国外大举买进矿产资源,进军铜、钨产业,将原先的产业链延伸到了最上游的采矿、冶炼领域。2005年,王文银又不顾众人反对斥巨资拿下铜陵铜杆线生产项目,这让正威打通了采矿、电线加工产业链,发展至今,铜陵项目每年都为正威带来了上百亿的营业额。

中国铜王:他从卖电线起家到全球买矿,今公司年入4900亿却不上市

事实上,王文银的每一次跃升都借助了时代的浪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王文银不仅在全球买矿囤积铜矿资源,还购买了一系列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其大胆的做法再次令很多正威管理层捏了把汗。如今,王文银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矿山,这些矿山的铜矿储量超过240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铜王,也是真正的家里“有矿”的男人。

凭借着多次扩充资产端的行为,让王文银的正威集团年收入屡破记录。从2008年的116亿元,涨到了2011年的1280亿元。2017年,正威集团实现营业额逾4900亿元,跃升至2018年世界500强第111位。不过,正威集团至今没有选择上市,王文银认为一家好的企业时不需要上市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正威集团不缺钱也不缺名,因此上市对王文银来说没有太大必要性。

可以说,王文银是那种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天才商人,他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商机,并且每次都顺利得手。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3年非典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他屡次抄底,鲜少失手。王文银说“我制作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线不到的问题”,也许这就是王文银的成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