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能源車第一股,北汽新能源明天上市,去年補貼50億盈利五千萬

文 |AI財經社 張碩

北汽新能源歷時9個多月的“借殼”上市終於有了結果。

9月25日晚間,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已全部實施完畢,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9月27日復牌,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北汽藍谷”,證券代碼不變仍為“600733”,覆盤當日公司股票不設跌漲幅限制。

A股新能源車第一股,北汽新能源明天上市,去年補貼50億盈利五千萬

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成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是繼蔚來汽車9月12日登陸紐交所後,第二家掛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

AI財經社瞭解到,早在2014年,北汽集團便有意拆分新能源業務使之獨立上市。北汽新能源業務剝離出北汽股份、從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制公司,都是在為上市計劃鋪路。

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獲得中國第一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牌照。隨後北汽新能源又率先啟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30.72億元A輪融資,共吸引22家非國有資本進入,包括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奇虎三六零軟件(北京)有限公司等民營資本、跨國資本還有其他領域資本,持股達到37.5%。

為順利推動上市,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啟動B輪融資,共融得資金111.18億元,除北汽集團、泛海投資等7名原股東繼續追加,另有7名來自央屬企業、京津冀企業、地方企業、產業鏈夥伴的新投資者加入。完成B輪融資之後,北汽新能源共計有33家股東,合計持有公司近53億股股份。

不過,按照A股IPO的發行條件,企業必須連續三年都盈利且三年盈利綜合要大於3000萬元,同時,企業三年的現金流要大於5000萬元或連續三年的營收大於3億元。從北汽新能源近三年的經營數據來看,要想獨立在A股進行IPO最快要等到2019年。

公開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15年淨虧損1.84億元,2016年才實現盈利,淨利潤為1.1億元,2017年在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共計49.59億元的情況下,北汽新能源全年利潤僅5800萬元。

為加快上市進程,北汽新能源選擇了“借殼”同屬國有控股但連年虧損的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ST前鋒”)。

2017年12月27日,SST前鋒發佈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已核准,將首創集團下屬的北京首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的“借殼”上市計劃正式啟動。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此後在多次公開採訪中表示,“北汽新能源將於今年三季度上市”。

根據“借殼”方案,北汽新能源作價288.5億元注入前鋒股份,前鋒股份以全部資產和負債作價1.87億元置出,與北汽集團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抵消後的資產價格為286.62億元。按發行價37.66元/股,前鋒股份向北汽集團、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龐大汽貿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7.61億股。

SST前鋒於6月1日晚間發佈公告稱,上述置換已獲證監會核准,並獲准募集配套資金20億元。

7月31日,SST前鋒稱已完成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之置出資產交付及置入資產過戶手續。8月8日,“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月27日,公司名稱變更工商變更登記完成。8月31日,證券簡稱由“SST前鋒”變更為“S藍谷”,再到今日“S藍谷”變更為“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的借殼上市才算徹底完成。

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此前在2018成都車展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市可以給北汽新能源帶來巨大的紅利。“第一是自動紅利,上市是現行的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最佳選擇;第二是管理紅利,上市公司要求我們在業務結構、企業效力等方面,緊密圍繞客戶、圍繞市場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第三是資本紅利,通過對資本市場的對接,能夠對接我們的新興業務。”

不過,在獲得這些“紅利”的同時,上市之後的北汽新能源也要面臨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帶來的雙重挑戰。

今年前8個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售70118輛,同比增長67%,已連續五年位居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榜首。不過距離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銷量目標15萬輛還有不小的差距。距離北汽新能源此前公佈的“十三五戰略”規劃目標(預計

2020年產銷量達到50萬輛,年營業收入達到600億元,市值達到1000億元),更是有巨大的挑戰。

特別是在今年正式實施的補貼退坡新政下,北汽新能源能否繼續維持現有利潤還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