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1206年,征服了蒙古草原的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刚一建立,成吉思汗立即向外展开了猛烈的军事扩张。与蒙古国比邻的西夏,是成吉思汗南下和西征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这种形势下,成吉思汗先后6次发兵攻打西夏。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西夏是在1205年。那一年,铁木真率骑兵进入河西走廊,仅仅是抢走了大批人口和牲畜。

1207年秋,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新主登基不向蒙古国通报,亲率大军第二次攻打西夏。这一次两军相持了5个多月,成吉思汗见西夏兵势尚盛,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取胜,反而自己的大军已缺乏粮草,因此不敢贸然深入,只好将军队撤回。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出兵攻打西夏,毫无准备的西夏被迫应战,竟无退敌良策。蒙古铁骑如入无人之境,直冲到中兴府城下,将西夏都城团团围困。蒙古军围城两个多月无法破城,双方便谈和并约定:西夏向蒙古称臣。至此,成吉思汗的第三次进攻方才结束。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西夏降蒙后,经常被蒙古征调兵马助其作战。征调的次数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造成西夏兵员的伤亡也很大,致使西夏无力应付,对蒙古渐有疏远之意。于是蒙古军队开始了对西夏的第四次攻伐。蒙古铁骑令西夏人惊惧万分,成吉思汗原本也只是为了“教训”一下西夏人。如今见目的已达到,便撤兵返回。所以成吉思汗的第四次征伐,并没有使西夏遭受太大的损失。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此时恰巧德旺成了西夏的第九任皇帝,他继位后试图改变西夏的弱势局面,一改 “联蒙抗金”的策略,决定与金国重新修好,联金抗蒙。这一消息被成吉思汗知道后,遂对西夏进行了第五次征伐。

这次战争中西夏军大败,士兵死亡达数万人,牛羊等牲畜被掠走数十万之多。走投无路的德旺只得派人前往蒙古大营请降,答应向蒙古国遣送人质和进贡财物。成吉思汗第五次攻伐西夏就这样结束了,西夏又一次度过了危机。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见时机成熟成吉思汗决定出兵征服西夏。

1226年春,成吉思汗发动了意在灭夏的第六次战役。蒙古大军攻入河西走廊的消息传到兴庆府时,西夏朝廷惊恐万状,皇帝德旺也在乱势中病亡。混乱之中,李睍被推上皇位,成为西夏第十代皇帝。两军在黄河岸边相遇,时逢寒冬,两军将士在河岸边展开激战,直杀得血流遍地,尸积如山。西夏将士牺牲惨重,被杀死者为蒙古兵死亡数的10倍。据史书记载,此战之激烈为蒙古军队作战史上所罕见。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获胜后的蒙古大军又将西夏都城围住,走投无路之下,夏主李睍派人向成吉思汗乞求投降。当时成吉思汗正在六盘山行宫避暑养病。李睍提出亲自前往六盘山拜谒,献城投降。后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行宫,他留下遗嘱说:死后暂秘不发丧,夏主来降时将其杀掉。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当李睍来到六盘山行宫时,蒙古人谎称成吉思汗有病,不便会面,只让他们在大帐外行了礼。待蒙古大军进入中兴府后,大开杀戒。

至此,立国190年,统治中国西北的封建王朝西夏消亡了。西夏故地千里无人烟,只剩下高高的西夏王陵默默地站立在贺兰山下。

成吉思汗为何六征西夏,对西夏人恨之入骨


来源:《兴庆史话》(宁夏地方史话丛书)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爆文重奖!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