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70年代出生的孩子,记忆最深的是什么事?

宗元


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个人会有每个人不同的回答,因为不同地方的农村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农村,每个人的家境也不一样,记忆自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我就说两件我最难忘的事吧。


第一件难忘的事是拔菰荻。


菰荻就是茅草的嫩芽。在早春,地上的茅草看起来还是枯败的灰白色。在灰白色的底下,一墩墩深黄色的草心里就有菰荻的影子。


小心翼翼地拔出来,剥开外皮,就看到了银白湿润的嫩穗。放入口中,那香甜松软的滋味就一直蔓延到了全身。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菰荻就是寒冷的冬天过后,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


那时候的我,扎两个冲天的小辫,聚精会神地趴在我们村西早已干涸的河沿边,嘴里念念有词:“菰荻菰荻,上山拉犁……”


因为总喜欢跪趴着找,我棉裤的膝盖处常常会被磨破,露出白色的棉絮,为这事我回家没少挨母亲骂。


但是如今想来,那一份快乐无人能及,每次想起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微笑。


第二件难忘的事是我童年的美食――烧蘑菇。


应该是春天吧,或者是夏天,这个真记不清了。那时候我年龄小,干不了地里的活,所以每天放学后我要去拔草喂家里的两头猪。


我最喜欢雨后去拔草,因为雨后的草里有我心心念念的美食。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我挎着小篮来到村西的野地。我小心仔细地寻找,看,草丛中有小小细细白色又稍微带点褐色的蘑菇,这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我小心收好,继续寻找。其实我每次都只能找一点,并找不到很多。但是也往往会因为找蘑菇耽误了拔猪草。



这时候我就有点心虚,怕回家母亲批评就胡乱拔上一点,然后找两块小木棍放篮子底下撑起来,把猪草使劲往上抓的松散一点,这样看起来篮子里好像也是满的。


回到家先去把草扔到猪圈里,心里盼母亲不要马上出来看,等会再看就不怕了,因为猪吃了嘛。


到家后一般母亲正在做饭,我把蘑菇拿出来母亲会让我去院子里摘两片梧桐叶,然后她把蘑菇择好洗净,放点葱花和盐,我现在也忘记了当时放没放油。然后用鲜梧桐叶包起来捆好,放在灶火里烤,我就眼巴巴在边上看着。


终于熟了,母亲小心从炉灶里掏出来,绿绿的梧桐叶看起来已经烧焦了的样子,掸掉灰打开,一股蘑菇的清香气和着一点树叶的清香就直往鼻孔里钻。


顾不得烫嘴拿起一个往嘴里放,即便烫的我转圈也不愿意吐出来,等会不烫了,慢慢品味,觉得那就是最难得的人间美食了。


长大后的我吃过各种各样的蘑菇,却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


有书课堂


这是一个很暴露年龄的问题。不过想想,能跟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小时候的事情,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70后,出生在农村,记忆最深的事情,就是那些贫穷岁月里,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以及劳动学习等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了。

权当一次忆苦思甜吧。

民以食为天,就先说说“吃”吧。

北方的农村,七十年代的时候,每家的早饭几乎都是这样的:一大铁锅红薯,锅沿上贴着几个玉米饼子,一罐子香菜汤。

我小的时候住在姥姥家,我的早饭是一小搪瓷碗小米饭。

这是姥姥专门为幼小的我准备的。家里其他的人谁也舍不得吃一口。

之所以常常记起这个,或许是因为它饱含了姥姥对我的爱,以及我对远在天堂的她的思念。

糖果点心,更是稀缺品。

我爷爷兄弟四个,我有两个叔伯爷爷在北京,那时候我老爷爷会不时地收到他北京的孩子寄来的蛋糕。

老爷爷舍不得吃,就把这些蛋糕包好,放在大衣柜里,作为守在他身边的重孙辈最大的孩子,我经常会吃到那些蛋糕。

那些香甜软糯,上面往往带了一层绿绿的小东西的“美味”。这也是当时其他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

直到后来长大了,吃上新鲜的蛋糕,心里不由地问:“蛋糕怎么是这个味?上边那层绿的小东西哪去了?”

第一次吃苹果,也很难忘。那是有一次,爸爸的一位远方朋友来了,妈妈炒了鸡蛋,拍了黄瓜,做了腊肉,就再也凑不齐四个菜了。

后来去商店买回两个苹果,把它们洗净,削了皮,把果肉削成一片片的,摆放在盘子里,撒上白糖。

我妈估计是看到馋猫一样的我围着她不肯离开,就把刚刚削下的苹果皮递给我说,你把这个吃了吧。

我拿过它们,放在嘴里,觉得一股甜丝丝的果香。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苹果”。

再来说说“穿”。

我的第一条裙子,是北京大伯家的姐姐穿旧的一件天蓝色的裙子。

面料比较厚,当时夏天穿着其实也不怎么凉快。

还有一件短款的白色短袖上衣。这两件衣服配在一起,有一种蓝天白云一样的清纯。

可是那时候不兴“露脐装”,白色上衣穿在身上,往往露出腰。

我很喜欢这两件衣服,于是就拿线把这两件衣服中间加了几个扣子,成了一件“连衣裙”。

这样再也不怕露腰了,穿脱也方便。这件自制“连衣裙”成了我的“行头”,后来中学毕业以后,还有同学跟我提起,我当时穿上这件衣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还有“行”。

那时候农村没有柏油马路,更没有汽车,出行都是骑自行车。

我上的是镇上最好的初中,离家也远,骑自行车到学校,也要半个小时。

赶上刮风下雨,路就泥泞不堪。

骑行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拿小木棍抠一下车轱辘里的泥,要不车子就走不动了。

有一次骑自行车上学,路太滑,摔倒了。

书包里的饭盒也摔出来了,带的午饭一一两个馒头一块咸菜上也沾上了泥。

雨中的我也不知道脸上流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有一个秋天,因为下雨,我迟到了。

第一节课是政治课,政治老师无视我身上正在往下滴的雨水,还有冻得发白的脸,嘲讽地来了一句“你来得可真够早的!”

因此,到现在我还害怕下雨,或许就是小时候那些雨留给自己的阴影吧。

还有劳动。

七、八十年代,农村的老师民办的比较多,因此,凡是收获的季节都要放假。

除了寒、暑假,还有麦假、秋假,而这两个假就是干活儿的两个假期。

一个是收麦子,一个是收玉米。作为农村的孩子,也是最痛苦的时候。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只说说收玉米吧。因为看其他人写收麦子的文比较多。

我家在冀中平原,又处在三县交界处,地广人稀,家里地也多。

当时家里种着十几亩地,麦收过后,就都种上了玉米。

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正是“秋老虎”正肆虐的时候,穿长袖衣服太热;

穿短袖,玉米叶子像一个个细小的刀片一样,划在裸露的脸、脖子和胳膊上。

再加上高高的玉米地里透不进一丝凉风,汗水一会儿就流下来。

被叶子划破的地方就被汗水刺得生疼。

把玉米掰下来,再用柳条筐背到地头,装车。

几趟下来,肩头上就肿了起来。

完了以后还要用锄头砍掉玉米秸,那也是个力气活儿。

半天下来腰酸背痛。玉米运回家是带皮的,还要把皮给剥了,一筐筐用绳子运到房顶垒起来,以便风干。

由于这繁琐的农业劳动,我从小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再不用在农村受这些罪。

后来,我考上学,跳出了农门。不过现在农村机械化程度也提高了,农民兄弟们再也不会受以前那些罪了。

想想过去的穷日子,再看看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些苦日子,有亲情的温暖,也有苦涩的回忆。这些,只是让我明白了,那些日子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现在想起来,无所谓留恋与感谢。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以一颗坦然的心面对生活,过好当下,踏实走好每一步,最好。


有书共读


我出生于1970年代,小时候也就是1980年代初,在农村祖父家里上过两年学。可以说,农村1980年初是非常贫穷的,当时,刚刚分了地,老百姓能吃饱饭了。心理也算满足。虽然物质贫困,但是人情很厚,人与人之间单纯和睦。那时候没有遭受任何环境污染,农忙农闲在地里疯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记忆最深的事情只能说没有最深,只有更深。在庄稼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去地里干活,孩子们看着一望无垠的田野,跑啊,叫啊,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每个孩子都喜悦满足,快乐得无以复加。虽然母亲不在身边,但是我感到了无所不包类似于母爱的踏实和温暖。老师们还带我们去她地里拔麦蒿,清香扑鼻,翠绿欲滴。小孩们真乐呵。只有到了夜幕降临,农村的灯仿佛格外灰暗,十里八乡除了狗吠,静得吓人。这个时候,大自然如此神秘,我们才有些微不安。但是,住在生活了好几代的老宅里,听着家里的长辈一次次絮叨着祖先的故事,生命就这样有了来龙去脉,因此又踏实下来。

要是放电影的来了。小孩子一定会跟着大人早早地坐在前边,也有些老太太在离家近的地方搬个太师椅,腿上盖个小褥子,真是古风犹存。我们小孩子往往看电影看迷了,声光影色,哪里在一望无垠的土地里见过,所以,很多年我都在想电影里看到的小姑娘……电影结束后,大家呼朋引伴,嘻嘻哈哈地回家了。我的祖母总是提前回家,给我们准备吃的喝的,所以,看电影之后,大家叽叽喳喳吃吃喝喝,仿佛比电影还有意思。

在农村很多日子,夜里我们也没有作业,经常猜谜语,猜字谜,真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能编出和猜出那么多谜语。

总之,除了物质的贫困——其实吃喝是足够了,就是额外的东西,也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少些。在农村,生活是非常悠闲,用现在的话说是“有爱”的。


老照片


70年代的农村,大多都是土房子,红砖瓦房都很少见。

70年代的农村,过着生产队的生活,靠挣公分来生活。



70年代的农村,只有供销社,买布用布票,买油用有票,都是定量的。

70年代的农村,没有电视,但是偶尔会有电影。即使很远远,也都会三五成群跑去看看。

70年代的农村,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更多的是朴实。


70年代的农村,那时真的是农村。

70年代的地方小城市更像现在的农村。

对于70年代的农村,真的不是很了解。就说这些吧,还都是我听说的。

我是豫见小虫,喜欢我,别忘了关注我。


豫见小虫


作为70年代生人的普法君,对于这问题有一点发言权,要说的可不少。

下面说说这件事儿,看有共鸣木有😭

吃玉米饼子吃出心理阴影!!



现在参加宴会时,经常有人点几个窝窝头来吃。

那窝窝头啊,小小的、甜甜的、糯糯的,一口一个吃下去,可美味了……

可是,这是真正的窝窝头吗?不是!

普法君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家里收点粮食,细粮几乎都交了公粮,平时家里吃的,只有红薯、玉米、高粱等粗粮,而那要命的玉米饼子就是由此而来的。

做饼子时,大人挖点玉米粉,加点水和一下,然后在锅里添水、烧开,完事了抓一坨玉米面,用手拍成饼状,然后“吧唧”一下糊在铁锅边上。

十来分钟后饼子就熟了,大人就用铲子将黄灿灿的玉米饼子铲下来,然后一家人喝着热水、就着大葱、嚼着饼子吃起来。

第一顿还行,可从第二天开始,玉米饼子干透了、裂口了,这时再吃就要命了!

干透的玉米饼子颗粒很粗,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水泥渣的感觉,咽下去嗓子都被拉的生疼。

这东西你说吃个一天两天还行,要是成几个月、常年吃,那种滋味儿啊……吃过的都知道!

并且,那时因家庭条件不好,日常家里也没有肉吃,炒菜放油也节省着用,反正每天嚼着砖头一样的玉米饼,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有时候真的受不了了,就嚷着家长改善下伙食。

于是乎,我们就跟猪抢口粮,吃点红薯干,那玩意老甜了,但不能吃多,吃多了拉不出粑粑……

现在一晃多年过去了,造孽的玉米饼子也成了前半生的有趣回忆。

大家有吃过的吗?😹😹😹


普了次法


老农回忆。我是1963年的,那个年代2件事深深刺痛着我的心。

第1,我弟兄4人,每到学校开学时,甚至开课一周我才进学校。而每年这时也是老父亲最头痛的时候。有一年,老父亲求村支书,革委会主任好不容易开了家庭贫困证明,让我拿去给老师,而老师让我找校长,来回折腾了3~4天才坐进教室。那年报名费才3元6角。

第2,上了学,用的作业夲又成了大事了。不知老父亲从哪里弄到很多食品包装纸让我们用针线缝在一起,当本子用。我正面写一完,就反面写。曾遭到部分老师和同学的讥讽。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生活水平低,却炼就了我的思想。





一树一世界刘



首先是在我小时影响最深的就是各种墙面标语,”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苦战七六年,建成大寨县”,这一系列标语,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全面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包产到户,”吃饱饭”成了记忆最深的回忆,家家能够吃上干面,油饼,白面馍馍,肚子能够美美的吃饱了,记忆最深的就是喜欢过春节,可以无限制的吃饱饭了,穿新衣,领压岁钱,虽然只有一元,五角压岁钱,哪真是乐的不知道多么的高兴,张掖的传统的过年菜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他真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其次,小的时候,在哪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电视,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捉迷藏”玩的很累回家就睡觉,听说哪里晚上放电影,晚上看电影是很高兴的事,只要打听在三公里之内大人领者小孩几十个约到一起,跑着都要去看,看电影是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哪个时候,晚上看电影比喻人山人海一点也不过,周围的乡里乡亲成群结队,晚上看电影是我们童年和青年最深的回忆。


最后,童年的记忆是青涩的,也是美好的,吃饱饭,穿新衣,看电影是童年和少年时期最深的记忆。



橄榄剑社会


我是地道的70年生人,出生在东北的小山村里。感觉那时候很穷,天气也很冷。还没有包产到户,还在大队部吃大锅饭,大人们常常打回家来,和孩子们一起吃。感觉那个时候特别能吃,怎么也吃不饱,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挺多的,就像刚出生的小燕子,每天都等着大人们把食物拿回来分给我们吃,当时吃东西是最快乐的事。



记得最深的就是76年,那时候我刚好六周岁,记得当时的情景,有一天早上,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大人们都带着白花,表情很严肃,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人们也不许问,全村的大人那天什么活也没干就聚在大队部低着头不说话,有的人还低声哭泣,我和好多小伙伴都好奇的趴着窗户看,后来有人让我们回家,比我们大一点的孩子告诉我们,说国家领导人去世了,大家都默哀呢,不许去打扰,我们都被送到了家里,不许打闹,不许唱歌,不许说笑。当时真的不知道悲痛是什么感受,总之就是觉得气氛特别沉闷,不敢说话,怕说错话了大人们就会批评我们的。好久好久都沉寝在那种悲痛的氛围中。



冬天,下雪了,贫困的我们穿着姐姐们穿小的衣服嬉闹在雪后的田野里,把雪揉成团,就大口大口的吃着,能够充饥一会,饿了再吃,那个时候真的好苦却快乐着。到了春天,生活好了起来,每天都能吃上玉米面大饼子,山上也会采来好多野菜,就没那么饿了。我们都很晚才上学,上小学是五年制,五年级毕业了就直接上初中了,学费很便宜的,每年只交两块五毛钱。班级里冬天取暖就是铁炉子,长长的炉筒子通到窗户外面,秋天我们到山上捡了好多松嗒和豆茬,还有老师们检的木头等,基本上不烧煤,炉子热了,同学们就在炉子上留饭和烧水,每天早上劳动委员为同学们把炉子火点好,同学们到教室的时候都非常暖和的,每年的年末晚会上会发给劳动委员一些奖励的,那个时候很辛苦但很快活。


whm淡淡梅花


70后的农村孩子,应该都不会忘记,那段物质匮乏,而又快乐无比的童年。有几个生活细节,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一个就是每天放学回家的事。

每天放学回家,家里人都在地里干活,钥匙都藏在大门外的某个地方,打开门回家,先去厨房,掰一块儿还有点儿余温的玉米馍,塞嘴里,大口大口的吃,吃完再从缸里舀一瓢甘甜的凉水,打个饱嗝,拍拍肚子,然后再去玩。偶尔有个白面馒头,那简直就是中奖了,平时吃半个的,这回得吃一个。



出去玩,玩啥?

洋火盒的皮儿,撕开,我记得最常见的是铁塔牌的,攒厚厚一摞,跟宝贝一样,天天揣衣服兜里。放学或者课间,拿出来,扔地上,用手拍地上,如果翻了,就赢走是自己的了。


打纸啪

作业纸,报纸,烟盒,各种纸制品,撕开,叠成四方的纸啪,扔地上,也是利用风和角度,只要把别人掀翻,你就赢,赢过来的多了,裤兜装不下,得藏书包,回家更要藏好。

抓垒礓蛋儿,也叫料姜石

从河边捡圆的垒礓蛋儿,鹌鹑蛋大小,不是石头,是风化的什么岩石吧,然后存一堆,大撒把扔地上,看准地上的,手里存一个扔起来,第一次抓一个,第二次抓俩,第三次抓仨,依此类推,每次都要确保扔起来的那个和地上的目标同时抓进手里不掉,才算赢。这个游戏考验眼神和速度,当然更费手,蹭的皮不少掉。



逢年过节更好玩啊

大年初一早上四点多起来,跟村里一群狗蛋们去拣炮,就是放完没有炸开的炮,带捻儿的就拿根烟点了放,有扔路上的,扔厕所的,扔雪地里的,扔水里的,扔老鼠洞的。


不带捻儿的,拆开倒出里面的火药,凑一大堆,自己做个捻儿,来个自制烟花,就为那瞬间的一股火花,得兴奋半个小时。

端午节

端午节我们都从家拿鸡蛋,有鸭蛋,鹅蛋的也拿,然后去学校碰鸡蛋,把别人的都碰碎,自己的不破,那就是鸡蛋王,那得意劲儿比拿了奖学金还得瑟。


清贫的童年,快乐的童年,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

你小时候玩儿过啥?


老爸的茶


说到农村,说到70年代!留给我们这些70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与“吃”有关的事!



那个时代,农村的老百姓是非常苦的,天没亮,上工铃一响;就要匆匆忙忙地下地干活!天黑了才回家,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来看管自家的小孩!



我是73年出生,老家湖北;在我的印象当中还是没有饿什么肚子。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点幸运?我不知道自己在几岁的时候开始有记忆的?


只是依稀地记得,傍晚时分替母亲到生产队的菜地头去领过属于自家的青菜;记得生产队的牛棚;记得生产队的仓库;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搭载生产队拉牛粪的大牛车到地里去玩;记得偷过生产队的西瓜;记得多半时候都是和小伙伴们到田间地头找野果吃。这些都是集体时候的记忆!



记得在解散集体的那个晚上,我家抓阄分了一块门板,6家分了一头牛,还有一些耕田的农具!一个新时代就在那个晚上诞生了!农村由集体转向了家庭承包的单干时代,彻底解放了农村农民的劳动力,农村开始了凭本事赚钱的新生活!



分田到户后,农民们自己种粮食自己收;要给国家交公粮,交三提五统费,交税收;余下的就是自己的,虽然不多,但怎么也比集体时分的多。而最主要的是在农闲的时候,农民有自由的时间去做副业,多挣一点钱!

单干后,随着父母排队交过公粮,卖过棉花;那个时候,卖了粮食棉花的,到手的不是钱;而是一张白条,最多给个几块钱!农民再拿着白条去结账!



集体时代生产队购买的一些拖拉机,耕田机,插秧机等等,一些农机设备被遗弃,放在外边日晒雨淋的,成了我们的玩具!能拆的都拆了,后来日子长了也不知了去向!

那个时候,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民风淳朴、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一直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