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口约1.3亿,为何会被辽、西夏、金吊打

宋朝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水平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 ,公元1000年,宋朝的经济总量大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宋朝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经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放开,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因之而发展起来,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领先于世界科技。文化繁荣,文学成就非常高,理学的形成更是使中国的哲学取得很大进步。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不少史学家也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但宋朝的军队实在是弱。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宋真宗想南逃,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大受鼓舞,在澶州城下用三弓床弩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宋议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史称"澶渊之盟"。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之后数年,李元昊与宋进行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宋军战败,被消灭数万人。1127年4月,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后,又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分两路撤退。宋朝的两位皇帝、皇亲贵族,还有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被金人掳走。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包括宋朝多年的府库蓄积。这被称为“靖康之耻"。

北宋经济约占世界的1/4,人口约1.3亿,为何会被辽、西夏、金吊打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经济富裕、文化繁荣、科技先进的北宋朝,军队战斗力如此不堪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强干弱枝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把地方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还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这样的措施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但也造成地方没有重兵防守,唐朝节度使镇守边疆的格局随之瓦解。少数民族一旦入侵,地方没有有效的防守能力。

第二、中央禁军的战斗力由于政治腐败而不强。如若说地方没有军队,对少数民族不能形成有效防御,中央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行,但宋朝中央军队虽多,战斗力却实在不敢恭维。历次战争证明了这一点。是宋人武艺不精吗?不是。是宋人不爱国吗?也不是。是因为军队的腐败。有才能的战将一个个被奸佞小人所害,杨家将、王进、林冲等,这些人物虽有很多文学色彩,但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官场里是无法生存的。试想,一个国家的军队,只用了一些会争权夺利、贪污腐败的小人为将军,一旦战争爆发,战败那是必然的了。所以宋朝不是被敌人打败,而是被自己的腐败打败的。宋朝的两位皇帝被俘虏,那也算是咎由自取。

北宋经济约占世界的1/4,人口约1.3亿,为何会被辽、西夏、金吊打

第三、皇帝的昏庸。一次次战败,一次次的求和,花钱买和平。最终的结果是少数民族政权越来越富有,富有之后,粮草更多、武器更多,于是战斗力更强。是宋朝用自己的钱,为少数民族政权养起了一支支强大的军队。而这一切归咎于皇帝的软弱和昏庸。每一朝代,开国之君的英明,让周边政权无机可乘。而随着国家的富裕,后边皇帝在安乐窝中长大,只会享乐,失去了责任心和为天下苍生的良心。一旦有国家有难,只想着自己,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自己皇位的暂时安全。这样的皇帝,迟早会把国家卖光。晚清时期,清政府的一次次赔款,尤其是对日赔款,养肥了日本,差点让中国灭亡,就是相同的道理。

北宋经济约占世界的1/4,人口约1.3亿,为何会被辽、西夏、金吊打

第四、文官政治的危害。文官政治在北宋时期全面形成。文官地位比武官地位高,带来的一个间接后果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在文官政治下,他们的治国重点是经济、政治、文化,而不是军事,整个国家政权对军队建设的重视不够,于是军官素质不高、士兵作战能力不强。打仗的时候,再加上文官的瞎指挥和牵制,怎么能打胜仗呢?

第五、官场的内斗和腐败。最出名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斗争。这里不论谁对谁错,我们只看王安石变法最后被司马光全面废除,表明当时的内斗是非常严重的。正因为这种内斗,耗尽了北宋政权的外斗之志,官员的心思都用在了对付自己人上,哪有心思对抗外敌呢?甚至在外敌入侵的时候,还在内斗,不败等什么呢?正所谓要想对外取胜,必须先治理好内部。再加上北宋官场的腐败,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最出名的有宋江和方腊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北宋经济约占世界的1/4,人口约1.3亿,为何会被辽、西夏、金吊打

国家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与经济的富有、文化的繁荣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经济富有的国家,更容易使社会上层滋生一种享乐思想,文化的繁荣让人民多了一些文人气息而少了勇武精神,政治的内斗和腐败又使人才不能得到重用、对敌不能团结,这些都是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