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倆兒子的婚姻:幸福和才華無關

王羲之倆兒子的婚姻:幸福和才華無關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雖然性格迥異,但是書法都得到父親的真傳,個個才藝絕倫,成績斐然。 七公子王獻之造詣最高,“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人們稱王羲之為“書聖”,稱王獻之為“小聖”,書畫史上喜歡以“二王”讚譽這對傑出的父子。

王獻之不但是才子,還是美男子,《晉書》中記載他才華氣度翹然出眾“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閒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王獻之娶了青梅竹馬的表姐郗道茂為妻,郗道茂是東晉名臣郗鑑的孫女,郎才女貌,又是親上加親,夫妻二人感情深厚。

王獻之性格沉靜,溫潤如玉,他無意仕途,只潛心研究書法,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名人的生活永遠不會平靜,婚後不到一年,王獻之的幸福因為一個女子的插足被破壞了,這個女子就是新安公主,她名叫司馬道福,是東晉簡文帝的女兒,也是晉孝武帝的姐姐,早年因為政治原因,司馬道福迫不得已嫁給了東晉權臣桓溫的兒子桓濟,後來桓濟欲篡兵權失敗被貶,新安公主就與桓濟離婚了。其實,司馬道福暗戀王獻之已久,這下她恢復了自由身,於是反覆央求皇帝下詔,將自己嫁給王獻之。

皇帝欣然同意,一紙詔書,令王獻之休妻再娶。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郗道茂終日以淚洗面,不知所以。王獻之也不願意這門婚事,他想了一個辦法來抗爭,用艾草燒傷雙腳,每天躺在床上裝殘疾,可是這個公主天生痴情,回話說不在乎,這輩子非他不嫁。

郗道茂只好離開王家,因為孃家無人,只能投奔叔父。寄人籬下的生活可想而知,可憐的郗道茂終生未嫁,抑鬱而終。一個美好的女子,無辜被離婚,成為古代皇室的犧牲品 ,想想都覺得憤憤不平。

做了駙馬後,王獻之並不開心,他始終牽掛著前妻,偶爾會通過信函傳達問候,表達思念之情:“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額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匹,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

和郗道茂一樣,王獻之一生鬱鬱寡歡,終年才四十二歲。臨終時,他說:“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 王獻之愧對前妻,到死都不能釋然。

古代上層社會的婚姻,大多是政治聯姻或權力嫁接的附屬品。東漢大臣宋弘也遇到了和王獻之一樣的狀況,可他用睿智挽救了自己的婚姻,捍衛了自己的幸福。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姐姐湖陽長公主的丈夫去世了,劉秀想為姐姐再選駙馬,姐姐說有了心儀對象,這個人就是宋弘,因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可是,宋弘已有妻室。公主自然不能為妾,劉秀決定親自約談宋弘,完成姐姐的心願。劉秀用“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試探宋弘的態度。宋弘聽出了劉秀的弦外之音,回答道:“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覺得很有道理,竟然不好意思再逼迫宋弘了。

和王獻之的才情相比,他的二哥王凝之稍有遜色,王凝之卻娶了才女謝道韞為妻,當時的陳郡謝氏家族,為江左高門。著名的“未若柳絮因風起”就是謝道韞的詩句,她與班昭、蔡琰是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謝道韞是宰相謝安的侄女,據說,謝安為侄女選婿的時候,起初看中的並不是王凝之,而是王家五公子王徽之,王徽之才華橫溢,學識風度也在二哥之上,但不知為什麼,最終謝安選中的,並不是天下聞名的王徽之,而是看似平庸的王凝之。

於是這個王凝之,便成了天下最幸福的男人,王凝之與謝道韞有四子一女。謝道韞不但才華不輸男兒,膽量氣魄也勝過男子,在孫恩的叛亂中,王凝之的愚蠢害死了自己和幾個子女。而面對虎狼叛軍,謝道韞手持利刃,鎮定自若,拼力反抗,孫恩頓生敬仰之情,放過了她和外孫,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此後,謝道韞深居簡出,寡居終老。

有人從《世說新語·言語篇》的記載的一句“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中分析謝道韞並不喜歡王凝之,甚至有嫌棄的意思,但事實卻是,即使琴瑟難鳴,即使生死離別,這個男人都是與她舉案齊眉,相守相老的那一個。幸福就是這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