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湖北興山地域舊為楚始封地,高陽地名源於高陽姓氏。華夏大地的祖先是炎、黃二帝,炎帝管理著南方,黃帝治理著北方。黃帝有一子,名昌意;昌意有一子,名顓頊。顓頊15歲時即治理部落,愛民興農。古代史書上描寫說,顓頊視察所到之處,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由於顓頊受黃帝封於高陽,故史書上又稱顓頊的後人為高陽氏。顓頊子孫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時代主要諸侯國——楚國的王族。楚王族對貴族分封,其中有一封地,即高陽。《元和志》載“楚自以為高陽氏裔,故名。”《方輿紀要》“高陽城在興山縣西,楚舊城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也曾記載:“歸州興山縣有高陽城,在縣西,楚舊城也。”

高陽城在興山立縣前早已存在。在興山立縣時,高陽城被設立為縣治。《舊唐書·地理志》對此記載“興山縣舊治高陽城。”興山立縣時的疆域不涉及其他縣,基本上是將歸州治下的秭歸縣一分為二。《興山縣誌》載“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縣之北界立興山。”立縣後,興山縣東、東南與夷陵縣(後東湖縣,再更名為宜昌縣)接界;南、西、西南與秭歸縣接界;西北與巴東縣接界;西北、北與房縣接界;東北與保康縣接界。歷史上有較長一段時間,興山縣幾廢幾立,曾隸屬於荊州、宜昌、歸州管轄。自宋開始,興山雖獨立為縣,但陸續在歸州(府)治下時間最長。

歲月滄桑,興山縣城經過多次遷徙: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首次設立興山縣,置高陽城作為縣治,計383年。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移縣城於太清鎮(秭歸茅坪)48年。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遷縣城於古夔子城(秭歸香溪鎮)277年。

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移縣城於昭君院(高陽鎮陳家灣)21年。

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將縣城遷回香溪河北岸高陽鎮(即三峽大壩蓄水前的老縣城)。

歷史上,秭歸、興山曾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王昭君(公元前52~前19)歸屬哪個縣爭執不下。其實問題不復雜,屈原、王昭君誕生時都在歸州(秭歸縣)界域內。關鍵在於後來三國時期興山縣從歸州分治單獨立縣之後,縣域不斷改變。王昭君的誕生地寶坪村(後改名昭君村)自興山立縣後,一直屬於興山縣管轄。在唐朝時期,興山界域最大時,屈原誕生地樂平裡曾屬興山治理。宋開寶元年後,興山重劃入歸州管轄。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興山縣被廢,僅以一個高陽鎮的建制歸屬到歸州管理。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復置興山縣至今,再無變更。讀一讀清代的《歸州志》與《興山縣誌》,兩縣均有屈原故里記載。民國時《湖北通志》記載,昭君故里在興山縣境內,屈原故里在秭歸縣境內。這個歸屬一直保留至今。

作為縣治的高陽古鎮,開始人口並不多。到宋代、明代人口迅速增加。特別是明初,江西大量移民興山高陽:嚴氏來高陽後分家,一部分上了高陽鎮後山,故此山名為嚴家山;陳家來高陽購地落戶,居陳家灣……抗戰時期、解放初期,又有許多人來到興山高陽鎮落戶。歲月更替,鎮上居民越來越多。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古鎮人口已有一萬多人。由於古鎮人口來自五湖四海,姓氏也比較多:王李張萬,陳劉黃楊,吳舒彭胡,袁周餘向……

2009年10月29日,高陽古鎮完成歷史使命——興山縣舉行高陽鎮更名昭君鎮揭牌儀式。如果以宋端拱二年開始計算,香溪河北岸高陽古鎮走過了1020個春秋。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興山縣老縣城高陽鎮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高陽鎮仿漢街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曾經的高陽鎮三尖角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高陽鎮仿漢街附近街景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興山老縣城客運中心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原小河橋上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原高陽鎮中學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原興山縣實驗小學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興山縣一中舊貌

憶興山老城倍感親切,戀高陽故土往事難尋(二)

原興山縣直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