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今天小編要寫的是河南的傳統民俗文化之豫劇。講到豫劇,小編嘴中不免哼起“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男子打仗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演出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當時在河南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後因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查訪史料記載,經過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劇早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在1950年的一場巡演中,時任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當時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時,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在此後的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人物

豫劇,在現今中國各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情況下,位於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據統計出河南省外,另有13個省市區有專業的豫劇團,共計300餘座,所以豫劇又被稱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

在清乾隆年間以流行,乾隆四十二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等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大量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河南梆子一直在發展裝大,到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到後來因“文化大革命”,豫劇同其他戲曲團一樣,大量傳統服裝、道具、戲曲資料被視為封建殘餘而被燒燬,豫劇也進入了低迷時期。

伴隨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文革時期的創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劇創作有了一種新的思想湧動,伴隨著“傷痕文學”的腳步,豫劇出現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從藝術和影力上確立了陳、常、崔、馬、閻五大旦角以及唐喜成李斯忠等生淨一些流派。

隨著94年,河南電視臺開播的《梨園春》欄目,豫劇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

豫劇因地方語言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因語言特色,分為祥符調,豫西調,豫東調,沙河調;因其語言發聲不同而各有千秋。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人物

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

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

豫東調發源於商丘,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咬字較重,弦高。

沙河調(本地梆)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人物

按行當劃分,豫劇角色有“生旦淨醜”組成,生:老生(鬚生,習稱紅臉,一般分為大紅臉和二紅臉)、小生(早期包括武生、小生、娃娃生;現已分開)、邊生(二補生,即掃邊老生);四旦:正旦(青衣)、小旦(包括花旦和閨門旦)、老旦、武旦(包括帥旦、刀馬旦)、彩旦(醜婆);四淨:正淨(也作銅錘、黑頭;俗稱大花臉)、副淨(也作架子;俗稱架子花臉)、武淨(俗稱武花臉;包括摔打花臉)、毛淨(俗稱毛花臉);醜:是三花臉。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包公

最後,小編推薦幾個小編耳熟能詳的豫劇曲目:《鍘美案》、《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五世請纓》、《七品芝麻官》、《打金枝》、《程嬰救孤》、《朝陽溝》、《劉胡蘭》、《小二黑結婚》。

傑說豫之傳統文化——五大戲曲劇種之豫劇

豫劇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