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這座城,曹操孫權劉備不惜代價必爭此地,關羽卻在此走下神壇

說起荊州,可能人們最多想起的就是劉備的“借荊州”和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而實際上荊州的歷史要久遠的多。古荊州就是《禹貢》所描述的天下九州之一,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基本上囊括了現在的湖北和湖南兩省。雖不是地處核心,也是古華夏溝通巴蜀,南達嶺南,北接中原的要衝,自古就是物產豐富,兵家必爭之地。

湖北這座城,曹操孫權劉備不惜代價必爭此地,關羽卻在此走下神壇

荊,自古也是楚地的別稱,構成了可以與古華夏上古文化相併論的荊楚文化的核心地域,後世更是留下“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典故。荊州的核心江陵,又稱荊州古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遷都郢後,這裡就是楚國的官船碼頭。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還在此修築了別宮,取名渚宮。直到三國時代,江陵和荊州因為劉備,曹操和孫權而開始名揚四海。

魏蜀吳三國鼎立,而劉備開始一直是最弱小的一方,在各個諸侯之間輾轉徘徊,朝不保夕。直到尋到本家荊州刺史劉表的新野城才算找到了一個暫時的棲居之所,無奈曹操大軍接踵而至,劉備只要向南撤退,奈何江陵百姓十餘萬尾隨,致使被曹軍五千輕騎追及。

一場大戰,百姓死傷無數。劉備,諸葛亮只能數十人先逃走。荊州也開始了一段血色苦難的歷史,這也是諸葛亮提出跨益州,荊州二州之隆中策之後最大的一次失敗。

湖北這座城,曹操孫權劉備不惜代價必爭此地,關羽卻在此走下神壇

幸得江東孫權,周瑜相助穩住陣腳,千古決戰赤壁大戰一戰擊敗曹操,曹操二十多萬大軍損失超過三分之二,一時之間無力再大規模南下,吳軍趁機北上。

劉備隨即派兵收取了荊州江南四郡,並收服了老將黃忠,漸漸有了中興的氣象。而孫劉兩家也因為這個“借荊州”而結怨。

湖北這座城,曹操孫權劉備不惜代價必爭此地,關羽卻在此走下神壇

實際上,劉備真正“借”的只是南郡,其餘各郡是派兵佔領的。屬於自取的。但吳國認為,沒有吳軍在江北頂住曹軍,劉備是無法奪取江南四郡的。這個難說孰是孰非,只能說兩方的戰略方向不同,而最後為了抗曹大計以及劉備要奪取益州,就把荊州一分為二,雙方暫時止戈。可矛盾終究沒有化解,日後呂蒙白衣渡江,又演繹了一幕“大意失荊州”的悲劇,武聖人關羽也從荊州悲壯走下歷史舞臺。

荊州古城的古城牆今日依舊在矗立著,訴說了荊州的千年滄桑,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置身其中,必然能聽到那金戈鐵馬的歷史迴音,也能看到那文人薈萃的錦繡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