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车臣位于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共和国。

车臣问题不是独立的,他即是民族问题,也是宗教问题,也是中央和地方矛盾的问题,同时也是个经济问题。

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历史上,高加索地区被分为里高加索、外高加索,也称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对外扩张,就不断的侵占这个地方,占领后,把这些地方的居民视为二等公民,这也埋下了仇恨的根源。到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这些地方的人趁俄国国内混乱,宣布独立,摆脱沙俄统治。但是到了1922年,苏联派出军队,重新占领了这些地区,已经独立了的车臣共和国被强行并入苏联,并入苏联后,这些地区的人民依旧遭受着不平等待遇,斯大林当政后愈发严重,这引起车臣国内很多人的不满。

历来,高加索地区就非常复杂,各种问题此起彼伏。但是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它位于是亚欧大陆的分界线,同时又是交通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地区非常重要,俄罗斯人用尽各种手段也要掌控这一地区,再加上国际势力对这一地区的干预,让这里变成了一个火药桶。

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同年下半年,车臣共和国宣布独立,举行了大选,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当时,前苏联的主体,俄罗斯将这一地区划归自己版图。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车臣大选是违法的,车臣军队属于非法武装。从这里开始,俄罗斯与车臣之间的摩擦开始。最终在1994年年底,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11日早晨7点,俄罗斯出动4万多人,300多辆坦克,50多辆装甲车,100对门火炮,以及大批战斗机和直升机,从三个方向响彻陈首都格罗兹尼开进。然而俄罗斯的车臣之战,并没有人们预料的那么容易。在战术上,俄军面对车臣武装的游击战术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俄军的坦克进入格罗兹尼街道后,隐藏在建筑物内的车臣武装分子,用反坦克武器,将一头一尾的俄军坦克击毁,中间的坦克动弹不得,被堵在街道里,只能挨打。俄军某旅进城的26辆坦克中,有22辆被摧毁,116辆步战车中,撤出城外的只有21辆。

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1995年1月6日,俄军终于占领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并开始清缴逃往高加索山区的车臣残余武装。为挽救失败的命运,车臣武装分子铤而走险,以恐怖袭击手段回击俄罗斯。1995年6月14日,巴塞耶夫率领100名车臣武装分子,闯入布杰诺夫斯科,扣押了1000多名人质,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且全部撤出车臣。否则,将杀光所有人质。1996年1月9日,车臣武装又占领了基兹利亚尔医院及附近居民楼,将三千多名医护人员、病人和居民,扣为人质。从1996年1月起,在车臣作战的俄军,基本全部进入防守状态,经过长时间谈判,俄政府作出重大让步。1996年8月30日,双方签订《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协议规定车臣地位问题推迟到5年后的2001年12月31日前解决,至此,俄军无功而返,车臣问题又回到1994年的局面。

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直到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前,车臣依旧持续着独立运动,不仅自己要独立,还怂恿旁边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一起独立。后来车臣武装直接占领达吉斯坦,推翻达吉斯坦政府,妄图合并建立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一个独立共和国,这等于捅俄罗斯的肺管子,所以俄罗斯人不答应。到了1999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上台后立即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与第一次车臣战争边战边谈的方式不同,这次战争,俄罗斯普总统京做出了绝不让步的强硬态度,这也主导了战争的方向,俄罗斯这次出动10万重兵,讨伐车臣。

车臣与俄罗斯有多大仇恨?看完你就知道了

普京曾说过:“对于车臣非法武装,如果今天不动手,明天损失会更大”,“不管车臣匪徒藏身何处,俄军都将把他们消灭”。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先将车臣武装围住,火力猛轰,利用特种部队,逐个消灭。相对于第一车臣战争,俄军3826人的死亡人数,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以阵亡1173人的代价,彻底击溃了车臣武装部队。此外,此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很多人无家可归。至此,普京的铁腕打服了闹独立的车臣,车臣共和国也看似变得风平浪静。

边境哨卡,全副武装的俄国士兵检查了公共中巴车上所有男性的证件,他身后,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来往的车辆。

遍布的警察提醒着人们这个城市的特殊性。公共中巴的车窗外,街道平静如常;而中巴上的一位穿着制服的俄军士兵,却始终拉上窗帘,似乎防备着随时而来的狙击子弹,这里是俄罗斯车臣共和国。

莫斯科地铁里的三声炸弹轰鸣,发动恐怖袭击是围着黑纱的车臣女人,他的丈夫是车臣军人。人们送给她“黑寡妇”的称号,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丈夫已经被俄军消灭掉,留下她们成为寡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