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探究系列之——吳姓的起源

吳姓探究系列之——吳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以國為氏,為黃帝軒轅氏後裔。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我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鐘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權屬於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大全》說: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性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是遠古吳人中又一個傑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顓頊高陽氏的曾孫,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嚳)時代,吳因遷居吳人之地而稱吳回。吳回之兄重黎擔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後因辦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嚳消滅。這樣,吳回接替重黎擔任帝嚳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職責,一是觀測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這是矇昧時代和野蠻時代一件極神聖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吳回擔任祝融後,聲威遠振,死後被尊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為中國遠古的三皇之一。祝融與火打交道,死後成為火神,也叫“朱天菩薩”,鄉間民俗,一遇火災,則口中大呼“朱天菩薩保佑平安”,雙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學說的理論中,火與南方相配,於是火神祝融又成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吳回生陸終,陸終娶西南鬼方氏妹一個名叫女媸的為妻,剖腹生產,一胎生出六個兒子: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這六個兒子,又各成為一個氏族的首領,擁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陸終的長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離出去後,居住在昆吾,大約在今山西安邑一帶,氏族被賜姓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後來昆吾氏東遷至河南許昌一帶。傳說昆吾氏是陶器製造業的發明者,《說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壺的別稱。昆吾氏的後裔繁衍發達,產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與“吳”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吳”而成為後世吳氏的一支。《路史·後紀》:“昆吾”下注:“氏書又有吳氏”。如果說吳回從吳氏族同化於重黎祝融氏並分化為祝融八姓是古代吳人的一次離異的話,那麼昆吾氏之後一支改從吳氏就是吳族的一次小小的迴歸。但這是《路史》的說法,至今尚未見到有吳姓自稱為昆吾之後者。

帝嚳時,犬戎部落有一個英勇善戰的首領吳將軍。吳人在高辛氏時,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為圖騰。吳族中的一位傑出者,以英勇善戰成為犬戎部落的首領,史稱為“吳將軍”。吳將軍能征善戰,與中原高辛氏領導的華夏部落集團為敵。帝嚳高辛氏克敵無方,只好以重賞求才:誰能砍下吳將軍的人頭來見,就許諾將自己兩位美麗傾城的公主嫁他為妻。詔令下達後,無人應徵,後來高辛氏身邊養的一條狗殺死了吳將軍,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說:“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有吳氏”。吳賀見於《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路史·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後分14支部族。黃帝正妻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昌意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吳姓就是從玄囂這一支傳遞下來的。玄囂的第四代孫高辛氏帝嚳做了當時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詩經》記述了關於姜螈生周族首領棄時的傳說。相傳姜螈一天出去遊玩,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出於好奇,用腳踩了一下,回家後竟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姜螈對此又驚又怕,把這孩子視為怪物丟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先後有牛羊來餵養他,樵夫來解救他,大鳥用翅膀溫暖他,致使這孩子三棄而不死。姜(女原)認為一定有神靈保佑他,於是就決定抱回去撫養他,並因此為之取名棄。棄小時非常聰明,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成年後非常善於農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塊地適合種什麼莊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紛紛效仿他,尊他為農師。

棄被後世周部落奉為先祖,世稱之為轉周棄。周棄大約生活在舜、禹時期,他曾協《助大禹治水,為大禹的農官,故世稱后稷。周棄死後,被後世奉為農神后稷。終夏之世周棄子孫世為夏代農官。傳至不窋之時,正值夏代末年,《史記·周本紀》記述說:“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夏代末年政局混亂,周族首領不宙不再做夏農官,他率部族遷徙到了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區。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間,經常受其騷擾,從不窋到古公亶父十餘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斷地奔竄、遷徙之中,但他們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亂。公劉時期,周部落為躲避戎、狄的侵擾,又舉族遷居到豳地(今陝西省彬縣一帶)。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這裡恢復了祖先的農耕傳統,農業得到發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領公劉領導下開始了復興,《史記·周本紀》描繪了當時周人富足的社會情景:“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歸焉。”因公劉在周族發展史上貢獻很大,周人作詩《公劉》來歌頌他、紀念他。

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亶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亶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樑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省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裡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遊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並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鬥的事業,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後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后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室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吉祥的徵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託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古公宣父去世後,應有長子泰伯繼承王位,如泰伯早死,接位者應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泰伯和仲雍藉口外出為父親採藥,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陝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今天的江浙省一帶),吳越地區居住著原始落後的少數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髮,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泰伯、仲雍奔吳後,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後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泰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泰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泰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泰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后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泰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泰伯世家》說:“自泰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後,分封泰伯、仲雍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泰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泰伯、仲雍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泰伯建吳

泰伯、仲雍到達江蘇吳地後,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當地土著吳人的普遍歡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泰伯、仲雍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泰伯、仲雍兄弟的高風亮節、仁義之德所感化,自願擁立泰伯為君長,因泰伯所居處屬吳地,故泰伯在這裡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聲詞頭,無實際意義),簡稱吳。

泰伯建吳之時,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諸侯混戰不已。泰伯恐怕戰亂涉及吳地,影響吳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蘇無錫市東南梅里營造了一座城市,相傳此城的內城周長三百步,外城周長達三百餘里,人們在裡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裡一樣,耕作種莊稼,自給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擾。泰伯無子,他去世後,仲雍繼立為吳君,他把哥哥泰伯葬在無錫梅里,後人在其墳墓附近修建至德廟來紀念這位讓賢的吳姓先人。

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泰伯遺蹟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泰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痛欲絕。泰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泰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採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後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的喪葬禮俗。

泰伯沒有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後,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於泰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後,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 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幅對聯:“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聖後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泰伯、仲雍後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後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

吳、虞兄弟之國,歷經整個西周,傳國十餘代,一直到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周天子喪失了號令天下諸侯的權威,人們不再遵從傳統禮法,各諸侯為擴張自己的地盤掀起了兼併戰爭,可謂禮崩樂敗,天下大亂。虞國當時是一個小國,版圖面積不過今天的山西平陸一縣,它北鄰強大的晉國。晉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吳、虞、虢同屬姬姓封國,起初不過是方圓百里的小國,但經過晉國君主數代經營,版圖日益擴大,到春秋初期已成為諸侯強國。春秋時期的晉 國國君晉獻公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擴大晉國國土,稱霸諸侯。

虞國和虢國(在今河南省陝縣)位於晉國南方,控制著晉國南下中原稱霸的通道,因此成為晉國首先兼併的對象。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虞國,為避免虞、虢兩國聯合抗晉,晉國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滅虢然後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晉國大臣荀息和晉獻公密謀,設計了一個“假虞伐虢”的陰謀。晉臣荀息出使虞國,以晉國出產的名馬、垂棘出產的玉璧向虞公行賄,請求虞國借道給晉討伐虢國,虞公果然上當,不僅答應借道給晉國,而且還答應出兵助晉攻虢。宮之奇是虞國著名的賢臣,深為晉國所忌諱,史書記載:“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他聽說此事後,急忙面見虞公,力陳借道於晉討伐虢國對虞國的種種不利後果,但是虞公聽不進去。此前,虞國邊城墩邑曾遭西鄰冀國侵犯,晉國看到事態的發展對自己不利,就出兵討伐冀國,解除了虞國的危機。在虞公看來,這次晉國討伐虢國,虞國理應助晉伐虢。晉臣荀息終於說服了虞公,晉虞聯軍進攻虢國,雖未滅虢,但極大削弱了虢國的力量。三年後,晉國看到滅掉虞、虢兩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臣宮之奇聽到後驚恐萬分,他斷定這次晉國借道伐虢,回師途中必定滅虞,急諫虞公,力阻借道於晉。

虞公不聽勸諫,同意借道給晉。宮之奇無可奈何,他預知虞國行將滅之,就率族人離開了虞國,臨行前嘆息著說:“虞國恐怕連臘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個月後,晉軍滅虢,回師途中又滅掉了虞國。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國共歷 12君。虞國滅亡後,後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泰伯、仲雍之後。

吳國與吳姓

北吳虞國被滅亡了,南方吳國卻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曾一度稱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號下傳到壽夢已歷十五代,壽夢做吳君時,歷史已進入春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吳國國力增強,已敢於與中原強國抗衡。壽夢在位期間,中原以楚晉爭霸為主,兩國之間發生了城濮之戰,這次戰爭,楚國雖然失敗,但實力未損,楚莊王時又捲土重來,楚與吳越結盟重新對抗中原大國晉國,此後楚軍又北上與晉爆發了邲之戰,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邲之戰楚國戰勝了晉國,使楚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國都降服於楚。失敗後的晉國時刻尋找機會想戰勝楚國,因此,晉楚間小規模的戰爭接連不斷。為調解晉、楚之間的爭端,避免各國受到牽連,公元前579年,以宋國大夫華云為主發起瞭解除楚晉爭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晉兩國仍處於明爭暗鬥之中。後來,楚國國內發生權力之爭,楚國大臣申公巫臣因與楚國令尹(相當於宰相)子反爭奪權利,失利後逃到了楚的敵國晉國。他蓄意報仇,向晉國獻計獻策削弱楚國。晉國採納了申公巫臣聯絡新興的吳國以牽制強楚的建議,並派申公巫臣代表晉國出使吳國。申公巫臣在吳國教習吳人兵法戰陣,訓練吳人採用中原兵車作戰,慫恿吳國討伐楚國。吳國一年內數次出兵,在吳楚邊境聲東擊西,楚國疲於奔命,國力減弱,吳國從此開始強大起來。

吳王壽夢生有四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餘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義,有遠祖泰伯、仲雍遺風,壽夢想把王位傳給他,季札認為這樣做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會引起內亂,堅辭不就。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壽夢臨終時留下遺命,將來一定要傳王位給季札,吳人也要求立季札為君。季札為了躲避就君位,離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吳王,並立下規矩,他百年後,君位繼承採取兄終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傳給季札。吳王諸樊一心要傳位給弟弟季札,就不太愛惜自己,打仗時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公元前508年,諸樊親自率軍伐楚,直逼楚國邊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國巢邑守將牛臣對部下說:“吳王做事勇敢而輕率,如果打開城門,他必定第一個衝入城來,我埋伏在城門,乘機射死他。他一死,楚國邊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開城門,諸樊果然搶先衝入城門,被躲在暗處的牛臣一箭射死。諸樊在位13年,按約定傳位於餘祭。餘祭即位後,封四弟季札於延陵,故季札又號延陵季子。餘祭在位期間,因季札通曉周禮,曾代表吳國出使中原諸國。餘祭在位4年,死後傳位於三弟餘昧,餘昧在位17年。此時吳國霸業初成。餘昧死時,遺命傳位季札,了卻了父兄的心願。吳國百姓也要求季札繼承王位,季札仍舊謙辭,後見難以推脫,再次出逃。

季札出走後,吳人立餘昧的兒子僚為國君,這引起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滿。公子光認為自己是諸樊之子,叔父季札推位後,按繼承順序,理應由他繼位。於是公子光“陰納賢士,欲以襲僚”,奪取王位。這時,楚國楚平王聽信讒言,誅殺了楚國大將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後來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為人勇敢而有謀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圖後,就把逃之途中結識的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專諸受到公子光的極高禮遇,他願意為公子光效命刺殺吳王僚。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國舉行國喪之際,派弟弟蓋餘、燭庸率軍伐楚,同時又派季札出使晉國,觀察中原諸國的動向。楚國早已做好準備,派大軍截斷了吳軍的退路。吳軍進退兩難,吳王僚的兩個弟弟蓋餘、燭庸不能迴歸吳國,吳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見時機成熟,假意宴請僚,讓專諸伺機刺殺僚。據《史記》記載,吳王僚為防萬一,自王宮至公子光家,沿路設護衛軍士,連公子光家堂前、階上、席旁都有衛兵帶刀護衛。公子光推說足疾故意離開現場,而在窟室中布上帶刃甲士。專諸把匕首藏在炙魚腹中,借獻魚之機,得以靠近了吳王僚。專諸突然拔出魚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傳後世的魚腸劍。混亂中,刺客專諸被吳王僚的衛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殺散僚的衛兵。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為感謝勇士專諸,闔閭封專諸之子為卿,重用伍子胥執掌國政。遠在楚國作戰的吳王僚的弟弟蓋餘、燭庸聽到公子光弒君自立的消息後,感到大勢已去,棄軍逃走。後來兄弟倆又投奔了楚國,楚把養邑(今河南省沈丘一帶)分封給他們。從此,吳王餘昧的後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帶繁衍生息其後代分別以兩公子的名字蓋餘、燭庸為氏,成為姬吳的兩大分支。

季札回國後,不願看到吳國再鬧內亂,就承認了闔閭為君的合法性。《史記》記載季札說:“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吳王闔閭即位後,實施富國強兵之術,他立城廓,設軍備,實倉廩,治兵府。相傳現在的蘇州(古稱姑蘇)就是伍子胥協助闔閭修建的都城,姑蘇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設,又兼及南方水鄉的特點,它周長47裡,有 8個陸門,8個水門,是一座設計精巧、攻守兼備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吳國的軍事實力。在伍子胥推薦下,著名軍事家孫武從齊國投奔吳,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進獻給闔閭。闔閭為測驗孫武兵法,在宮中選了180名美女充當士兵,以兩名愛妃做首領,讓孫武試演。演習過程中,兩位愛妃對孫武排兵佈陣視如兒戲,在孫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孫武按照軍事法令斬殺了闔閭的這兩位愛妃。據史籍記載,闔閭痛失兩位愛妃後,食無味,寢不安。然而闔閭看到孫武確有用兵的本領,就沒有責怪孫武。他任用伍子胥為謀主,孫武為將軍操練軍隊,為進擊強鄰楚國做準備。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率兵大舉攻楚,在唐、蔡兩國軍隊的引領下,吳軍五戰五勝,長驅直入楚國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開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報了殺父之仇。楚國忠臣申包胥指責伍子胥鞭打王屍無道之極。伍子胥解釋說:“吾日墓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後來,申包胥不畏路途險遠,遠奔秦國求救兵。申包胥感懷祖國君民蒙受苦難,在秦宮庭外,痛哭了7天7夜,終於感動了秦王。秦答應發兵救楚。秦楚聯軍擊敗了吳軍。戰亂中,闔閭之弟夫概乘機回國自立為王,闔閭聞訊,立即領兵回國擊敗了夫概,夫概率殘餘逃到了楚國,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今河南省遂平縣一帶),其後裔以棠溪為氏,這是姬吳的又一分支。

闔閭回吳後重整軍備,一年後再度伐楚,佔領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吳水軍打敗楚水軍,俘獲楚國兩位水軍將領和七位大夫,隨後楚陸軍又在繁陽(今河南省新蔡縣北)失利於吳軍。楚元氣大傷,國內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遷都,吳王闔閭的事業可謂達到了頂峰。

吳國的南方鄰國是越國。歷史記載,越國乃夏禹之後,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遷建立的國家。越國和吳國一樣,統治階級是中原貴胄之裔,人民大眾則為當地土著居民,習慣文身斷髮。到越王允常時,夏禹之裔已傳20餘代,吳越曾發生戰爭。吳響應晉牽制楚,楚則利用越來牽制吳。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兩次助楚攻吳,吳越屬敵國關係。打擊楚國後,吳王闔閭一直伺機攻打越國。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踐繼位。吳國乘越國舉行國喪期間出兵伐越,越國勾踐率軍抵抗,兩軍戰於攜李(今浙江省紹興縣)。由於吳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越國上下齊心一舉打敗吳軍。戰爭中吳王闔閭傷了腳趾,吳被迫退兵,途中闔閭的傷趾繼發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闔閭臨終前囑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記是勾踐殺害了你的父親!”夫差滿含淚水答應說:“一定不忘報父仇!”闔閭死於歸國途中。

闔閭死後,夫差即位,是為吳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時刻準備伐越。他讓屬下立於他經常出入的宮門之處,每當夫差經過,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國殺死你的父親嗎?”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報仇。”夫差以此勉勵自己,他繼續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國亡臣伯嚭為太宰。經過三年準備,吳王夫差厲兵秣馬,準備大舉伐越以報父仇。公元前494年,吳越兩軍相戰於夫椒(今太湖椒山),吳軍士卒以復仇為動力,個個勇猛善戰,一舉擊敗越軍,攻入越境。越王勾踐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會稽(今紹興市郊一帶)。越王為避免亡國,接受了大夫文種的建議,“卑辭厚禮”向吳求和,條件是勾踐入吳為吳王臣僕,夫人為奴婢,進獻寶器,越可免於亡國。

夫差洋洋自得,準備接受越國的請求。伍子胥勸諫夫差說,吳越同處三江之地,其勢不能並存,勾踐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種等良臣的輔弼,如不及時殲滅,其後患定會無窮。正當吳國君臣爭議不決之時,越國送上美女、寶物賄賂太宰伯嚭,請伯嚭勸說吳王夫差接受越國納貢稱臣。伯嚭本來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賄賂後,一再勸說夫差接受越國求和。夫差聽信了伯嚭的勸說,接見了越國求和的大夫文種,在吳國朝廷,伯嚭和越國大夫文種一唱一和,文種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國得不到吳王的寬恕,勾踐將會殺妻滅子,毀壞寶器,憑藉剩下的5000甲兵與吳拼個死活,吳國到頭來將一無所獲。夫差最終接受了越的和議條件。伍子胥聞訊無可奈何地嘆息說:“20年後,吳國就會變成廢墟了。”

吳越講和後,越成為吳的附庸國,勾踐夫婦及其大夫范蠡等300餘人到吳國為吳王服役。相傳,勾踐為夫差養馬,做了馬伕,勾踐夫人為吳王打掃宮室,夫婦倆表現出毫無反抗之意。為進一步麻痺、消磨夫差意志,越國又送上美女西施,對越王勾踐完全放鬆了警惕。7年後,夫差准許勾踐回國。勾踐回國後不忘國恥,每晚睡在柴草上,並在門邊掛一串苦膽,進出之時都要嘗一下苦膽,捫心自問:“你忘記戰敗後的恥辱了嗎?”他像農夫一樣下田耕作,夫人也如農婦般親自織衣、做飯,生活儉樸。勾踐重用文種、范蠡等賢能之士,勵精圖治,國力逐漸恢復並強大起來。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稱霸,他先後討伐了蔡國、魯國,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溝,以溝通江淮,為北上做準備。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聯合一些小國,從海上進攻強大的齊國,結果被齊國打敗。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進軍中原討伐齊國。他聯合魯國在艾陵(山東萊蕪縣東刁匕)打敗齊國,俘虜齊將多人,繳獲一批戰:利品。夫差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看到數次的征戰耗空了吳國國力。越國也;派人來吳朝賀吳伐齊的勝利。此間吳舉朝上下皆大歡喜,惟獨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陳述說:“越是吳的心腹之患,得到齊,只不過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種莊稼的。”他斷言:“越不為沼,吳其泯矣胥。”此時的夫差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漸對夫差失去了信心。

一次乘出使齊國之機,把兒子託咐給了齊國的鮑氏,並改姓王孫氏。吳王夫差對伍子胥沒完沒了的諫言愈來愈反感,伯嚭趁機向夫差講了伍子胥寄子齊國之事,夫差聽後大怒,以私通敵國,懷有二心之罪,賜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對夫差說:“我死之後,請挖出我的雙眼,掛在姑蘇城東,總有一天,我會親眼看到越國大軍攻入吳國。”夫差為發洩對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屍首包在皮革之中,拋入江中,其名曰:“鴟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農業欠收。夫差仍決定出師北上與齊晉爭霸中原。越國趁吳國國空,傾全力出動精兵分三路攻入吳國。越軍攻入吳都姑蘇,焚燒了吳國都城,俘獲了太子友。夫差聞訊,揮師南歸,後來竟向越國求和,越國自度不能一舉滅吳,就答應了吳國的求和。此後越國又兩次攻入吳國,在越的打擊下,吳的軍事力量幾乎消耗殆盡。公元前473年,越軍攻入吳都。夫差率隨從逃到姑蘇臺上,被越軍重重包圍。夫差派人向勾踐請罪,希望像越王勾踐當年那樣做個附庸國,得以保全吳國社稷,此舉遭到越國拒絕。越答應封夫差到甬東(今舟山群島)做個百夫長,夫差以年老為名錶示難以接受,最後被迫自殺。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臉矇住,悔恨地說:“我沒有臉面在九泉之下見到子胥啊!”吳國滅亡後,吳國子孫逃往四方,他們感念故國,便以吳為姓。

早在吳亡之前,就有吳人流落異國他鄉。吳越之間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在戰爭中,一部分吳人做了越國戰俘,倖存下來滯留在越國,其中有夫差的兒子吳友及王孫彌庸。在吳越戰爭中失敗的吳國王室成員多流向了楚國,諸如上文提到的吳王餘昧之子蓋餘、燭庸,闔閭之弟夫概。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在父死之後,舉家逃亡到楚國和宋國,其後稱慶忌氏。然而與公元前473年吳國這場大災難相比,這些都顯得微乎其微。在這場大災難中,上至吳國宗室貴族下至吳國普通百姓,都歷經了徹心透骨的亡國滅種之痛。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大批吳人被趕出家園,有的遠走他鄉,有的到越國做苦役成了越國奴隸。愈是離散於異鄉,愈是懷念故土,血緣、地緣標誌的“吳”就愈加被突顯出來,亡國後的吳人紛紛以吳為姓。流落在越國的吳人在越人監督下修建了大型水利設施闢首,這座長達千餘米的水利設施後來改名為吳塘,以紀念早期吳姓先人流亡異國做奴隸的艱辛。後來越國滅亡,在越的吳人又隨越人南遷,兩漢後期的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吳霸家族就屬隨越人南遷的一支吳人。

吳亡後,大批的吳姓宗室被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這支吳氏尊吳王諸樊為始祖,後世繁衍成江西曆史上最悠久的吳姓宗族。

鄱陽吳氏、浮樑吳氏、餘干吳氏、樂平吳氏、進賢吳氏等支都是吳鴻後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難到了安徽歙縣,其後裔發展成安徽吳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諸樊為始祖,其後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吳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吳氏最為興旺,成為望族。

吳季札及其後裔

吳季札為辭讓王位曾兩度出走,季札是受中原文化薰陶較深的吳人,曾代表吳國出使文化發達的中原各國,和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產、晏嬰都有過交往。尤其是季札曾出使保存周代禮樂文化最完備的魯國,他對周禮的精通和獨到理解,贏得了魯人的敬重。

在齊國,他與齊國政治家晏嬰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談。當時齊國已政出私門,齊重臣陳完控制了齊國政局,他削弱公室,擴張自己的勢力,先後滅掉了欒氏、高氏等齊國公族。在此形勢下,季札勸告晏嬰明哲保身,交出自己的權和封邑,以免除災禍。晏子政治家,採納了季札的建議。《史記》說晏嬰“是以免欒高之難”。

在鄭國,季札和鄭國著名政治家子產相談投機。他向子產預言了鄭國政局的走向,並忠告子產說:“現在鄭國政治腐敗,國家將會出現困難,到時您會掌握大權。希望您當政時要謹慎,以禮治國,不然,鄭國將會出現一場大混亂。”後來子產果然當政,他進行改革,鑄刑鼎,倡導以法治國,引發了一場大爭議,連北方晉國大臣叔向也寫信批評子產鑄刑鼎將會導致上下秩序混亂。

後來,他又到了晉國時值晉國國君正漸失權威,韓、趙、魏、範、中行、智氏六家異姓卿大夫掌握著國家大權,其中以韓、趙、魏三家發展勢頭最盛。季札當著韓宣子、趙文字、魏獻子的面說:“晉國的歸宿將在你們三家身上。”臨行前叮囑叔向說:“現在晉君越來越弱,大夫們的勢力都發展起來了,以後政權將歸於韓、趙、魏三家,先生一向堅持道義,不肯屈從於時勢。我奉勸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遠離災難。”

叔向是晉國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晉公室中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為六家異姓卿大夫所滅。在政治上,叔向傾向維護公室,反對卿大夫進行的改革,因而成為韓、趙、魏等異姓卿大夫仇視的目標。叔向以後,其宗族果然為三家所滅,晉國也分裂成韓、趙、魏三國。

《史記》記載,季札受闔閭委派出使中原諸國,途經徐國時,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歡季札的佩劍,但不好意思開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為還要出使他國,不便立即解劍相送,想等回來路經徐國時再相送。不料回來時徐君已死。季札憑弔了徐君之墓後,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從的人問季札:“徐君已死,為何還要送給他佩劍?”季札回答說:“當時,我心裡已把佩劍默許給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現在豈能背信棄義,違背自己心中許下的諾言。”

季札在吳姓血緣史上也的確是承前啟後的人物,他來自吳仲雍嫡裔,當初為讓國逃到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市附近地區)鄉下,長兄諸樊只得將延陵封給季札,季札因而號延陵季子。此後,季札後代世居於此,延陵成為吳姓的著名郡望。

季札死後葬在上湖(今江蘇省江陰申港)中的小島上,相傳大聖人孔子因推崇季札之德,曾手書十字碑文:“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吳人為紀念季札,在他墓旁建廟,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陰申港外,江蘇還有四處季札墓,丹陽延陵鎮一處,常州三處,並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書對季札葬處的記載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札葬於何處,這些墓碑都表現出後人對季札的懷念之情。吳姓子孫以泰伯、仲雍、季札三位先祖而莨豪,後世吳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讓堂”、“三德堂”,以彰顯其祖先謙讓之德風。

據吳氏家譜資料記載,季札生有五子,個個都道德高尚。其中長子隨季札出訪齊國時病逝,其名字不見記載。《禮記·檀弓上》說季札長子葬於嬴、博之間(今山東萊蕪市西北),至今遺蹟尚存。其子吳濮婪,吳國滅國時,為避戰禍,攜帶妻子、老母及何姓人家逃到太湖之中,後來定居在太湖東洞庭武峰山下,他隱吳姓濮,與何姓人家世代通婚,隱居荒山野嶺之中。為不忘先祖吳季札,其後代在濮公山下結一草廬名曰濮公庵,借奉祖先季札神主,濮氏數代不與外界溝通,直至南宋時才恢復吳姓。

吳徵生 季札次子,在亡國之難中,孤身一人逃往齊國,所幸被齊平公接納。他在齊娶妻生子,其後成為季札後裔中最發達的一支。吳徵生之子取名啟蕃,寄寓著吳徵生希望後代興旺發達,立志復興吳國之葸。但矣徵生沒能實現其宏願,最後客死異鄉,葬在齊國葵丘(今山東淄博市)。到吳啟蕃時歷史已步入戰國時代,在其父死後,投奔了魯國。吳啟蕃在魯入仕為官,出任魯相,並娶魯國貴族叔孫氏之女為妻,定居於曲阜,死後也葬於此地。其子吳詡早年就學於孔子弟子顏高門下,研習儒術,後來,沒有入仕為官。吳詡以學問稱名於世,他具有戰國士人的性格特點,遊說諸侯,合則留下,不合則去,一生往來於齊魯之間,居無定所。吳詡娶齊田氏之女為妻,死後葬於齊地(今山東膠南市琅砑臺西北)。吳詡生有二子,長子吳暨,次子吳售。吳暨一支,後世子孫散居齊魯之間,不見於經傳、譜諜記載。吳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吳庸成年後捲入魯國政壇之爭,失敗後,逃往晉國,死後,葬於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札後裔從山東遷到山西。這支吳氏在山西翼城一帶居住不過三代,吳庸之孫吳申又舉家南遷於楚,出任楚國大司馬。

吳庸其他子孫則留居山西,後世遷徙線索不詳。吳申之時,已是戰國末期,吳申看到楚國政權搖搖欲墜,遲早必為強秦所滅,於是棄官而走,舉家南渡長江,輾轉來到江西廬山一帶定居下來。從此吳申寄情于山水之間,再未入仕為官。吳申在此精心撫育二子,長子吳芮、次子吳倓。吳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長沙王吳芮,西漢長沙王吳芮家族的顯現標誌著吳姓的崛起與復興。至此,季札次子吳徵生一支自吳亡到秦 200餘年,輾轉流徙了幾近大半個中國。

季札三子吳重道、五子吳木熹歷史記載不詳,亦很難考訂出其後世流徙過程。季札四子吳子玉一支在吳之後,堅守家園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札。《丹陽吳氏宗友錄》詳細記載了吳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傳遞,這支吳氏號稱延陵吳氏,一直到宋元時期仍子孫興盛綿延不絕。

吳亡後,季札長孫吳濮婪為避禍逃到太湖東洞庭武峰山一帶,隱其姓吳為濮,此後數代,達1800餘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魚、耕田為生,與世隔絕,後世稱濮氏不識世間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支子民。唐宋以來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開始重視家族的歷史淵源。唐長慶年間(82l—824)。洞庭濮氏季札第四十世孫濮孟牽頭初修了洞庭濮氏家譜,到了北宋,又進行了重修。隨著宗族的日益壯大,家譜的興修,越來越多的濮氏族人瞭解了家族歷史,濮氏認祖歸根意識逐漸增強。

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濮氏宗族推舉族長濮肇為代表,出面向朝廷獻糧賑荒。濮氏的義舉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詔徵用濮肇做官。但是隱居一千多年,不願張揚的族風使濮肇辭絕了徵用,仍率族人隱居於太湖邊。

靖康之亂後,百姓紛紛南遷。太湖周圍也住滿了南遷的移民,從此,濮氏宗族開始廣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吳氏先民的純樸之風,族人樂善好施,南遷百姓聞其聲名,紛紛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圍移民越來越多,族長濮百被移民們尊稱為“仁義山長”,無意中濮氏族長成了這一帶百姓的首領。由於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復歸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間的承認。

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族長濮百去南宋京都臨安朝見宋寧宗皇帝,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況。宋寧宗聽說是先賢季札之後,御筆一揮恩准濮氏宗族恢復吳姓。

元代範寅撰寫的《(洞庭吳氏)世譜通考》記載了南宋寧宗皇帝關於濮氏複姓為吳的聖旨御批:“這濮百既是季札之裔,避亂隱此,勞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歷世,情甚憫焉。著所在勘慰憂恤,將濮仍復姓吳,仰體國家不廢遺逸之典……”

濮姓復吳後,朝廷為表彰單扎長房一支世代開發太湖地區之功,將其地命名為吳巷,其行政歸屬於平江路,同時劃出山地四畝六分,永遠免除賦稅,供吳氏祭祖之用。此後這支吳氏以吳氏嫡宗標稱於世,又因先祖吳濮婪隱居太湖東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稱洞庭吳氏。到了元代,洞庭吳氏裔孫吳宣新修了洞庭吳氏族譜,正,式以吳氏標明世系。吳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吳壽寧在皇慶年間於濮公庵舊址建立了季子廟,作為吳氏祠堂,廟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孫範寅題名的“延陵祠堂”石碑。

此後洞庭吳氏又數次續修家譜,使這支吳氏的歷史非常清楚。

二、出自虞氏或有虞氏

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仲雍的後代,周文工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舜去世後,中原形勢發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職位,建立起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代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陝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並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於幫少康復興了夏朝。商代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元和姓纂》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三、少數民族吳氏

元、明、清時期,由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政權,民族大融合進一步加深。少數民族接受漢族文化而採用漢姓。

苗族吳姓

我國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吳姓主要分佈在湖南和貴州苗族地區,他們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於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苗族吳氏,至遲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義首領,就是吳姓族人,名叫吳天保。明代苗族吳姓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吳姓,廣泛地分佈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和邵陽城步縣等苗族分佈區。據民國時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記載,乾城(今吉首市)的苗族吳姓,主要集中在坪壠、犁口嘴、三岔坪、地嶺波等地。鳳凰縣的苗族吳姓,則以阿拉營、鴨堡寨、(木暴)木營、沙坪一帶最多。永綏(今湖南省花垣)的苗族吳姓,自吳姓祖公祿祖率其子孫居住於吉峒鄉瓦水、窩必、鉛藏鄉的鉛藏一帶,子孫再逐漸遷徙到各地。因此,永綏以吳、龍、石、麻四姓為多,而又以吳姓人數最多。在吉首的新坪鄉,1200多戶人家中,吳姓近1000家,方圓數十里內都是一姓,且為同一吳姓血緣家族。與新坪鄉毗連的新民鄉和鳳凰第九鄉,也以吳姓人數最多,幾乎佔70、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吳姓冠首。

湘西苗族的吳姓,歷史上又分出一支改從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吳、伍雖不同姓但卻同宗,所以兩姓不能通婚。

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民族誌》(91年徵求意見稿)和部分族譜記載,今靖州的苗族吳姓都是從江西吉安府太和縣直接或經貴州等地轉遷來的。如靖州三鍬鄉岡衝村苗族吳氏家族,是從江西太和縣魏司巷,中經貴州天柱遠口,再於明朝中葉遷入靖州的,至今已傳30代,繁衍成600人的一個家族,大堡子鄉同樂村苗族吳氏家族,明朝天順年間(公元1457—1464年)從貴州天柱縣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3代,發展至510人;藕團鄉新寨村苗族吳氏家族,也來自遠口,至今已傳20代,發展至400人;新廠鄉燕團村苗族吳氏,明代自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0代,有480人;平茶鄉地祥村苗族吳氏,清代自貴州錦屏新化鄉印寨再經江邊遷來,至今已傳10代,發展至371人。

湖南苗族吳氏分為禾孝與禾弄兩系。

在貴州苗族地區,吳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只如貴州臺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其後裔於是變成了苗族吳氏。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繫,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吳,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間無內在的血緣關係。

苗族吳姓,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優秀子孫,為中國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因此,我們的吳姓史自然不能忽略這特殊的一支。各民族中,異彩紛呈的吳姓宗族。

蒙古族

在純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吳姓居其一。相傳遠古時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酋長名叫吳蘭蘇和,他的後裔就以他的漢譯名“吳蘭蘇和”中的第一個字為姓,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吳姓”,它與姬姓吳氏無關。蒙古人又有改為漢姓吳氏的。《續通志·氏族略》記載:明王朝政府曾賜給許多蒙古人吳姓,如賜“巴圖特穆爾曰吳允誠,子額特特穆爾曰吳克思,瑪嚕曰吳成諤,勒哲特穆爾日吳良布,敦日吳守義,濟蘭曰吳克誠,多羅曰吳存敬,瑪嚕曰吳管”。

滿族

今日滿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漢字吳姓的。《滕縣誌·人物》中《吳升傳》記載:“吳升,其先本女真吾古論氏,世居臨洮,乃以吾作吳,因姓吳。曾太父吳珍,仕金為滕陽軍判,遂為滕人。”則女真人改姓漢字姓吳氏,最遲在宋代已經開始了。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中有吳姓,他們是由鄂倫春族中的“吳查爾坎”氏的漢譯簡化而成,與漢族吳氏沒有絲毫關係。

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吳姓,他們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讀音轉譯而成。赫哲族吳姓到現代產生了傑出的作家吳白豐,他就是優秀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編著。

回族吳氏

據《信陽民族誌》記載:河南信陽回族中有一支吳氏宗族。回族吳氏應為姬姓吳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吳鍾,清初武術家,河北滄州孟村縣人。

哈尼族吳氏

據《明清雲南土司通纂》一書記載,哈尼族中有吳氏,自明初洪武年間(14世紀下半期)吳蚌頗而宗族始盛。吳蚌頗居雲南臨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眾開闢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長官司土副長官之職,世領其所墾土地,準其世襲。從此,哈尼族吳氏蚌頗一支,就世襲為左能寨土司副長官。吳蚌頗傳獵豆,獵豆傳龍勝,龍勝傳安,安傳上登,數世皆傑驁不聽道府鈴束,後除職。清朝初年平定雲南,吳蚌頗的第11代孫吳應科率本宗族投誠,清王朝因授給他土舍之官。吳應科傳順,順傳世臣,世臣傳弟世標,世標傳子吳義,義傳廷輔,廷輔之子吳俟,嘉慶三年襲職。至民國時,左能土司仍為哈尼族吳蚌頗家族後人吳忠臣世襲。

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又據《皇朝通志·氏族略》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姓。民國《奉天通志》也記載有吳那海,是高麗吳氏,歸旗,居海州地方。朝鮮族吳姓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又在滿族和錫伯族中,有吳姓,是由他們各自民族中的“吳扎拉”姓改從吳姓的。

除苗族外,我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有吳姓,他們大多屬於少數民族改用、借用漢姓“吳”而成,與姬姓吳氏沒有絲毫血緣聯繫。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越(粵)族中的吳姓,就是吳國滅亡後,吳姓子孫南下逃難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為越人,漢武帝時有越人吳陽,封外石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