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子奪嫡時哪些阿哥沒有參與?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尼克狐365

康熙的兒子很多,不計算夭折的,有二十位成年皇子。

除去參與奪嫡的九人,就是十一名皇子。這些皇子年齡差距極大,因而人生經歷也是各有不同。

雍正時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分別是五阿哥、七阿哥、十五阿哥。

五阿哥胤祺——病死(53歲)


在未參與奪嫡的皇子中,五阿哥胤祺的年紀最大。同時他也是年長皇子(八阿哥以上都屬於年長皇子)中情況最特殊的一個。雖然他和老九胤禟都是宜妃所生,但由於從小被仁憲皇太后撫養,因而性格與其他阿哥都不一樣。

仁憲皇太后是孝莊太后的孫女,蒙古族。他繼承了孝莊的傳統,極其討厭漢文化!五阿哥胤祺在這位奶奶的教育下,十歲時都認不得幾個漢字。因而,胤祺在皇子中屬於異類。平常很少參與朝政,康熙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低,也不給他安排差事。

所以,這也養成了胤祺比較“佛系”的性格。康熙和雍正對他都很放心,這樣的人不惹事。

雍正十年,胤祺病故。去世兩年後,雍正給他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這是非常好的評價了。


七阿哥胤祐——病死(51歲)



七阿哥胤祐也是情況很特殊的一位,特殊之處有兩點:

據說他的身體有殘疾(但是在史書上並未記載哪裡有殘疾);

他的母妃戴佳氏身份非常低,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為成妃(此前是何名位不詳)。比八阿哥的生母低位還要低。

由此可見,七阿哥胤祐這個人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身體不好,生母地位又低,不參與奪嫡是明智之舉。

雍正八年,七阿哥胤祐病逝。雍正評價他:

『恪盡其職,諸務畢舉』

『敬謹小心,安分守己』

這也是非常好的評價了。

也就是說,雍正認為七阿哥胤祐做人方面很有分寸。知道自己沒有爭儲的命,平日裡安分守己,與世不爭。不像老八胤禩那種人,沒有當皇帝的命,卻總在操當皇帝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七阿哥胤祐的長子弘曙在康熙晚年曾經隨十四阿哥胤禵一同西征。因而被雍正貼上了胤禵死黨的標籤。雍正五年,在解決了八爺黨之後,弘曙也被革除世子爵位。後病死於乾隆三年。不知道胤祐的死,跟弘曙有沒有關係……


十五阿哥胤禑——病死(49歲)

關於十五阿哥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漢人嬪妃所生,同時也是漢人妃嬪所生的皇子中,年紀最大的一位。漢人所生,身份自然不高……

但是根據史料的記載,十五阿哥從小交給德妃撫養。而德妃又是雍正和十四阿哥的生母。所以胤禑沾了點雍正的光。

雍正九年胤禑病逝。雍正親自給他上的諡號是【恪】。按照諡法的解釋,恪曰溫恭朝夕

溫恭朝夕,取自於《詩經·商頌·那 》一篇中的【溫恭朝夕,執事有恪】的前半句。寓意為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的意思。

這麼一說,十五阿哥和五阿哥、七阿哥就屬於一類人了,就是每天都溫文爾雅,見人就畢恭畢敬,與世不爭,待人和善。對雍正的政策沒有意見,對雍正的皇位沒有威脅。



乾隆時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分別是十二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阿哥、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二十三阿哥、二十四阿哥。

十二阿哥胤祹——病死(78歲)

在康熙的所有兒子裡,十二阿哥胤祹不算是最出色的,然而他卻是最長壽的。同時他的生母定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妃嬪,足足活了有97歲!

母子都如此長壽,說明他們母子都懂得明哲保身,心態良好,得之不驕,失之不躁。據說胤祹曾經也想過參與奪嫡之爭,但每次都會被定妃阻攔。因而在雍正繼位後,並沒有刻意的刁難他。

此外,胤祹的撫養人是蘇麻喇姑。在這位老奶奶的諄諄教導之下,胤祹的性格也偏“佛系”。雖然一生起起落落,先封為郡王,後被降為貝子,再降到鎮國公。但是他的心態並沒有崩塌,一直活的很灑脫。乾隆繼位後,晉封他為和碩履親王,一直到病死。說明心態好的人,長壽。

十六阿哥胤祿——病死(73歲)

十六阿哥是十五阿哥的同母弟,也是王密妃所生。被其它阿哥稱為“十六聾”,(即耳朵不好使,經常聽錯話,應該是為了明哲保身),經常的犯糊塗。但也正是因為“耳朵不好使”這個缺點,讓他在一次次的宮廷爭鬥之中得以置身事外,一次次的化險為夷。

在九子奪嫡中,表面上不參與任何一方,但實際上和十七阿哥胤禮是支持雍正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會站隊才是最重要的)。

雍正繼位後,對擁戴有功的兄弟們,一律是高官厚祿,胤祿也不例外。莊親王死後,胤祿奉旨繼承莊親王的爵位。莊親王有好幾個侄子,但都不得襲爵,雍正給了胤祿。

別小看胤祿的莊親王爵位,這可是當時八個鐵帽子王之一,世襲罔替)。由此可以看出雍正帝對他的厚愛……

乾隆繼位後,胤祿繼續被重用,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兼管工部事務,食親王雙俸。後來受弘晳逆案的影響,被乾隆給削了權。但最後也是善終。

十七阿哥胤禮——(42歲)


(十七阿哥親自畫的雍正像)

十七阿哥跟十五和十六阿哥一樣,都是王密妃所生。話說這個王密妃挺厲害的,生的三個兒子都是王爵,十六阿哥是承襲鐵帽子王,十七阿哥封親王,十五阿哥封郡王。要論康熙妃嬪中的最大贏家,非王密妃莫屬了。

很多人說懷疑十七阿哥是四爺黨,其實這個根本就沒什麼值得懷疑的。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發上諭給宗人府:『著加怡親王俸銀一萬兩,果郡王著照親王給與俸銀俸米。』

老十三享受親王雙俸待遇,十七阿哥身為郡王卻能享受親王的待遇。別的阿哥都可沒有,唯獨老十三和十七阿哥加恩。這要不是四爺黨就是見鬼了……

雍正六年,胤禮封親王。乾隆元年,乾隆皇帝又再次加恩“永賜與親王雙俸”。也就是說胤禮一家,哪怕以後不是親王了,待遇不變。

乾隆繼位後,可能是出於權力的考慮,打壓十六和十七阿哥。乾隆可能只是想明敲打敲打一下,沒想就到把十七叔鬱悶死了……這就讓乾隆太傷心了,不僅親臨其喪。還把自己的六弟弘曕過繼給胤禮,承襲果親王。

胤禮在康熙帝諸多皇子中,算是下場較好的一個。

二十阿哥胤禕——病死(50歲)


康熙兒子中比較二逼的一個。九子奪嫡時只有三歲,雍正四年才封為貝子,四年後封貝勒。這是他最高的爵位了,終生未能封王。

雍正晚年,曾經兩次派胤禕祭陵,他都託病抗旨不去,由貝勒連降三級至輔國公。雍正非常討厭他。

雍正駕崩後,胤禕被告知大行皇帝遺命,你沒有資格殿內給先帝行禮,尷尬的要死。還是乾隆降旨,令胤禕可進殿行禮,同時恢復其貝勒爵,並令他前往守泰陵。

乾隆在諭旨中說:“公胤禕乃皇考之弟,有服勞奉事之義,著晉封為貝勒,令其前往守陵……”

大意是,不是看在你是我叔叔的份上,這個貝勒爵位也不給你。現在讓你去守陵,是你身為皇族的義務,別給臉不要臉。

當然了,胤禕的性格雖然二了點,但最後也是善終。

二十一阿哥胤禧——病死(48歲)

胤禧只比乾隆大半歲,名為雍正的弟弟,實則雍正待他如兒子一般。九子奪嫡時,他只有幾歲,小屁孩一個。

雍正繼位後,按例給他封了貝勒爵位。與二十阿哥不同,胤禧很老實。因而在乾隆繼位後晉封郡王。

胤禧一生能文能武,雍正和乾隆兩父子都很欣賞他。因而仕途順利,胤禧死後,因為沒有兒子,乾隆便將自己的兒子,皇六子永瑢過繼給胤禧為孫,封貝勒。後來晉封為質親王。

二十二阿哥胤祜——病死(34歲)

眾多小阿哥中比較不出眾的一位,比乾隆還小几個月。最高爵位只是貝勒……

後病死,應該是善終。

二十三阿哥胤祁——病死(72歲

與二十二阿哥一樣,是地位和出身都比較低的皇子。按例,也被封為貝勒。

但在乾隆十九年,因事故,從貝勒連降兩級至鎮國公。此後三十多年,一直都是鎮國公。他是康熙兒子中,爵位最低的。

乾隆四十五年,已經68歲的胤祁才重新晉封為貝子。兩年後,才恢復到貝勒爵位。

又過了兩年,乾隆四十九年時,胤祁加郡王虛銜。虛銜,即不拿郡王食俸。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日,病故。

胤祁的一生,高壽,但是沒什麼地位。亮點在於,他是康熙兒子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二十四阿哥胤秘——(58歲)


康熙最小的兒子,比乾隆小五歲,比弘晝也小四歲。真可謂名曰叔叔,實乃弟弟。

但是我懷疑胤秘多半也是四爺黨,或者曾經有恩於雍正。

因為,雍正十一年,年僅18歲的胤秘就與乾隆和弘晝同時冊封,被稱和碩誠親王。對比一下二十二和二十三阿哥,胤秘的待遇簡直高的沒天理了!

比較搞笑的是,胤秘平時和弘晝交往比較多。他們的冊封禮和拜師禮都是乾隆主持的。乾隆名義上是他的侄子,實則更像哥哥。

胤秘最後也是善終。


另外還有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雖然他們也沒有參與奪嫡之爭,但鑑於他們都沒有活到成年,就不說了。

總的來說,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四阿哥由於支持雍正,獲得的地位也最高。十二阿哥和二十三阿哥心態好,也活的很長壽。


Mer86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按照古人來說68歲去世也算是高齡,據考證一生共生育皇子35位,皇女20位。

在35位皇子中,序齒的只有24位,實際長大成人的僅有20位。

我們通常所說“九子奪嫡”那麼參與儲君爭奪的皇子就佔了幾乎一半。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生前一共兩次大封皇子,風別是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從分封情況多少可以看出一絲諸皇子的地位。

皇五子:胤祺,母親郭絡羅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

,康熙非常寵愛,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為親王,在康熙諸子中還是比較有地位的,但是他卻並未參與奪嫡,可能與他性格有關,康熙評價他“心性甚善,為人敦厚”

雍正繼位後胤祺也沒有受到打擊,雍正十年去世,諡號“溫”也比較能反應他的性格。

皇六子:胤祚,和四阿哥胤禛是一母同胞,比胤禎小一歲多,雖然序齒但是五歲夭折,沒有機會參加奪嫡。

皇七子:胤祐,母親是成妃,從記錄來看成妃的出身一般,也並不受康熙寵愛,在康熙序齒靠前的皇子的母妃中,成妃是受封最晚的。胤祐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為多羅郡王,在諸皇子中算是中等水平。

胤祐在雍正元年晉升為和碩親王,雍正八年去世。一生“敬謹小心,安分守己”

皇十一子:胤禌,一歲夭折。

皇十二子:胤祹,母妃定妃萬琉哈氏,但是從小被蘇麻喇姑撫養,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貝子,由於蘇麻喇姑精心教育的原因,胤祹並未介入皇位爭奪。

值得一提的是胤祹是康熙諸子中最長壽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87歲高齡去世。雍正朝平平淡淡,乾隆繼位封為親王,負責管理禮部和宗人府,乾隆對其非常信任,禮遇有佳。

皇十五子:胤禑,母親為密嬪(康熙五十七年冊封),出身較低沒有資格撫養皇子,所以胤禑由德妃撫養,康熙年間沒有封爵,直到雍正四年才受封貝勒,被派去給康熙守靈,雍正八年晉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

皇十六子:胤祿,和十五阿哥一母所生,雍正元年被過繼給親王博果鐸一支,繼承親王爵,乾隆繼位初期比較受重用任總理事務大臣,食親王雙俸。乾隆三十二年七十三歲高齡去世。

皇十七子:胤禮,純裕勤妃所生,康熙一朝沒有封爵,但是由於一些影視劇,十七阿哥果郡王名聲要響亮一些。

胤禮在雍正朝備受信任,先後被封為郡王,親王,對比他的出身和特殊的待遇,在“九子奪嫡”中他很可能是胤真的堅定支持者,乾隆三年去世。

皇十八子:胤祄,八歲夭折。

皇十九子:胤禝,三歲夭折。

皇二十子:胤禕,生母為襄嬪,雍正八年才被晉封為貝勒,一生主要工作是為雍正守泰陵,乾隆二十年五十歲去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喜好書畫,雍正十三年被封為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皇二十二子:胤祜,謹嬪所生,雍正十二年封為多羅貝勒,乾隆九年病逝。

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八年第一次被冊封為鎮國公,雍正十三年被封多多羅貝勒,乾隆四十九年直到死前一年才獲得了郡王的虛銜,僅掛名不拿俸。

皇二十四子:胤秘,康熙序齒皇子中最小的兒子,康熙六十多歲老來得子,比乾隆還小五歲,雍正十一年和弘曆,弘晝同時被冊封為親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一點點歷史

康熙皇帝一生子嗣眾多,皇子多達35個,其中11個皇子早折而未序齒,所以序齒的皇子24個,參與奪嫡的九個是: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胤禔。

剩下的就是沒有參與的,其中4人壽命沒超過10歲便去世了,分別是: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

除去上面十三位,還有十一位: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皇二十子胤禕,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皇二十四子胤秘。皇五子胤祺、皇十二子胤祹無心政治,皇七子胤祐身體殘疾。在後面的皇子在康熙去世是都還年輕或幼小,無力和那些有才能,有勢力的哥哥們爭儲。沒有參加爭儲的皇子一般都平安而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