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含笑九泉指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九泉”一詞的背後融合了我們傳統的民間宗教、道教和佛教等一系列思想。瞭解這個詞,恰好也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融合性有多強。“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這是古詩中,對“九泉”的描寫。道藏典籍《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對九泉有過相關描述,此中記載九泉分別是指: 一酆泉, 二衙泉,三黃泉,四寒泉,五陰泉,六幽泉,七下泉,八苦泉,九溟泉。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對於“九泉”,民間有許多說法,一種是說古代勞動者從打井的經驗中獲知:當掘到地下深處時,就會有泉源。地下水從黃土裡滲出來,常常帶有黃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做“黃泉”。古時有種迷信,認為人死後要到“陰曹地府”去,“陰曹地府”在很深的地下,於是就把“九”字和“泉”字相搭配,成為“九泉”。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民間自古以來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人一旦辭世就要赴“陰曹地府”去“報到”。而“陰曹地府”卻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於是人們常常用“黃泉”和“九泉”指稱陰間。那麼,這兩者之間的來歷及其差別在哪兒呢?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雲,“黃泉”與“九泉”是同義詞,其含意相近,都是指人死之後所埋葬的地穴。因為水是從地下深處的黃土層裡滲透出來,並且常帶有黃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作“黃泉”。我國曆史上最早出典喻始見於《左傳·隱公元年》中記載:“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此外,古代的人也常用“九”來表示多、大、極的意思,這是因為“九”在我國漢字數碼的個位數目中屬於最大的數字。據古籍醫書《素問》中雲:“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據此可見,所謂“九天”、“九霄”就是指高不可測的天空,極言其高也;而“九泉”便是指深不見底的地下,極言其深也。據反覆考證,“九泉”一詞卻比“黃泉”出現得要晚些,開始流行於漢朝末年。“建安七子”之一阮王禹的《七哀》詩詞中,有“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之句。爾後,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興衰和嬗變,人們便習慣地把“黃泉”和“九泉”故稱為亡靈的代名詞,一直流傳至今。

另一種說法說九泉說應出自九原,九原是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墳墓所在地,又稱“九京”,後來人們常用來泛指墓地。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此後有唐朝皎然《短歌行》中的:“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韋莊《感懷》詩中有:“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冢多。”直到清代龔自珍《乙酉除夕夢返故廬見先母及潘氏姑母》詩中也有:“醒猶聞絮語,難謝九原心。”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還有一種說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也叫九重天或九天。地分九層,名曰九泉。據資料《素問》有言:“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上有九天,下有九泉,至高至極,構成了人類空間書寫的兩個頂端。在人們的傳統信仰中,人死後靈魂上天,肉體入地,因此,才會有陰曹地府,十殿閻羅王,九泉神靈之類的古老傳說。

看看,關於九泉的說法還真不少,你知道哪些關於九泉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