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興衰,無非諸神之戰,國家的競爭,其背後是神的影子

諸神之戰

哪種文明可以生存壯大,哪種文明會滅亡?

哪個民族可以征服掠奪,哪個民族只配當亡國奴?

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一個民族的興起,首先會選擇一種秩序。然後採納一種宗教,來解釋這個秩序。並告訴人民日常的行為準則。

文明的興衰,無非諸神之戰,國家的競爭,其背後是神的影子

在宗教的基礎上,演化出政府結構,契約精神,民俗,道德,文化以及歷史故事。

國力的起伏,朝代的興衰,往往對應著制度的好壞。

優良的制度,國力才會越來越強。制度的選擇,則是全民族的共識。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宗教觀點,就會選擇怎樣的制度。是“民心所向”。

制度的競爭,其實是“意識形態”的競爭。其背後是神的影子。

穩定還是效率

神---宗教---制度---國力。所謂文明的興衰,無非諸神之戰。

下面,我試圖將幾種文明秩序加以比較,看看哪個神更強一些。

在這場較量中。我們從穩定和效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效率意味著國力。

越有效率的制度,則國力增長越快。如果運氣不太壞的話,一般都能成長為大帝國。

但是有些制度,並不能在原始社會使用。譬如“全民公決”出現的前提,必須要有無線電。

另一方面則是穩定,這裡的“穩定”,並不是社會的穩定。而是統治者自己的利益。

穩定往往和效率衝突。歷史上,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權力寶座,一再扼殺社會的進步。此類事也是屢見不鮮的。我是說隔壁的朝鮮。

馬克思說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別的不說,這句話是對的。

從邏輯上講,假如生產力極大發展,生產力導致生產關係重構,生產關係不適應。

那統治者豈不是要從寶座上退下來。

所以,任何一個政權都不歡迎社會變革,不歡迎社會進步。

首先來看看我們的儒家,之前的文章分析過,儒家是等級制。

文明的興衰,無非諸神之戰,國家的競爭,其背後是神的影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如果加入一個匈奴,這個時候,在儒學的框架內,是完全無法解決“二個平等的政治實體”如何共存,這一高難度的問題的。

  • 中原的官員遇見匈奴,等級應該如何排列?比知縣高,還是比知府低?
  • 一旦發生糾紛,該如何仲裁?

那體制就會產生混亂。

中國人一般採取的辦法是:

  1. 把匈奴滅掉。
  2. 禁止溝通,或僅限於少量的邊境貿易。

有很多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古代喜歡搞閉關鎖國。

  • 宋,就只有泉州作為通常口岸。
  • 明清二代海禁,片帆不得入海。
  • 晚清1839年前夕,只有廣州作為通商口岸。

閉關鎖國,並不是為了逮捕前朝餘孽。

因為在朝廷士大夫的心目中。他們其實知道,大食商人,阿拉伯商人,不列顛。是一個強大的文明。並不是中華文明的僕奴。

只不過中央朝廷實在想不出,該如何面對這一個“平起平坐的巨人”。

那這事又不緊迫。

乾脆將全部的對外接觸,收縮到一個小口,然後整個華夏帝國,就當沒有這事好了。

這樣的一套邏輯,在中國古代的很長時間都是行之有效的。

可是到1840年英軍炮艦敲開了沿海的城防,士大夫們就慌了。整個朝廷混亂了。

誰都沒有經驗應該如何面對一個“平起平坐的巨人”。

而且這個巨人既不想毀滅你,你也沒辦法毀滅他。他只想和你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於是掀起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說句題外話。1949年之後,隨著西方文明的傳入中國,技術手段也獲得了質的提升。

那時的中國構建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體制內”,把全社會99.99%的行為,都歸入體制內。

其完成度,比所有王朝都高。

1971年“批林批孔”。其實真正懂儒學的人,一眼可以看出,這才是儒學在中國登峰造極的時刻。

因為全社會都在等級制內。

儒學的效率

儒家很穩定。可是效率極差。

1840年,當歷史把中華民族重新拋入競爭中去,士大夫們發現儒家制度就是渣。

儒家的問題,是“資源無法自由配置”。

儒家的制度產生於2500年前,當時的社會99%是種植業,識字人口不到0.1%。

孔子設計的這套等級制,非常簡單,很適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

可是今天,社會早已不是99%的種植業。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適應”市場經濟的制度。老朽的儒教被拋棄並不可惜。

“儒”是一種非常低效的制度。應該被歷史淘汰。

雖然我對儒學略知一二,可我依然認為儒學就此成為廢紙,沒什麼可惜的。

文明的興衰,無非諸神之戰,國家的競爭,其背後是神的影子

古歐洲和中國是二個截然不同的文明。他們從“底層”規則開始就分道揚鑣了。

具體是什麼,下次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