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1981年11月30日,清东陵乾隆裕陵妃园寝中最大的妃墓——乾隆纯惠皇贵妃的陵寝发生坍塌,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及考古人员为进行抢救式修缮,将纯惠皇贵妃的陵寝打开。当考古人员通过并不长的甬道进入主墓室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纯惠皇贵妃的主墓室中并列码放了两具棺椁,在主位纯妃的右侧,有一具无名棺椁,没有神牌标注棺椁主人的身份,这神秘的无名棺主人又是何人呢?难道有陪葬侍女?专家随即翻阅大量资料,《清史稿》中对神秘棺椁的主人身份只字未提,甚至官方专门记述东陵的典籍《昌瑞山万年统志》中也没有丝毫提及纯妃墓中有其他棺椁的存在。这神秘棺椁的主人背后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故事,导致了这种自清朝开国以来不同常理又不合祖制的安葬形式呢?而各种史料又同时对神秘棺椁件事保持了缄默,只字未提、讳莫如深!这突然的发现,给专家的考证带来了新的难题。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而这道题的答案要从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那个冬天的某个傍晚说起。

清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这天,北京紫禁城的西二所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是雍正皇帝的四皇子,宝亲王弘历迎娶侧福的日子。(满族的侧福晋与汉族的纳妾制度有天壤之别,所以称“娶”)左领那尔布之女 ,身着大红色吉服,珠翠加身,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姑娘乌拉那拉带着满心的好奇、欢喜和茫然,在大群宫女的搀扶下走下花轿。弘历?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自己的新夫君是怎样的人?他的容貌、才学、品智又如何,这一切她都只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自己对他完全没有概念。而她目前最关心的还是这位弘历会不会对自己好,会不会爱自己。以及她嫁入这个皇室家族后应该如何自处。至于她的弘历会不会有朝一日身登大宝,承继皇统,成为一国之君?这类问题,对她这个小丫头来说,都还是遥远的,自己也从没想过。她只知道皇帝的一道圣谕,就让她嫁给了这位宝亲王,住进了大内。禁宫大内给她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大片黄色的琉璃瓦和很多个想迷宫一样的房子。仅此而已!

夜深,她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新房中等待在自己夫君的到来,她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位对她来说只闻其名却未谋其面的弘历,是否向外面传说的那样高大英俊,优雅华贵。但同时又有些许的紧张,她紧张的是如果弘历并不像传言那样,而只是一个放浪形骸,傲慢自大的纨绔子弟又该如何呢?无论如何,她对这次皇帝的赐婚还是期待大于担忧的。

门被推开了,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进了她的耳中。她紧张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该不该和他说话?该说些什么呢?”她这样想着,感觉双颊已经发烫了。脚步停在了离她不远的地方,静默,屋里的空气似乎都已经凝结,时间虽然很短暂,对她来说却已经过了很久,脚步忽然转身向外走去,但只走了几步,又突然转回来,径直向她走来。

她盖在头上的丝绸盖头被一只红木制挑杆慢慢挑开。她略带羞涩的眼神慢慢抬起,四目相对,她迅速的避开了他的眼神。眼前这个面色白皙的少年,正弯着腰,透过轻轻挑开的丝绸盖头缝隙,用一种充满好奇而又有些局促的眼神端详着盖头内的她。透过他微窘的眉间,能看出他其实和自己一样的紧张、好奇和略带不安。盖头被掀开,一个面色红润,身材高挑,举止优雅的美少年出现在那拉眼前。他身着金线织绣的亲王团龙锦袍,胸挂一百零八颗红珊瑚朝珠,手带一枚祖母绿翠玉大扳指。脸上浮现出一丝微微的笑容,正在上下端详着自己。那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是低着头,红着脸,默默的站在原地。弘历首先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微笑着说:“这位格格长的好标志。”然后伸手拉住了她的手........从这双柔软白皙的手中散发的温度,让那拉感到温暖而安全。这微笑是那么迷人,手是那么温暖。眼前这一切的美好,深深烙印在了小那拉的心里。直到三十多年后,她最终带着这份美好离开了人世。

时光荏苒,转眼那拉已经入府九个月了。她也逐渐习惯了王府中的生活。她与她的弘历感情渐浓,这九个月中,年轻的宝亲王与她携手度过的许多幸福美好的时光,紫禁城中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是他们情感的见证。他们在太液池中泛舟,在五龙亭中赏月,在流水音对诗,在万春亭嬉笑。虽然府里还有嫡福晋富察氏,和其他几位庶福晋,但她们都以姐妹相称,关系还算融洽。最让她欣慰的是弘历并没有因为这些姐妹的存在而过多的冷落她。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持续有很久,一切都随着一件事的发生而改变了。

一日,一内廷侍监风风火火的从京西夏宫圆明园赶来,进府先急匆匆的给宝亲王请了个安,然后站起来收敛笑容,一脸严肃的宣道:“传皇上口谕:近日朕躬偶感不适,着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此处省略)即刻入圆明园侍驾。”这年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日。三日后,雍正帝驾崩于圆明园!

然而,比先帝驾崩更让那拉和整个亲王府感到震撼的是另一个消息,那就是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德配皇统,行登大宝”的消息。这意味弘历从今天开始,成为了大清这个古老而庞大帝国的实际执掌者,大行皇帝把清帝国所有的国政都甩给了这个年仅25岁的四皇子,同时也赋予了他无限的权力、无限的荣耀及无限的压力……。

改变,一切都在改变,随着弘历的登基,一切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变化,这包括了每个人身份地位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而重要的是他们思想上的改变。弘历曾经那阳光灿烂的笑容也在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皇帝独有的威严和冷峻。他们之间似乎有一段无形的距离把他们相隔开,这段距离与日俱增。那拉很清楚,这是皇权所产生的奇妙距离,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高处不胜寒。

在这所有的改变背后,那拉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甚至连她自己也没有察觉的变化,她已经不再是当年冬天的那个傍晚,被从神武门抬进来的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了,如今的乌拉那拉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丝当年的羞涩、拘谨、怯懦。她对身边这个弘历的熟悉甚至超过了对她自己的熟悉。紫禁城,这座只有天帝所居住的紫微星宫才能与之媲美的豪华宫殿对于她来说也已经没有任何神秘和好奇。在她的眼里,这座宫殿不过是一个阶梯,她要沿着这座华美的阶梯走上去,顶层的风景是美丽的,美丽到可以让人随时忘记一切人类的情感。这种美丽是人间所不存在的。当然,目前的她还是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没有天神护佑,她无论怎么费尽心机也无法成为统御六宫,母仪天下的皇后。但这不是问题,因为她虽然没有可能成为皇后,但她还有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成为尊贵的——圣母皇太后。是的,此时的她逻辑非常清晰,那就是要为皇帝产下皇子,让皇子继承皇位。 一切阻碍她实现这个理想的因素都将被她视为“威胁”。 她的后半生,将只为这唯一的理想而努力。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三月,那拉所谓的护佑她的天神出现了。皇帝在随皇太后、皇后及众嫔妃东巡回銮的路上,途经济南府,噩耗突传,皇后富察氏薨毙。当晚的清雀舫(乾隆帝所乘御舟)异常肃静,人人哀荣满面。已成为娴贵妃的乌拉那拉亦然如此,她从十多岁就认识了这个姐姐,彼此间虽不比情同手足,但也算相处融洽,富察皇后的离世让她的内心感觉阵阵的绞痛,万分悲痛之余,她想到了一个问题:“今后谁将统摄六宫?慧贵妃?纯贵妃?还是……?”是的,也许就是她自己。想到这里,她的哀伤的内心深处萌动起了一丝不为人所察觉的悸动和释怀。

富察皇后去世仅四个月后,一道上谕揭开了四个月中一直萦绕在娴贵妃心头的疑问。“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娴贵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圣祖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七月初一,娴贵妃乌拉那拉氏被册立为皇贵妃,以皇贵妃的身份执掌六宫事务,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一年后,随着皇贵妃册立大礼的完成,她离皇后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但这一步之遥并没有让她等待太久,仅一年之后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八月初二,乾隆为皇贵妃乌拉那拉氏举行了皇后册立之礼,她头戴凤冠,胸配东珠朝珠,身着皇后朝服向皇帝行礼谢恩时,皇帝微笑起身,轻轻将她扶起并牵住了她的手。还是这个微笑、还是这双柔软而白皙的手,是的,她所熟悉他的一切,她一如既往的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是的,他没有变,还是那个她曾经熟悉的弘历,那个与她朝夕相处,赏月泛舟的弘历。“弘历,你若不负于我,我必生死相依。”

自册立为皇后之后,乾隆无论南巡、祭祖、秋狝、谒陵俱令皇后伴驾同行,帝后形影不离。一年半之后,乾隆十七年,那拉皇后为皇帝产下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那拉皇后离她的梦想越来越近,如果没有意外,她的皇十二子永璂成为未来大清的皇位继承者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了。然而,没有悬念的历史是平淡的,和不能容忍的。它总是能在最平淡的时候制造出新的悬念。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

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时光消逝,转眼那拉皇后已入宫已近三十载,而帝王后宫却从未清冷过。随着乾隆驾临翊坤宫(后迁至翊坤宫)的次数逐渐减少,那拉皇后已经清晰的感觉皇帝对她的荣宠已经逐渐从翊坤宫迁到了永和宫。而永和宫的主人就是——令贵妃魏氏!身为皇后的她,本无心与众妃争宠,因为她清楚知道,在后宫之中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她皇后的地位,但众皇子的储位未立,而皇帝对此也只字未提。这就成为了她最担心的问题。

令贵妃魏氏,满洲包衣出身,从选秀宫女逐步升至贵妃。论其容貌,乾隆时常夸耀令贵妃是个具有”柔嘉之质“的女人,就是温柔与美貌并存。且常挂嘴边。而令贵妃非但有”柔嘉之质“,更是一个智商与情商兼具的女人,不但乾隆对她百般宠爱,连皇太后都对她赞许有加。如果说那拉皇后对这些都能以平常心待之,那最让她感觉威胁的因素就是皇帝对皇子们的态度了。乾隆很少提起十二子永璂,甚至连永璂的学业也无心过问。而对令贵妃的十五子永琰却又是另一个态度,皇帝处理完前朝政务后,经常转到永和宫看望令贵妃母子。时常亲自教导永琰写字,并时有赏赐。对于前者,这是一直是那拉皇后心中一片隐隐的疮疤。时感痛楚。她总是在有意无意间劝谏皇帝,作为君王,不可专宠一妃,并列举唐代武氏、杨氏和前明万贵妃等等……!身为风流帝王的乾隆起初便不以为然,听多了只觉那拉皇后身为六宫之主,却心胸狭隘,竟要与令贵妃争锋。直至一日,皇帝起身,佛袖而去时,那拉终于明白了,皇帝对她喋喋不休的劝谏早已生厌。自那次以后,皇帝与她更是少有往来。

时至乾隆三十年暮春,那拉皇后随皇帝、皇太后及妃嫔数人踏上了第四次南巡之路。皇家仪仗黄罗漫天,旌旗招展,浩浩荡荡的开往直隶通州府,所经道路皆用清水泼街,黄土铺路。黄幔围道。沿途官员百姓俱延道叩拜迎驾。随驾南巡,对于这些久居深宫的人来说,是皇帝赐予的莫大恩典和荣耀,而此时坐在銮轿里的那拉皇后似乎心事重重,眉头微锁。她好像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也许她还不明白,这次出巡,竟是她与弘历最后的诀别!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乾隆南巡图

御驾所乘宝船自通州府沿运河南下,不日抵达杭州,于杭州驻跸。一日清晨,那拉起的很早,在宫女们的服侍下梳洗完毕,独自来到甲板上欣赏江南美景。但见运河水面上雾气缭绕,两岸绿柳如丝。远处又有白墙青瓦的江南村落,更是炊烟渺渺。四周鸟语花香,不时有燕子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清风拂面而过,带有丝丝潮冷之气,又要下雨了。那拉转过身,忽然看到皇上身边的总管李公公,身后带着三四个宫女,手提食盒向这边走来。李公公走到近前给皇后请了个安,然后起身,低眉顺目的用公公所特有的语气说道:”皇后娘娘,今儿早上令贵妃娘娘亲手做了皇上最爱吃的糯米莲花糕,皇上心情特别好,特命奴才给皇后娘娘送过来一份,还有御膳房精烹的淮阳小菜十数碟,请娘娘品尝。皇上说不必过去谢恩了,晌午万岁爷要接见江浙各督抚衙门官员,办停当了自会过来与皇后娘娘见面,有事相商。“

”辛苦李公公了,本宫知道了,替本宫谢过皇上。”“嗻,奴才告退。”说完,李总管后退三步,转身,一甩手中拂尘,弯着腰,迈着八字官步带着三四名宫女退了下去。

晌午过后,那拉皇后坐在窗畔,欣赏着窗外朦胧的烟雨。心中想到清晨李公公所提的“皇上有事相商,又不知所商何事?”正在思忖中皇帝来了。她起身请安,皇帝依然伸手搀起。两人在寒暄片刻之后,乾隆进入主题:“自你接替中宫,烦劳辛苦,而朕观令贵妃性秉温恭,衷全诚敬。且道高德重。故朕想册立她为皇贵妃,助你协理六宫事物,朕已禀明太后。太后并无异议,只说让朕与你商议便可。皇后看此事……?”娜拉皇后没有想到皇上竟突然提出这个要求,当然明白这定是平日令妃魏氏唆使所致,否则皇上万不会有此想法。册立皇贵妃事本已违背祖例,而一旦令贵妃册立为皇贵妃,对自己的儿子永璂是否能顺利成为储君,就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那拉皇后强压心中不悦,决定誓死力争。于是说:“陛下若嫌臣妾疏德六宫,统摄无方,臣妾退让中宫之位便是。若非如此,何以出此言?这实让臣妾惶恐。自我朝开国,凡皇后尚在,皇贵妃之职皆虚而不设。此禁例,亦是惯例。如今陛下无视臣妾身份,却要册立皇贵妃,天下人定说臣妾失德。让臣妾今后如何在后宫自处?”她越说越激动,跪在皇帝面前痛哭失声。皇帝这次没有伸手搀扶,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用杯盖撇了撇杯中的浮茶。低着眼皮说了一句:“朕不过与你商议,何故如此呢?太后尚未提祖制,而你却拿祖宗成例来压朕?”“皇上,”皇后哭着说:“皇后母仪天下,亦有劝谏君王之责,古来便有妲己、褒姒,妖妃惑主。青史昭昭,秉笔无情。陛下切不可贪色误国啊~”“放肆!”乾隆盛怒之下,一杯热茶泼在了皇后的身上,说道:“如今天下盛世之治,天下人皆赞朕开明圣主,独你把令妃比作妲己、褒姒,用言下之意羞辱朕实为商纣、周幽这等昏君。其心可诛!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你好自为之。”说罢径自走了。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乾隆本没有找皇后商议的意思,不过是想要皇后一个认可,不想没有要到认可,反而遭到皇后羞辱,盛怒之下,泼茶于皇后的举动本已失了皇帝体统,而那拉贵为皇后,本意并不想羞辱皇帝,只想劝谏他放弃册立令贵妃的想法,不料情绪失控,言语过激,触怒了天威。她似乎忘了今天的弘历已是君临天下的帝王,而伴君如虎啊。她贵为皇后之尊,被皇帝泼了一身茶水,自是羞愤异常,自十六岁入府,乾隆并未如此对待过她。“弘历,我十六岁便嫁入你府中,三十余载恪守孝道。你登基为君,我为你尽心打理后宫事物,可曾有失德之举?如今不念往日恩情,为立令妃而羞辱于我。好,我便剪断青丝,自此你我恩断义绝。”想到此处,那拉皇后起身奔向烛台,拿起剪刀将自己头发剪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按清宫旧俗,只有在皇帝或太后离世时方能断发,以示陪葬。皇后的举动显然犯了宫廷大忌讳。果然,时至傍晚,额附福隆安带着几个侍卫来到皇后住处宣皇帝口谕:“皇后那拉氏,自行断发,乃国俗所忌,而悍然为之,其心歹毒险恶。着额附福隆将那拉氏安先行押送回京,禁足翊坤宫内,待朕回銮,再行处置。”

离船登岸的那拉皇后乘一辆蓝色尼布小马车由陆路离开了杭州,临行前她掀开帘布,用凄怨的目光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停泊在河中,灯红通明,气势恢宏的乾隆御舟,清晨她还在这御舟甲板上欣赏着江南的美景,而日暮她就这样凄凉离开了杭州,仿佛换了人间。来时风光荣耀,去时惨惨戚戚,这也许就是她命运的缩影。而这段故事就是后世史学界对于那拉皇后这段遭遇所做出的著名的“宠妾灭妻”说的来源。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回到京师的乾隆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虽然放弃了“废后”的想法。但收回了皇后的“册宝”、“印信”等物,下令裁撤翊坤宫中宫女及太监,只留两人侍候皇后。其他各项衣食用度一律缩减到了极限。平日里翊坤宫内六宫粉黛每日聚集、请安,好不热闹。而今似乎连雀鸟都绕开翊坤宫飞行。曾经鸟语花香、富丽堂皇的翊坤宫,如今因为没人打理,已经变得荒草丛生,曾经的雕梁画栋,如今已经脱落斑驳,这里已经变为彻底的“冷宫”了。

熬过寒冷的一冬,那拉皇后的身体每况日下,她躺在冰冷生硬的床上,剩下的只有回忆,她回忆她与弘历那段美好的时光,回忆他们一起的幸福,温存。她想再看看弘历,再看看他的微笑,再感受一下那每次牵她手时传递给她的温度。而这都已经不可能了,她的弘历再也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翊坤宫——养心殿,不过咫尺,却远似天涯。

亭台笙歌尤在耳,清灵乐,翩漫舞。

一朝半醒一朝沉。

翊坤宫外寒窗月,与君别;

浮梦终清冷!

那拉孤独的躺在床上,似乎看到了她刚进府的那天,那个挑开她盖头的红木挑杆,那个面目清秀又略带局促的少年,还有那个深深印在她心里的微笑。她的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微闭的眼中却流下了一滴热泪。她感觉自己站起来,和那个少年拉着手离开了这个荒凉的翊坤宫,离开了这个只有权力而没有情感的冰冷的紫禁城。她笑着离开了人世。因为这个世间已经没有了那个少年。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初四,皇后薨。

——《清史稿》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电视剧剧照

史书只短短的用十三个字记载了那拉皇后的离世,似乎没有人愿意过多的提及这位皇后的故事,因为她代表着对皇权的冒犯。而她身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她不但没有享受到作为一个皇后的礼遇,甚至可以用“死无葬身之地”来形容她过世后的遭遇。

此时的皇帝正在木兰围场同蒙古王公打猎,听到那拉皇后离世的消息后把奏折扔在了案上,只命其子永璟回京处理他母亲的丧事,然后继续打猎去了。回京后,乾隆下发上谕,对那拉皇后的后事做出了明确批示:

不设神牌,不立神位,不入宗祠,不配享裕陵宝顶,不另建陵寝,不举国葬三年之礼,不赐谥号,由内务府处理发丧出殡事宜(皇后丧礼应有礼部主持),按皇贵妃之礼葬之。

虽说按皇贵妃之礼葬之,但即使是庶民百姓,死后还有块自己的葬身之所,还有个牌位注明墓主人的身份,而那拉贵为皇后,即使不入宗庙,神牌神位应该必须有的,但她真没有。据《大清会典》记述:皇后葬制应用梓木制棺,上漆35道,抬棺九十六人。而那拉皇后的棺椁是杉木所制,杉木制棺仅是嫔的入葬规制。与皇贵妃规制相去甚远。何况皇后呢?那拉皇后死后,下葬地在官方所有典籍资料中竟然完全没有记载。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清东陵纯惠皇贵妃陵寝

1981年11月,随着乾隆裕陵,妃陵园内纯惠皇贵妃陵寝的塌方,考古人员进入纯妃陵寝进行修缮,终于发现了这个没名没分的那拉皇后,她静静的借宿在纯妃陵中已经200多年了。她与她的弘历真正是“生死不复相见”。妃陵园——乾隆裕陵,诚如翊坤宫到养心殿。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

最终,考古人员在清东陵一本叫做《陵寝易知》的书中确定了无名棺主人的皇后身份。此书不属于官方记载,只是当时守陵人为方便陵寝的管理、祭祀等工作,做的一本工作笔记而已,却为两百多年后的考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乌拉那拉“如懿”——大清最委屈的皇后,你怎么看?

《陵寝易知》所附图

那拉皇后,这位大清帝国最委屈的一位皇后,在两百多年后,依然静静的谁在清东陵,每天都在向后世的参观者展示着后当年后宫斗争的残酷,以及失败者的凄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