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三國在曹操和劉備相繼去世之後,這個天下的對決也就又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蜀漢政權和曹魏兩方就是天然的政敵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主要是曹丕接受的獻帝的禪讓登上了帝位,也就等於是滅亡了大漢政權,而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就是承接漢朝的江山,所以劉備才能夠稱帝,也是這麼個原因,對於滅亡自己先輩打下的江山,蜀漢的第一個對手也就自然會是曹魏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這個時候的天下的對決也就來到了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對老冤家的身上了,可以說北伐曹魏是蜀漢的立國的根本,在這裡劉禪原本是不願意北伐的,這個原因自然是當時的蜀漢政權也是剛剛恢復了實力,整個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還是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的,這個時候北伐也是在消耗自身的實力的。這個時候的這一番言論就是能夠看得出劉禪這個人應該是一個仁德的君主的,這樣的人是能夠將政權的安穩和人們的生活改善放在心頭的,這樣的人確實是屬於一個完美的守成的君主,如果放到一個統一的政權,他應該會是類似於文帝景帝這樣的帝王的,可以說那個時候在他的治理下這個國家也肯定會越發的強大的,但是他接受的卻是一個爛攤子,首先劉備攻打東吳的行動不但沒有產生什麼戰果,哪怕是奪走之前屬於蜀漢政權的荊州也是沒有辦到了,更是損失了人力財力,使得剛剛建立的國家的精兵強將都損失的七七八八了,這個時候不去發展生產而北伐他的意義真的很重大嗎?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可以說劉禪的眼光和諸葛亮或者劉備是不同的,也許在他的心中能夠在自己的地盤上安安穩穩的生活就是很不錯的了,別人不來招惹咱們,咱們越久消停的過的這幾的安逸生活得了,但是諸葛亮卻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能夠存在的,畢竟這個時候的天下都認為曹魏是篡漢的大奸臣,而他們繼承的又是漢室的江山,所以不去討伐他們這個在理論上就是不能站穩腳跟的,所以這個北伐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是必須要去做的,哪怕是做做樣子也是必須要讓世人尤其是那些還是心想著漢朝的人們看到的,所以等到國家的實力恢復的差不多的時候,這個北伐的事情也就必須要開展起來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劉禪儘管是反對北伐的,但是這個時候依然是全力的支持他的相父的這個行動的,但是北伐開始之前,這個諸葛亮也是做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手段的,利用謠言的力量四處散播著司馬懿的造反的事情,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諸葛亮是把握住了曹叡和他之間的矛盾的,所以這個並不是十分高明的謠言才會發生了他的效果的,等到司馬懿被罷官之後,諸葛亮二舅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展北伐的計劃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諸葛亮這次北伐可以說是開局是非常順利的,北伐剛剛開始的時候也就獲得了曹魏三個郡的地盤,這個時候可以說蜀漢的形勢是一片大好的,曹魏已經沒有人能夠抵抗諸葛亮的大軍了,但是在這個為難關頭,一個人還是出現在了諸葛亮的面前,這個人就是被他設計罷官的司馬懿了,畢竟這個時候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那些個流言蜚語也就只能被皇帝拋到腦後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司馬懿來到這裡之後,可以說立即就改變了這個戰場的形勢,原本對曹魏非常不利的情況也是隨著街亭擊敗馬謖而發生了轉變,後來的曹魏大軍更是連戰連捷,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也就知道他的大好形勢也就喪失了,所以也就開始準備後撤的計劃了,但是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卻是率軍來到了諸葛亮的面前,兩人來了一場直接面對面的較量的機會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這個場景大家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也是來不及出走了,畢竟這個時候他要是帶著這些不多的兵馬逃走的話,先不說能不能逃走的問題,這些人都是一些戰鬥力比較差的老兵,而且還有有一部分老百姓的,所以他們的行動肯定是非常慢的,所以即便是逃走的話,司馬懿的騎兵也是很快就能將他們追趕上的,那個時候也就被包圍了,憑藉著這些老弱病殘的人馬,怎麼能夠抵擋呢?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所以這個時候也就只能有兩條路了,一個是據城防守,但是他們的西城不是一個城牆高大的城池,所以這樣的防守也就不會有什麼大的成果,所以諸葛亮選擇了更加冒險的空城計了,等到司馬懿來到城下的時候,看到諸葛亮在城牆之上悠閒的彈著古琴,一副沒有把眼前的戰場當做一回事的神情,這就可以說是引起了司馬懿的懷疑了,可以說這樣的做法在他這個奉行見效甚微的方式面前,簡直是不可能出現的,畢竟這與諸葛亮一貫的作風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司馬懿也就會懷疑這個時候的城池之內是有伏兵存在的,甚至就連他的退路的周邊都是準備著後手的,這才是符合諸葛亮的特點的。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所以司馬懿也就會產生懷疑,都是他的說中畢竟是有著15萬大軍的,如果這個時候簡單的試探一下還是可以辦到的,但是司馬懿就連這樣的情況都是沒有去做的,這就讓人很不解了,其實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也是懷疑這個城池內的情況的,這裡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但是在他簡單的分析之後,認為無論是出現哪一種結果,對他這個同樣謹慎的人來說,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那麼為什麼要去試探呢?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如果確實是一個空城,諸葛亮也就是一個死局,曹魏等於是少了一個對手,但是司馬懿知道他這次之所以被啟用就是眼前這個人的功勞,否則他在這輩子也就在家養老了;如果這裡確實是有伏兵的話,諸葛亮肯定是想要他進入城內的,所以那個時候這個城池四周的軍隊都圍攻過來,他們可就是受到兩個方向的攻擊了,先不說能不能打破這個局面,就算是能夠逃出去,估計也會被皇帝懲罰,到不如現在就撤走,還是能夠保證大軍的完整的,而且退到曹魏的地界上去,採用守勢也就能夠保證他是處於不敗的境地的,這就已經能夠達到了他的預期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陷入進退兩難,真假已經不是考慮的關鍵?

可以說這場對決都是兩個謹慎的人才能成就經典的,換做一方是另外一種性格,這就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