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九分钱的抗过敏药,你会给自己亲生儿子吃吗?

只花一毛九,就看好了孩子的病。近日,家住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的年轻妈妈小瑜(化名)把一张0.19元药费的门诊收费票据发到朋友圈,引起热赞,开药医生被称为“医界良心”。


根据媒体报道:当时这位妈妈带着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蛋清过敏引起的丘疹,给开了4片抗过敏药,总价0.19元。让孩子每次吃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片,很快孩子身上的丘疹就大部分消退。

事情不出意外的又引起了无数媒体的追捧,而这种追捧同时不出意外的又伴随着对中国医生群体职业道德的抨击和斥责。

比如某家媒体是这样评论的:

一些医疗机构、医者的价值观扭曲,过度重视“金钱物质”,“以药养医”的现象频出,在医疗过程中加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甚至是在手术台上“加量又加价”,让患者觉得服务差、花费高、效果不满意,甚至对本是治病救人的医生缺少必要的信任,疑医、防医、监医,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与之相比,“一毛九药方”是一股清泉,体现了医者仁心,散发着“白衣天使”光辉。


中国媒体这种明褒实贬,指桑骂槐的功夫,早已经炉火纯青。

其实,早在4年前,媒体就集中炒作过4分钱处方治好病的案例。而这个一毛九分钱只不过是一个翻版而已!家长和媒体对于医疗行业的指桑骂槐还是一模一样!

一毛九分钱的抗过敏药,你会给自己亲生儿子吃吗?


做为一个医生,我可以坦率的和所有人讲:这种“良心处方”,没有哪个医生会开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和亲生女儿。

为什么不会?

因为是亲生的啊。

这个新闻中,4片总价0.19元的抗过敏药,和4年前新闻中4分钱一片的抗过敏药是一样的,这种药物名字叫做扑尔敏。

扑尔敏,是一种用于过敏治疗的抗组胺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有三代,扑尔敏是第一代。价格极其低廉,一瓶100片,仅卖三四块钱。

作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扑尔敏存在严重不足:

首先是他它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起中枢抑制作用,导致嗜睡,会使孩子整天昏昏欲睡,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

其次,它拮抗H1受体的选择性不强,会引起包括心脏等脏器的各种副反应,导致心悸,低血压等,这在低龄儿童尤为明显。

同时,他代谢周期短,所有要每天服用3次才能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最后,扑尔敏没有专为儿童设计的糖浆等剂型,孩子服药很不方便。需要碾碎喂服不说,婴幼儿使用剂量也难以精确把握,只能以半片,四分之一片甚至五分之一片等极其粗糙的剂量给药。家长要想很精确的掰出合适的剂量基本不可能。

一毛九分钱的抗过敏药,你会给自己亲生儿子吃吗?



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与第一代药物相比,氯雷他定效果更显著,而副作用则明显下降。

它对受体选择性更强,副作用更低。它疗效更强,而且代谢周期长,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孩子依从性好。氯雷他定已经做成适合儿童服用的水果味糖浆,方便服用,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同时氯雷他定的价格也很便宜,儿童糖浆售价依生产厂家不同在15-40元之间。


一毛九分钱的抗过敏药,你会给自己亲生儿子吃吗?



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地氯雷他定已入我国市场,该药比氯雷他定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毒副反应低。目前其混悬剂型售价大概在20-50元。

好了,我现在请问诸位朋友:

当你的孩子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时候,你是愿意给你孩子选择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剂量精确,水果味,价格二三十元的新一代药物,还是愿意选择副作用巨大服用不方便但却“体现了医者仁心,散发着“白衣天使”光辉”的四分钱一片的扑尔敏?

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说实在话,我从医二十多年,现在对“好医生”的标准是越来越迷茫了。

曾经,媒体宣扬中午不吃饭节省时间给患者做检查的是好医生。我很惭愧,因为我不仅吃午饭,还常常吃宵夜。

曾经,媒体宣扬数十年不给患者输液的医生是好医生。我觉得很惭愧,因为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动辄要上万毫升的输液。

曾经,媒体宣扬得知老爸心梗仍然坚持不下手术台的是好医生。我很惭愧,百善孝为先,父母病危时候,我方寸大乱肝肠寸断,根本没有办法拿起手术刀。

现在,媒体宣扬“一毛九药方是一股清泉,体现了医者仁心,散发着白衣天使光辉”。我又觉得很惭愧,因为我主要从事危重烧伤患者抢救,患者花费动辄数十万元。我觉得我身上,大概是无法散发“白衣天使的光辉”了。

我觉得我这辈子大概做不成一个媒体人眼中的好医生了。

好心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