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市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痕跡影像志,留給中原的一座名城記憶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屬鄭州市,北靠鄭州,南連長葛,東鄰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面積873平方公里,人口78.6萬,轄14個鄉,337個行政村。 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淺山丘陵區,東部為平原,西北部為丘崗地。雙泊河貫穿全市,境內長30餘公里。

新鄭在上古稱為“有熊”,軒轅黃帝在此建都。帝嚳時代,新鄭為祝融氏之國。新鄭又名祝融之墟,也稱有熊之墟,為楚國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西周時期,新鄭為鄶國。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鹹林遷到今新鄭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730.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3萬,摺合1.4萬美元。現有耕地61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花生、菸葉為主;森林覆蓋率為13.5%。礦產資源有無煙煤,儲量豐富。土特產有新鄭大棗,為河南省大棗主要產地之一。新鄭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時期,新鄭地區率先進入以原始農業為主的氏族社會,是中國古代文明最早的發源地。

5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鄭為有熊國,是黃帝族時代,是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帶。

4700年前,龍山文化中期,新鄭為祝融氏之國。夏商時期,新鄭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新鄭為鄶國;春秋為鄭國,戰國時代為韓國,鄭韓故都為中原地區最主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區最大的工商業都會。韓國時,設鄭縣,治所在韓都。

秦統一六國,設新鄭、苑陵二縣,屬潁川郡。漢承秦制,屬河南郡。晉設滎陽郡,新鄭入苑陵縣。東魏,設廣武郡,苑陵屬廣武郡。隋復新鄭,後廢苑陵,入新鄭縣,仍屬滎陽郡。唐分新鄭、清池二縣,後清池縣復歸新鄭。五代後設新鄭縣。

199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為新鄭市,屬河南省,由鄭州市代管。

港區成立於2002年3月26日,位於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西側,是圍繞國際機場開發建設的重要經濟發展區域,是鄭州市規劃建設中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是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