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

骁勇善战、忠君爱国

最终位及丞相却只顾饮酒作乐

但依旧能青史留名

“定位清晰的官僚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曹参

他与刘邦、萧何是同乡,也是同事

那时候,曹参做着监狱管理员

上听局长萧何之令

下与刘邦这个押解犯人的厅长

关系密切

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

喝酒吃肉、大话江湖庙堂之事

过得可谓舒心又肆意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但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只想着仗剑天涯做个侠客的刘邦

因他的仗义闯祸了

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

修秦始皇陵

但路上逃走的人太多了

刘邦没法给朝廷交代

便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

沛县县令得知后

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

曹参与萧何二人将其保释出狱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很快起义大军在秦朝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沛县县令怕被造反者杀害

便召来萧何、曹参商量对策

于是他俩便举荐落草为寇的刘邦

来沛县主持起义事业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县令答应得干脆利落

但当看到刘邦身后乌泱泱的人群后

怕权利中落,于是紧闭城门

并将萧何、曹参下狱

这两个人都是人精,一看事情不对

便逃出城外与刘邦汇合

三人合计后,以飞箭传书鼓动民众

最终县令被杀,刘邦等人顺利入驻城中

扛起了反秦大旗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随后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沛公刘邦

东征西战、攻下一座座城池

他的官位也一路升迁至爰戚县县令

公元前208-207年

曹参率军向秦咸阳宫压进

起义军的铁蹄将咸阳方圆几百里的地方

都踏了个遍

公元前207年,持续了仅15年的秦朝

被刘邦他们彻底地覆灭了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公元前206年二月

项羽到了关中,封刘邦为汉王

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

他跟随刘邦到了关中,升为将军

又跟随刘邦平定三秦

攻下辩、故道、雍县、斄(tái,台)县

一路向东夺取了咸阳

把咸阳改名叫新城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之后在景陵大败章平等人后

以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

出临晋关、拿修武、渡黄河

败龙且、取彭城···

到项羽战败,前后总共两年时间

每次战役曹参身先士卒

先后负伤七十多处

一路走来,他用性命换来了赫赫战功

一共打下了

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

俘虏了两个诸侯王

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

郡守、司马、军侯、御史各一人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就是因为这些功劳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把曹参封为平阳侯

赏食邑平阳一万零六百三十户

这仅次于萧何

因为萧何是文官

所以曹参实际上是武将第一

从县衙小吏,到开国功臣

曹参可谓是人生赢家了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在战争基本结束之后

曹参弃武从文

在刘邦大儿子齐王刘肥的领地

当上了诸侯国的相国

这次转型,既远离了军界

有急流勇退的意思

也有转型发展,适应时代的前瞻性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正是在这九年齐国相国的执政生涯中

曹参遇见了对他影响极大的盖公

齐国地盘很大,有七十多座城池

刚刚从军界退出接手地方事务的曹参没有经验

有些束手无策,于是,他请来了盖公

盖公是当地著名的学者

黄老学说的倡导者,他对曹参讲

治国之术在于重视清净

这样,老百姓自然会安定

曹参按照盖公说的办法来治理齐国

果然政绩卓著

刚刚经历战乱的老百姓要的就是安定

曹参的这段地方执政经历

对之后主持全国工作影响很大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

相国萧何去世,曹参接替

曹参担任相国后,坚实地遵照萧何生前

制定的法律法令和方针政策办事

一切事情都无所变更

全盘照搬,不标新立异

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

很好地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

这便是著名的“萧规曹随”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萧规曹随”,老百姓欢迎

可是有很多人不理解

这些人之中就有少年皇帝刘盈

以及曹参的儿子曹窋(zhú)

年轻的皇帝希望

可以在父辈的基础上开创新局面

可是碰上曹参这么个宰相,很少汇报工作

也没有什么新的措施

几乎啥事也不操心

郁闷的皇帝通过曹窋向曹参婉转地表达不满

结果,曹窋被打了屁股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不但如此,曹参还振振有词地

在皇帝面前说了一番

保持政策延续、不折腾的话

把年轻的皇帝说得哑口无言

虽说曹参整日喝酒,还邀人一起喝酒

但是生活上的醉酒并没有掩盖

他政治上的清醒

曹参对国家形势、经济状况有着

极其清醒的认识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上来说

人心思定,需要休养生息

曹参认为既然自己不如萧何

而且萧何“法令既明”

自己又何必出台新的法令、制度、规章呢?

喝着小酒

就把国家大事安排得妥妥的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曹参的战术和

“萧规曹随”的战略保持着高度一致

曹参选拔官员,只挑选厚道人

对于信心满满希望大展拳脚、出人头地的人

一概敬谢不敏

对于别人的劝说,曹参一概是“喝酒喝酒”

打着哈哈,愣是不让人家开口

曹参前后一共当了三年相国

他坚决执行了萧何制定的路线方针

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定

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他死后,谥“懿侯

唐朝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

曹参名列其中

宋朝为七十二位古代名将设庙

曹参依旧榜上有名

老百姓称颂: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