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崛起——第八回 刘襄兴兵

不久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齐王刘襄收到了弟弟刘章送发的消息。事关重大,刘襄不敢擅自做主,便立即和他的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商量大计。驷钧、祝午、魏勃三人都是刘襄的心腹大臣,刘襄甚为倚重。这三人有什么能力呢?驷钧仗着自己是齐国的国舅,在齐国耀武扬威,凶横残暴,臭名远扬;祝午除了忠于值守外,并没有让人惊叹的才华;至于中尉魏豹,刘襄竟然将他看做自己的韩信。


刘襄如此信任魏勃,而且还让他担任中尉,中尉可是禁卫军司令,相当于首都最高军事长官,位高权重。刘襄将魏勃当作自己的韩信,原因就在于魏勃是当年齐国丞相曹参举荐的。要说魏勃也真不容易,他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当年还给秦始皇弹过琴,可是碰到了秦末汉初之乱,文艺细胞发达的魏勃无用武之地。

大汉崛起——第八回  刘襄兴兵

齐哀王——刘肥


深感专业不对口的魏勃决定自学治国用兵之道,几年之后,自认为学有所成,便想在齐国有一番作为。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魏勃,当时恰逢曹参在齐国当政,实行无为之治,重用老臣,年少气盛的魏勃再次报国无门。魏勃也不气馁,决定直接前去求见曹参,希望能获得一官半职。可曹参不是一般人,堂堂齐国的丞相,魏勃一个平民百姓,想要见曹参必须通过相府舍人引荐。相府舍人相当于传达室老爷爷,当然,人家不会白给魏勃引荐,需要跑腿钱,一贫如洗的魏勃拿不出。


毕竟魏勃还是有些才华的,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每天凌晨就独自去相府舍人家外,给人家扫地,一连几天都如此。相府舍人也莫名其妙,连续几天门外都那么干净,他以为是鬼怪作祟,便在半夜就起来躲在家中观看外面的一切。这样,魏勃就被发现了。魏勃解释说:“我想见丞相大人而没有机会,想请人通传又没有钱,所以给您扫大门,想以此为机会求见丞相。”人都有善举,舍人看到可怜兮兮的魏勃,便将他推荐给曹参。曹参对年轻人都没什么好的感觉,所以没给魏勃高官厚禄,但看到魏勃如此惨状,还是赏了他口饭吃,让他也当相府舍人。


魏勃当上了舍人,虽然没有进入齐国权力中枢,但至少他跨进了相府大门,只要他愿意等,自然有机会让曹参发现他的才华。果然,不久之后,曹参外出办事,身为舍人的魏勃给曹参驾车,途中给曹参提出了很多建议,曹参暗自叹服,认为魏勃是一位旷世奇才,便把他推荐给齐王刘肥。有丞相大人的保举,魏勃一下子咸鱼翻身,当上了齐国内史。内史相当于首都市长,权利仅次于丞相。


驷钧、祝午、魏勃就是齐王刘襄的核心智囊,显然除了魏勃有些许聪明外,三人并不是惊世骇俗的大才。如果仔细分析,齐国的核心决策层漏算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齐国的相国,为什么齐国的相国不再此列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汉代规定,各个诸侯国的相国由中央政府任命,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监视各个诸侯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吕后三番两次削齐国的地盘,齐王刘襄无法反抗的原因,因为齐国的军政大权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丞相控制的。


曹参作为第一任齐国丞相,他去大汉朝廷任职丞相之后,朝廷又给齐王派出一位丞相,这个丞相就是召平。诸侯国的丞相是和九卿同级别,齐国作为当时实力最强大诸侯国,刘肥又是刘邦的长子,诸多原因使得齐国一直是吕后的重点防范对象。召平在惠帝二年,被惠帝任命为齐国丞相,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如果随便派出一个人出任齐国丞相,去了也没用,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说来也有意思,这个召平可是家世显赫,在秦朝时期就已经被封为秦东陵侯。秦朝封侯制度非常严格,没有军功不能封侯,王公贵族,一视同仁。这样看来,那召平有什么军功吗?让秦朝人士羡慕的是,召平没有任何军功,他之所以被封东陵侯,就是托了东陵的福。东陵是秦始皇父母庄襄王和赵姬陵寝,为了更好的管理这座坟墓,秦始皇专门封召平为东陵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秦王朝的迅速灭亡,让召平一下子从豪门变成了乞丐。为了养家糊口,召平不得已改行当农民,在秦东陵附近种瓜,然后拿到长安去卖,以补贴家用。召平给人看坟守墓有一套,种瓜也有一套,他卖的瓜,品相好,皮薄瓤红子少,深得长安富豪赞誉,故此给了召平起了一个称号——“东陵瓜”。


理论上来讲,汉朝成立后,国泰民安,朝廷又下发一系列振兴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召平的手艺,通过卖瓜混个小康之家,在长安城中买套房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地位的下降,让召平深感不平,他决定要自强自立,为新成立的大汉朝发挥余热,以便实现自己侯者归来的伟业。


于是召平也和魏勃一样,想通过面见丞相为自己谋一份差事。当然,魏勃求见的是齐相曹参,那召平在长安,自然就是拜访中央丞相萧何。要想获得萧何的认可,召平必须要有自己的才华,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以他的成分(亡国贵族)很难在乱世生存下来。召平想要去求见曹参,跑腿钱他肯定可以拿的出来,但是召平不想这么干,因为这样并不能让萧何对他另眼相看,授予重任。他是一个贵族,不想当看门的舍人。


只能怨召平出生高贵,丞相府的舍人也不是一般人能当上的,毕竟宰相门人七品官啊!胸怀韬略的召平在长安卖瓜之余,时刻关注了朝廷政局。淮阴侯韩信的满门喋血让身在长安的召平触目惊心,召平灵机一动,知道自己的春天已经来临。当时萧何由于配合吕后得力,刘邦从代地前线发回封赏诏书:任命萧何为相国,新增五千户封地,同时还配属五百人的相国卫队。


如此大的封赏,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纷纷前去萧何府上祝贺。祝贺的人一多,检查就变得疏忽了,瓜农身份的召平也冒充官员,混进了相府。按说混进去就好好隐藏起来吧,可是召平偏偏一反常态,别人是祝贺,他跑去吊丧。幸好萧何不是一般人,大度宽容,并没有让侍卫将召平轰出去,而是问为什么这样说。召平单独对萧何说:“您大祸不远了。皇帝日夜在外征战,而相国留守朝中,没有战场上流血丧命的危险,反而有卫队保护,这是由于淮阴侯韩信刚刚在朝中谋反,有怀疑阁下之心。陛下设卫队保护您,并不是恩宠您,而是防着您啊!”听到召平这样说后,萧何恍然大悟,惊出一身冷汗,急忙问道:“先生既然知道我的祸患,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召平说:“您只要谢绝封赏,将家中的所有财务全部交给陛下充当军费,这样就可让陛下放心。”萧何立即按召平说的办,果然刘邦大为高兴。


此事之后,萧何认为召平是一位智谋之士,便留他在府上做门客,时间一久,萧何越来越佩服召平。在萧何临终之时,他推荐齐相曹参为中央丞相。萧何这样做,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齐相由谁担任?在惠帝的催问下,萧何推荐了门客召平任齐相。召平担任齐相后,他负责管控齐国文武大臣,同时负责监视齐王一举一动。在第一任齐王刘肥死后,召平由于表现优秀,再次被吕后任命为齐相。


这样看来,召平是中央政府的人,自然就不是齐王刘襄的心腹,刘襄要商量谋反大事,就要躲着召平。这只能说明刘襄还是太年轻,召平能够担任齐相十几年,不但是能力强,更是对大汉中央忠心耿耿,至少是忠于吕后的。召平很快就知道了齐王刘襄的密谋,便立即发兵将齐王刘襄的王宫给包围了。刘襄毕竟是齐王,虽然有造反的证据,但并没有真正造反。召平将刘襄困在王宫之中后,明白这不是自己能决断的,便派人向长安通报,等待上面的决议。


看着自己的主子刘襄被召平困在王宫之中,驷钧、祝午、魏勃三人非常担心,他们都清楚,等长安的奏折一到,什么都完了。毕竟是吕氏当政,最怕刘氏宗室造反,如今有人已经造反了,还被抓住了,不杀一儆百,更待何时呢?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刘襄的三大谋臣聚集一堂,商量怎样抢夺召平的兵权,救出刘襄。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驷、祝、魏三人能力肯定是有的,召平也未必能比得过诸葛亮,双方角逐,胜算也是有的。三人商量许久后,决定由魏勃出面去忽悠召平,然后相机行事。显然,这是一个馊主意,但关键时刻,馊主意往往会有奇效。魏勃装作火急火燎的赶到相府,他气喘吁吁的对召平说:“齐王和我商议起兵对抗中央,但是没有朝廷的虎符。相国派兵包围王宫,保卫齐王,这样做太好了。我请求为您领兵保卫齐王。”魏勃说这些骗鬼的话,竟然让饱经沧桑的召平相信。召平当即任命魏勃为将军,将齐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魏勃。召平真是一个单纯的丞相啊!


魏勃拿到军权后,立即将军队从王宫撤走,去包围相府。当时召平正在和属官商量政事,得知自己的府衙被军队围困之后,他随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召平当即叹息了一生,自言自语的说:“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召平没有等齐王刘襄动手,便自杀了。


于是刘襄立即重新部署齐国人事,将驷钧任命为丞相,任命魏勃为上将军,任命祝午为内史,将齐国军政大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齐王大权在握,并没有立即发兵西进,而是谋划收复他的失地,就是他的琅琊郡和济南郡。在刘襄当政期间,吕后先后划走齐国的济南郡和琅琊郡,将济南郡改为吕国,将琅琊郡改为琅琊国。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局势上,刘襄都必须要收复失地。


收复失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是有些费事,毕竟那两个郡已经成了别人口中的肥肉,而且已经吃进了腹中,想要别人吐出,哪有那么简单。先说琅琊王刘泽吧,论实力,刘泽也是身经百战,实力不容小觑;论关系,刘泽可是刘邦的兄弟,而刘襄是刘邦的孙子,光凭辈分就将刘襄压死。对于刘泽,齐国君臣商量再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得再次采取忽悠之术。


欺骗召平是魏勃的功劳,那忽悠刘泽,刘襄决定派祝午前去。由于已经有之前魏勃的表演,老实巴交的祝午依样画瓢,他马不停蹄的赶到琅琊国。刘泽看到祝午前来,当即问道:“齐王将相国召平处死,征集了齐国的所有军队,想要干什么?”祝午回答说:“吕氏作乱,齐王想向西出兵讨伐。齐王认为是晚辈,年龄小,不懂军事,特意派我来拜见大王,想将齐国的军队交给大王统辖。”刘泽原本对齐国的大规模军事调动就紧张兮兮,突然听到祝午这样说,一颗悬着的心立即安定了下来。随即问道:“齐王让我统兵讨伐吕氏?”祝午回答说:“大王在高祖时就是将军,能征善战,天下闻名。齐王由于忙,离不开齐国,特命我来请大王到临淄共商大事,然后让您统帅所有军队,去平定关中之乱,以保我们刘氏江山。”


刘泽原本就是个白地将军,水平有限,功劳也不怎么明显,若不是田生之谋,他恐怕还是一个列侯。如今,突然碰到刘邦的长孙如此抬举自己,顿时心花怒放,完全不知南北。刘泽当即说道:“皇帝年少,诸吕当权,刘氏宗室势力孤弱,的确是该本王出面来解决吕氏。”于是,刘泽就带着随从数名,跟着祝午去临淄见刘襄。刘泽真是一个单纯的诸侯王啊!


刘泽刚到临淄,茶还没来及喝一口,就被齐王刘襄安排的伏兵给扣留了。刘襄拿住了刘泽,等于就控制了琅琊国,对于自己的这位叔爷爷,刘襄毫不客气,直接准备大刑伺候。刘泽看着自己身陷囹圄,被小孩所骗,也有些哭笑不得,便立即说道:“齐王想要老夫干什么,直接说就是了,何必如此劳师动众?不就是琅琊国的军队,兵符我给您。”刘襄发现自己的这个叔爷爷如此识大体,就不再用刑,而是将他扣在自己的军中,吃住伺候着,说不定关键时刻有用。毕竟刘泽是目前刘氏宗亲中辈分最高的。


齐王刘襄先后两次忽悠召平、刘泽,都取得成功,看来忽悠真是一个低成本的好办法。刘泽被扣在齐国军营,虽招呼周到,吃喝玩乐不愁,但一想到自己栽倒在后生晚辈手里,心中说不出来憋屈,毕竟他吃的盐比刘襄吃的米还多啊!刘泽越想越来气,决定也来坑坑刘襄这个小子。


刘泽跑去对刘襄说:“你父亲刘肥是高祖的大儿子,正本清源,大王是高祖的嫡亲孙子,应该被立为皇帝。如今各位大臣犹豫不决,不知道拥立谁。我刘泽作为刘氏宗室中辈分最高的人,大臣们一定等待我去参与决策,我的建议无人能够忽视。现在,大王将我留在这里已经没什么用了,不如派我入关去,商议迎立之事。”刘襄到底是年轻,竟然相信了刘泽的鬼话,真就准备了车马,送走了刘泽。按道理说,刘襄擅长忽悠之术,自然也应该有相应的防御之策,你忽悠了别人,难道不但心人家忽悠你?你将刘泽骗到齐国,扣留人家,夺人家的军队,你还指望人家会拥立你当皇帝,真是天真啊!在刘襄放走刘泽的那一刹那,注定了刘襄与皇位无缘。


不过眼下刘襄没有时间想这些,他当即率领大军进攻济南郡,因为济南郡本来就属于齐国,被吕后强行切割出去,成立吕国。此时吕王吕产坐镇长安,吕国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面对刘襄的大军,只能一触即溃。刘襄拿下吕国后,立即整顿兵马,准备一鼓作气,打进关中,铲除吕氏。


在刘襄看来,论身份,他是长子长孙,如果再能够铲除诸吕,恢复刘氏江山,他就是大汉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刘襄越想越兴奋,越兴奋就越沉不住气,恨不得立即赶到关中,消灭诸吕,登上帝位。刘襄的想法虽然狂野,但并不是不切实际,毕竟他的实力和身份摆在那里。或许是刘襄过于年轻,他根本不知道他的举动形同叛乱,因为大汉天子还是刘弘,吕氏只是擅权,并没有篡位。反观刘襄自己呢?他擅自铲除朝廷任命的丞相,扣押诸侯王,灭吕国后,还率先挑起战火,这就是名符其实的叛乱。从这方面上看,刘襄的起兵显然是不正义,面对如此大的破绽,刘襄竟然视而不见,只能说明他自信过头。


刘襄毕竟是一个诸侯王,又处在齐地,手下能人肯定不会少。有人对刘襄说:“以我们齐国之力,未必能够打进关中,如果别的诸侯将我们所为视为叛乱,前景不妙,我建议大王先写一篇檄文,昭告天下,这样大王此举就是名正言顺了。”聪明的下属,绝妙的意见,刘襄没有理由拒绝。刘襄当即命人写了一篇檄文,派人传抄数十份,送给各路诸侯国。

大汉崛起——第八回  刘襄兴兵

齐王刘肥世袭表


刘襄的这篇檄文应该是大汉成立以来的第一篇檄文,恐怕也是崇尚孔教的齐地才会有的。虽然这篇檄文没有后世陈琳《讨贼檄文》以及骆冰王《讨武曌文》那样出名,但一样写的大义凛然,煽动性极强。檄文如下:“高皇帝平定天下,封宗室诸子弟为王。齐悼惠王死后,惠帝派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死,高后当权,因为年龄大了,听任吕氏子弟擅自废高帝所立诸侯王而封诸吕为王,又杀死隐王如意、幽王刘友、梁王刘恢三位赵王,灭掉刘氏的梁、赵、燕三国,并以其属地分吕氏兄弟为王,又将原齐国一分为四。忠臣进言规劝,主上迷惑不听。如今高后已死,皇帝年龄还小,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朝内大臣及各路诸侯。现在吕氏子弟又擅居高官,集聚军队以显威严,威胁列侯与忠臣,假托天子的诏令号令天下,刘氏处于危险之中。我现在带兵入京,诛灭那些不应当为王的人。”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篇檄文,它的作用可以抵得上十万大军,这也可以看出刘襄的属下还是有一些强大的笔杆子。当刘襄兴兵西进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吕氏家族,人心惶惶,因为人家的檄文上点名要消灭他们。作为吕氏的领头人物,吕产、吕禄有什么打算呢?请看下回——《荡清寰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