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藩鎮之亂,明朝有寧王之亂,爲何宋朝沒有比較大型的藩王之亂?

簡憚噠筷樂


這個和宋朝的制度有關,北宋建立之後,趙匡胤汲取唐朝和五代十國的教訓,實行的本就是強幹弱枝的模式,權力高度集中,王爺沒有實權,武將被嚴重製約,因此地方勢力是根本沒有辦法做大的,自然也就沒有了藩王和藩鎮之亂。

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在北宋基本統一天下之後,趙匡胤在汲取了唐朝和五代十國的教訓之後,對官制進行了較大範圍的調整,基本特點就是分割職權和事權,從而削弱各級官吏的權力。

宋朝的政治體制雖然基本沿襲了唐朝的制度,但卻對權力進行了大範圍分割,例如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擔任,但又設有參知政事為副相,與宰相合稱“宰執”,這使得相權大幅度萎縮,僅擁有行政職能。此外,又設樞密院和三司(鹽鐵、戶部、度支),分別主管軍事和財政大權,這樣三司使、宰執、樞密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衡,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皇權。而在監察方面,在御史臺之外又增設諫院和置諫官,負責監察和彈劾官員。

更重要的是,宋朝對軍隊管理的極為嚴格,我們以禁軍為例,禁軍的領導機構是殿前司和侍衛司,而其長官分別為殿前都指揮、步軍都指揮使和馬俊都指揮使,合稱三帥。然而三帥雖然統兵,但卻無調兵之權,調兵的權力在樞密院,而樞密院則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這種統兵和調兵權力分割的模式,防止了武將的做大。而且,將領率兵出征,朝廷還會派有監軍,這對將領的指揮同樣掣肘極為嚴重。

同時,宋朝實行的是“職”、“權”分離模式,“職”只是決定了官員的官階和俸祿,真正具有實權的其實是朝廷派遣的各種臨時官員,但這些官員只是臨時職位,事畢即撤。這種模式下,官員和武將是根本沒有機會做大的,自然也就無法威脅到皇權了。

宗室有職無權,無法構成威脅

對於宗室、外戚、勳舊等等,朝廷也是防範甚嚴,往往是授予高官厚祿,但卻從來不給實權。

所以,宋朝的王爺地位雖高,奈何沒有任何實權,更無封地,只是閒散王爺,而稱不上藩王,更談不上起兵造反了。

宋朝的王爺外出辦事,通常是以王爺之尊兼任諸如安撫使之類的“職事官”,屬於專事專辦,事情處理完後職權撤銷,根本沒有做大的機會。

宋朝這種模式雖然防止了官員做大,但由於權力拆分過細,導致了大量冗員的出現,更降低了行政效率,這是宋朝積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