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爲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我國最早的農業合作社產生於計劃經濟時代,農業合作化運動時,產生了初級社,中級社,高級社。因為複雜的歷史原因,當時的農業合作社不只是經濟組織,更是政治組織。但是並沒有很好的效果,相反有非常多的負面問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為發揮農村集體所有制的有利因素,農業合作社全面轉向經濟化。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目前我國有上百萬個農業合作社,有些農業合作社歷史悠久,經濟效益優良,帶動當地農戶增長增收,農業合作社社長也都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但大多數的農村合作社,往往都經營不善。以我所在的福建農村為例,附近幾個村的農業合作社都是處於空置狀態,只有個牌子,並沒有實質性的經營活動。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為什麼如此呢,除偏遠農村本身不適宜農業合作社不談,大致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 大量農業合作社,種植的農產品,養殖的家禽之類的,沒有獨特性,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二 大量農業合作社,組織架構不明,缺乏監督機制,社長一把手獨斷專行。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三 大量農業合作社,存在騙取財政補貼的情況,甚至立社就是騙補貼而立。

四 大量農業合作社,財務不公開,社員分紅不均。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五 大量農業合作社,觀念老舊,不善於利用互聯網工具做宣傳。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農業合作社是農村重要的經濟組織,是農產品進城的渠道之一,也是農戶致富增收的希望。國家近年在大力整頓,各類不合規,違法的農業合作社,也是為農業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農業合作社,在農村為何大多經營不善,成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