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隨著高科技信息社會的到來,流程管理不僅成為管理界學術研究的熱點,更在國際企業界形成討論和應用的熱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是任何企業運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的業務都是需要流程來驅動。相信大家早已對“流程六要素”耳熟能詳了,為何弄出個“流程管理八要素”來呢?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今天楚柳香小編真的不是玩概念,只是想進一步明晰“六要素”在流程管理中的應用,同時添加另外兩個重要的要素,能更好的詮釋什麼是流程管理,讓流程管理更加有效的發揮其作用與價值。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傳統“流程管理六要素”分別是:

1、客戶:是流程服務的對象,對外來講是單位服務的個人或組織,對內來講是流程的下一個環節;

2、價值:是流程運作為客戶帶來的好處,很多情況下不是用貨幣來衡量的,它可以表現為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等等;

3、輸入:是運作流程所必須的資源,不僅包括傳統的人、財、物,而且包括信息、關係、計劃等;

4、活動:是流程運作的環節;

5、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環節之間的關係,把流程從頭尾串聯起來;

6、輸出:流程運作的結果,它應該承載流程的價值。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流程六要素”:“輸入、輸出、活動、關係、客戶、價值”,這六要素組合在一起就會變成我們最通用的對於什麼是流程的解釋,既流程是:一組存在相互“關係”的“活動”,將“輸入”轉化成為對“客戶”有“價值”的“輸出”。

但是,這僅僅是定義流程的六要素,應用在流程管理的過程中大家都會遇到一些的困惑: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困惑一,就是“輸入”這個概念的定義其實非常的模糊,有的人理解為上一個流程流轉到本流程的實物或信息,有的人理解成流程運轉所需要實物或信息,相信在工作中肯定會有人這麼問你“流程中需要的人算不算輸入?流程中要用的設備算不算輸入?流程中要花錢算不算輸入?”。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困惑二,如果依靠這六要素去設計和管理流程,確實流程會非常貼近客戶價值的實現,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幫助和新的思考。但是很快我們會發現,僅僅從客戶價值出發,並不完全對,因為企業是需要盈利的,即便是公益組織也是需要考慮到自身組織的可持續運轉。但是在有些情況下這個持續運轉的需求會和滿足客戶價值發生衝突。比如,客戶都需要你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或服務,都希望你能夠快速響應。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對於困惑一,我們需要做一個這樣的界定,“輸入”應該是上一個流程的輸出傳遞到下一個流程進行進一步處理的原料、半成品或信息。而本流程需要處理這些“輸入”,需要人來進行操作,需要設備進行工作,需要技術標準作為指導,需要資金進行支持等等,這些都應該被稱為“資源”。

​對於困惑二,我們需要明白流程六要素裡面缺少對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的關注,那就是對風險的“控制”。企業只有在風險可承受可“控制”的情況下,才能持續的為客戶創造價值。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於是,答案揭曉了,另外的兩個要素就是“資源”和“控制”。這些困惑就是我們必須增加兩個要素的原因。

最後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流程管理八要素》:輸入、輸出、活動、關係、客戶、價值、資源、控制。於是乎我們就可以在流程六要素詮釋流程的基礎上,對流程管理進行一個詮釋。

流程管理就是為一組存在相互“關係”的“活動”提供其運轉所需的“資源”,使其在受到適當“控制”的狀態下,將“輸入”轉化成為對“客戶”有“價值”的“輸出”的管理工作。

企業流程管理“八要素”!(管理必讀)

流程管理,是保證工作效率提高的關鍵;企業管理者只有將流程中的各個節點把握好,才可以讓工作人員的效率迅速提高。企業運行必須讓流程說話,企業管理者思考問題時要用流程思考,而流程最好讓那些具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和系統管理思維的人來設計,他們會把流程科學、管理新方法和企業固有的文化融為一體,讓企業文化形成獨特優勢,流程思想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