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8月11日,網上一段私家車在哈爾濱石家收費站沒交錢直接闖杆,收費站工作人員為攔車,向車內扔石頭打傷4歲女孩的視頻受到網友廣泛關注。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收費員口頭勸阻無用,幾個工作人員跑出去攔截,監控員撿起地上的石頭向尼桑轎車扔去,以迫使該車輛停車,不料打傷後排座位女孩,隨後車上人員下車和工作人員理論。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拋開是非對錯,大多數人都會心疼這個4歲的小丫頭。不知道眉骨的傷口癒合之後會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不知道這天的經歷會不會在她小小的心裡留下陰影?

雖然孩子已經得到妥善救治,並無生命危險,但是稚子何辜?要遭受這飛來橫禍?家長自己做違規的事,連帶孩子遭殃。這種人禍該怪誰呢?

車裡五個成年人,在闖杆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制止,且不說安全問題,道德上也說不過去吧?無牌駕駛,這本身就是違法的!

車裡應該還有年紀較大的長輩在,這名司機就是用闖杆的行為對下教育子女,對上跟長輩表明如何承擔責任的?

這給孩子做了極壞的榜樣,還造成了實質的傷害,這就是“熊家長”!

作家鄭淵潔說過:理屈詞窮的時代已過時,現在是理屈詞富的時代,越是沒理的人越喋喋不休。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是離子女最近的人,也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對象。家長這樣做,孩子怎麼會學好?

還記得前不久的上海迪士尼事件嗎?一位年輕女子被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屁股,女子便說了男孩幾句,結果被男孩的三位家長推搡辱罵: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屁股沒被人摸過?”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

這樣家長教出來的孩子就成了人人口中討厭的“熊孩子”。熊孩子到了社會上, 你不管教,總有人替你狠狠管教。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四川省遂寧市的一輛公交車上,七歲男孩無緣無故用腳踢了坐在對面的一個年輕男子三下。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沒想到男子突然站起,將小男孩過肩摔,重摔在地,並緊接著用腳在小孩的頭部狂踩三下。

這也是今年真實發生的案例。

有些父母把孩子鬧事當做是小事,有些父母認為教養不值一提,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只有有教養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教養的孩子。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有教養的父母才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早高峰的上班路上,孩子喝完酸奶隨手把盒子扔出車外,這時父親趕忙下車把盒子撿起

並教育了孩子一頓。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孩子在書店偷走四本漫畫書,家長髮現之後寫下一封道歉信,還賠償給店主40元錢。

信裡寫到:

“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貴店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教育是日復一日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想讓孩子做到什麼,自己首先要做到。孩子從開始認識這個世界、開始能觀察到身邊人行為的時候就看到父母在怎樣做,他們會跟著學。

所以何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他對規則不僅要遵守,還要心存敬畏呢?

三歲前,父母應該主動去給孩子立一些規則,這時候的規則大部分都是安全相關的,比如危險的東西不許碰觸,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等。

三歲之後,父母應該給孩子普及一些日常行為規範、社會秩序相關的規則,比如基本的玩完玩具要收拾,不能浪費食物,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喊叫、跑鬧,遵守交通法規和公眾秩序等。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怎樣能讓規則更容易被執行呢?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01

信號要明確,表述清楚

比如十字路口的信號燈黃燈亮了,意味著人可以停下步伐,也可以不停。這時候就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時候我們該走還是不該走,後果是什麼。而不是告訴他走不走都可以。模稜兩可正是立規矩的大忌。

02

就事論事,別給孩子貼標籤

比如早上急著出門去幼兒園,父母說些“哎呀快一點,你天生就是個愛磨蹭的孩子。”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潛意識裡就認為“哦,我天生就是個磨蹭的孩子”從而喪失信心,破罐子破摔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擴大成了孩子難以改掉的壞習慣。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03

明確後果,懲罰及時

讓孩子明白做一件事情的後果是什麼,而不是拿一個虛假的後果來恐嚇孩子。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東玩玩西玩玩,你說“再不吃飯就讓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每天都聽你這樣說但事實上他至今都沒有被警察叔叔帶走,就不會把你的話當真。

相反,如果你明確告訴在規定時間內沒吃完飯的後果就是不允許再吃,並且按照約定好的規則執行了。孩子就會明白他要承擔的後果就是沒飯吃。比你拿警察叔叔或大灰狼恐嚇效果不知道好多少倍。

04

規則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

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成人那麼深刻,自我控制力也很薄弱。樹立複雜艱難的規則,孩子不但可能不會遵守,實際上他可能都會糊塗。

這時候父母需要耐心地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傳達指令,更不要擺出強權嘴臉——“小孩子不懂事就要聽大人的”。孩子雖然小,你講的道理他不一定懂,但是他會明白父母尊重的語氣和態度是值得信任的。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05

無論時間地點,規則就是規則

比如亂扔垃圾,今天不能亂扔,明天也不能亂扔,在家裡不可以,在外面也不可以。這些規則不光是孩子要遵守,父母也要遵守,切記不要雙重標準,在家一套,外面一套,這樣只會讓孩子糊塗和對規則充滿質疑。

06

家人步調一致,不唱反調

當孩子偶爾不想遵守規則,比如已經吃了一個冰棍還想再吃一個,祖輩因為心疼孩子哭鬧便破例給孩子吃第二個時,不要當面反駁對方。而是要私下跟對方溝通這件事情,確定大家都要遵守同一個規則。否則當面指出,孩子會認為規則隨時可以被改變、反駁。

4歲女孩被砸滿臉是血,闖禍的卻是親生的熊家長!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只有一個好的靈魂榜樣,才能喚醒撼動另一個效仿。

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最重要的是,父母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