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日本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創始人 增田宗昭曾說:“在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成為由設計師組成的團隊。從財務資本到“知”的資本,重新審視企業資本價值的時代已經到來。

“知”的資本,這是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在其《知的資本論》一書中著重強調的概念,也被視為是蔦屋書店成功的秘訣。

縱觀消費變遷,在增田看來,商品匱乏消費階段注重的是產品價值,而商品氾濫的階段講求的是平臺價值。

而如今,我們已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提案力的階段。

策劃、設計正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從建築設計、店鋪陳列,甚至到社交媒體文案寫作,都需要融入更多創意。

然而,提案力並非簡單的創意。

在21世紀,不再是消費者單純購買商品來滿足自我,而是追求感性、個性化的時代。所有的策劃和創意的價值在於”該策劃是否能增大顧客價值“。

”能夠找到對每一位顧客而言的產品進行提案的人,就能創造更大的顧客價值,並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在日本,同樣都是書店,都是賣書,不同的提案,不同的場景,吸引著不同的客群,但所有的成功都源於對顧客價值的持續創造,包括牛郎的事業。

書店無論規模大小,都有必要從消費者的追求個性化的價值出發,將“賣場”轉變成“買場”。

以下是日本各家書店是如何定義並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有書的生活模式。

蔦屋書店:改變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成為全球最美書店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蔦屋書店源於1985年,增田氏成立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所建立的最早的“蔦屋書店枚方店”,他開創了錄像帶、唱片、書籍三位一體的全新模式。

增田氏創立的CCC公司一直將“顧客價值”和“生活提案方式”作為重心進行推展。蔦屋書店是通過30多位導購(有雜誌的前主編,書店店員,也有前旅遊記者)選書、陳列、內容企劃、消費者服務等全方位的服務,實現對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提案。

CCC的成功恰恰是在互聯網興起之時。從1999年就開始投入在線服務,其推出的跨業種通用積分"T積分”,會員人數已達到6000萬人。

事實上,如果你去看蔦屋在線,它不是一個在線書店,或者亞馬遜或噹噹,更像是一個彙集餐飲、生活的消費平臺,而線下的蔦屋實質上只是一個生活方式的承載地。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全球最美書店---代官山蔦屋書店,其最早的目標並非“賣書”,而是“森林中的辦公室”。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惠文社一乘寺店:全球十大夢幻書店之一,擊穿你的靈魂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惠文社(けいぶんしゃ)書店在這裡不單單是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來源,他更是一個生活模式和狀態,同時也體現著一個人的品味與心情。

這家書店分為了介紹衣食住書籍以及提及到的生活雜物為獨特視點的生活館並不是很整齊,而是按照功能排給人帶來不經意間邂逅的愉快感的書店,以精品文具盒展示繪畫作品的藝廊區,提供個人體驗以及個性展示區域(COTTAGE),和值得休息觀賞的精美小庭院。

在這裡所展示的所有的書籍以及商品都是精品,都是店長親自讀過的並且嚴格篩選過的每一本書籍以及每一件商品。

Book and Bed Tokyo:可以住宿的書店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2015年在東京池袋開了1號店。這裡是一家類似膠囊旅館的設計,不僅可以休息還可以體驗到自在的與書同在用具。

這是個新型的書店產業,一開張從興起開始就成為了一個話題。併成為了一個嶄新的生活模式吸引著外國觀光者以及日本國內旅遊者。

店內選書覆蓋的領域廣泛,日語書籍不用提,西洋書、漫畫、雜誌等都很齊全,而且背後還有統一的編號管理。

配合本店的概念,這裡還有“安眠書”、“讓人睡不著的書”、“宵夜書”、“想家的時候”等獨特主題的書籍。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恰到好處的將消費者的衣住行都與書聯繫到了一起,創造了一個新型的有書的旅店,從而創造了一個新型的生活模式。

從書店看“書+吧”的經營模式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隨著網絡書店的衝擊,傳統的書店經歷了一場寒冬的考驗,被眾多行業人士認定將死的書店業態,卻在近幾年“起死回生”。書店以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來到我們身邊,甚至進駐各大購物中心,成為商場中吸引客流、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的“中流砥柱”。

書店業態升級往往是先往書吧的經營模式轉,在重視藏書量和藏書品質的同時,也開始重視閱讀空間的營造,增加了一些餐飲、休息區域。而隨著書店品牌增多,差異化經營的亮點也在各大書店中體現出來。

購物中心眼中的書店

購物中心新寵——書+吧

從廣州購書中心、北京圖書大廈到蘇州鳳凰廣場、上海鍾書閣,再到如今的文軒BOOKS,傳統書店的不斷升級改造,再度引爆熱潮;從西西弗、page one到方所、言幾又再到誠品生活進駐蘇州,民營書店的獨特設計和經營思路“來勢洶洶”;不論新華還是民營,隨著購物中心消費模式的流行,實體書店進行著轉型和升級。

購物中心是資金、地產、商業資源、商業模式、創意、技術等的集成體,在應對互聯網的競爭中,成為線下體驗式商業的最佳實踐平臺。

第一,文化業態和體驗業態屬性。書店成為影院之後又一個受購物中心歡迎的文化業態,並有國家政策的扶持。與其他零售業態不同,圖書是可以不付費就能夠提前消費的,線下體驗屬性強烈。

第二高顏值書店越來越多。高顏值書店匹配潮流時尚購物中心,增加可逛性。同時,書店還能為購物中心帶來相對低成本的名人資源。

第三滿足目標人群對閱讀的需求。購物中心鎖定的是家庭和年輕人,這部分群體對於閱讀是有需求的,購物中心基於一站式服務的理念,有必要滿足該需求。

第四,額外增加休息空間。

實體書店所配置的休息閱讀區域,也相當於是購物中心為消費者額外增加的公共休息空間。

第五操盤者的閱讀情結。一部分購物中心的操盤者有天然的閱讀情結,願意為書店提供入駐機會,甚至更優渥的入駐條件。

對實體書店來說,當下是書店進入購物中心的最好時機。規模型的購物中心可以持久為書店提供有效且穩定的人流,多種服務設施也可直接或間接為書店使用,大大縮短了書店客群的培育週期。同時,現階段的購物中心大多願意為書店提供優厚的入駐條件。而對擁有自有物業的書店來說,可考慮將原物業進行更大力度開發,獲取直接商業回報,達成商業價值變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