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讀懂無人機》連載·無人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上)

首先要明確,無人機是戰爭的產物。沒有炮火紛飛、硝煙瀰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沒有無人機的發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得如火如荼,歐洲大地陷入一片戰亂之中。 當時,飛機用於參戰,整個歐洲各國的戰鬥機加起來,只有300多架,而且十分簡陋,是用鋼板、木料和金屬線製造的,機翼和機身上則用塗上膠的苫布覆蓋。

書稿《讀懂無人機》連載·無人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上)

戰鬥機上配有飛行員和機槍手各一名,由於飛行高度不夠,很容易被地面上的步兵用槍炮給打下來,造成機毀人亡的局面。

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這兩位將軍,覺得這樣的戰鬥機在戰場上所起的作用有限,向英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一項建議:研製出一種小型飛機,不用飛行員駕駛,由無線電操縱,能夠飛到敵方某一目標區域的上空,將事先裝在小型飛機上的炸彈投下去,達到消滅敵軍的目的。

這一大膽的設想,立即得到英國軍事航空學會理事長戴·亨德森爵士的支持。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領一班人員,研製小型飛機。最初的研製是在英國一個名叫布魯克蘭茲小鎮上。為了保密,該計劃被命名為“AT計劃”。

書稿《讀懂無人機》連載·無人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上)

經過多次試驗,A.M.洛教授領銜的研製小組首先研製出一臺無線電遙控裝置。飛機設計師傑佛裡·德哈維蘭設計出一架小型單翼機。研製小組把無線電遙控裝置安裝到這架小型飛機上,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機,只是沒有安裝炸彈。

1917年,無人機在英國皇家飛行訓練學校進行首次試飛。起飛後不久,發動機突然熄火,導致無人機墜毀。

時隔不久,研製小組研製出第二架無人機,進行試飛。無人機在無線電遙控裝置的操縱下,平穩地飛行一段時間後,發動機突然熄火。兩次試驗的失敗,使研製小組成員感到十分沮喪,“AT計劃”也就此劃上了句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無人機的研製上捷足先登,美國也不甘落後,研製出了無人機——斯佩裡空中魚雷。這種無人機由一個簡單的陀螺儀裝置自動控制飛行方向,一個膜盒氣壓表自動控制飛行高度,總重量為272公斤,另有136公斤炸藥,由一臺30千瓦的活塞式發動機作為動力,裝在一個四輪滑車上,草地上鋪設了滑軌。飛機發動後,帶動四輪滑車在滑軌上滑行。達到一定速度後,飛機即脫離滑軌,飛上天空。

書稿《讀懂無人機》連載·無人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上)

斯佩裡空中魚雷不僅成功地進行了試飛,而且成功地進行了攻擊目標試驗。只是,它並沒有參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已臨近尾聲。

美國陸軍的查爾斯·F·凱特林又研製出一種無人機,並取名為“凱特林飛蟲”。該機頗似普通的雙翼機,總重量為238.5公斤,可攜帶82公斤炸彈,航行速度達到每小時88公里。1918年9月,美國陸軍開始試飛“凱特林飛蟲”,並於10月22日終於把它送幹部上了天空。

英國的“AT計劃”擱淺之後,A.M.洛教授並沒有灰心,獨自進行著無人機的研製。功夫不負有心人,10年後,他終於獲得成功。1927年,“喉”式單翼無人機在英國海軍“堡壘”號軍艦上試飛成功。該機載有113公斤炸彈,以每小時322公里的速度飛行了480公里。“喉”式無人機的問世在當時曾引起極大的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