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引子

我的朋友潇潇,最近刚入职了一家大公司。她所在的团队刚组建,加老板共6个人。

入职那周,老板开掉了3个人。

潇潇紧张兮兮地跑来找我:“该怎么办啊?好可怕,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随后的一周,她几乎每天都忧心忡忡,深夜拉着我聊职业发展。我建议她与其战战兢兢,不如直接问问老板,为什么开掉那三个同事。

“我不想花时间在只会嗯嗯哦哦、不懂思考的人身上”,老板给她回了这么一句,又补充道:“你能来问这个问题,已经和他们不同。”

不懂思考——是什么意思?这些被开的同事,平时都挺有想法的啊。

我可能长了个假脑子?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发现,人们有成长型和僵固型两种思维模式:

僵固式思维的人,倾向于认为

能力是天生的、完美完成任务才算成功。他们怕犯错,以防御的态度面对他人。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信能力是可以后天学习、提升的,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被视为成功。他们看重过程中的进步,而不以结果的成败论英雄,以开放探索的心态面对世界。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他们遇事总爱说:“难度太大,现有资源做不到”、“之前做不成,别花时间再试了”,或者是“老板说要这样做,能不能做成再说咯!”,又或者是直接甩锅,“我不负责这些事”。

他们都有理解、判断、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只是——都不是成长型思维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呢?

向你推荐一本书

讲这种思维的职场文章有很多,但是系统指导这种思维的书,乔 • 欧文的《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算是头一本。

乔 • 欧文曾服务过100多家公司,拥有多个行业的工作经历,足迹遍布全球。他是英国顶尖的毕业生招募机构——Teach First创始人,因此对人才发展,有着独到见解。他的The Leadership Skills Handbook(领导力手册)赢得了2013年度CMI Book新经理人最佳书籍奖。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历时14年,跟踪观察各种层次的领导者,作者发现,最优秀、成功的领导者之所以和常人不同,最大的法宝是其思维模式。乔 • 欧文总结了优秀领导者的7种思维模式

7种思维模式

●志存高远

●勇于行动

●坚韧不屈

●积极乐观

●承担责任

●善于合作

●不断成长

汇聚了155位杰出领导人的成功案例,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用心,提供了3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3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清晰的工具

●切实可行的目标

●易于上手的思维训练方法

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作者都专门总结梳理了该章的要点。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要点梳理,来自《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

相信把这样一本书常备在案头,你也可以常看常新,时时提醒要锻炼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我也可以做到吗?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刷新》一书中,总结了他的核心管理思想:任何组织和个人,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为了迎接AI时代,微软自我刷新的关键是建立成长型思维,然后据此调整业务。

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也是一位典型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他招人不看家世背景而是关注成长的潜力。比如,他会招募退伍军人,而不仅仅是藤校高材生。员工入职之后,他还会花几千个小时,培训、指导他的队伍。”

这么听起来,成长型思维好像都是“霸道总裁”们才关心的事吧,跟我有什么关系?

乔 • 欧文不这么认为:优秀不是CEO们的专属。作者提出一个词,叫“民间领袖”——就算不是大公司的CEO、大国政要,在任何行业和岗位上,你都可以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书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一家大型咨询公司决定强化团队合作。后勤经理查克认为,后勤部门是团队工作改革的核心。他走进高级合伙人铺着厚厚地毯、摆放着古董复制品的豪华私人办公室,说道:“如果你想更好地强化团队合作,首先应该放弃你这间办公室。”

正在用高档瓷器喝茶的合伙人差点被呛到。

查克解释道:“撤销所有私人办公室,从合伙人开始,转向能清楚看到每个人的开放办公环境。如此一来,没有地方躲藏,容易控制,团队合作和沟通效率都能提高,还能降低成本。”

6个月内,所有合伙人的私人办公室都成为了历史。

连带一些死脑筋、无法接受查克大胆建议的人,也被清理了出去。”

查克不是美国总统,不是500强公司高管,他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员工——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如何像他一样,拥有这样成长型的思维?

不妨从承担领导者的责任开始——马上就能做到,今天就能改变。作者给出了一份领导者活动清单:

1、向上管理

2、检查团队工作进展

3、准备演讲和报告

4、完成表格和报告

5、查看电子邮件

6、参加日常会议

7、获得认可

8、指导团队成员

9、设置并明确方向、目标

10、进行必要的沟通

11、消除障碍、处理问题

12、为团队寻找支持和资源

13、招聘和保持最佳团队

14、分派、授权团队,让团队拥有自主权

如果你的日常工作,都集中在前7项,那可要小心了。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习题,来自《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多地承担后7项活动:专注这些活动的领导者,可以带来不同。他们掌控着自己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对工作例行回应。

跟着书中的练习,把你明天的工作日程梳理一下:能不能更多承担领导者的责任,少做一些汇报、监工?

就算每天只腾出半小时,也能积聚起很大的改变。

而立之年,改变很难吗?

我的一个同事,刚过三十岁生日,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朋友,我们身边都有吧——

被生活逼到角落,没资源没背景,只能靠自己,最后过得很好。

为什么?因为这是人的成长规律。被丢到社会里,不得不回应真实世界的需求,能力和见识都随之提升,每天都在迭代成长。积累一段时间以后,比起被保护的“小公举们”,当然能力长出了一大截。

怎么样构建这种用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呢?作者给出了6种方法:

1、通过训练变得勇敢:把未知变得熟悉

2、相信自己的使命:诉求越大,投入就越多

3、创造更大的恐惧:让不作为的风险大于行动的风险

4、用勇敢的方式思考:着眼于效益和成果,并思考风险

5、寻求支持:分担负担

6、掌控自己的恐惧:意识到恐惧,然后想象成功的情景。

懂成长的领导者,知道他们要迈出的第一步是:你有勇气开始一项行动,你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责任感。

没有勇气改变,就别谈一切后来。

改变很难,成长很累,但不成长只会更累。

《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就是一本教会你科学成长的书,读罢相信可以让你受用终身。

Telecity Group的CEO 迈克• 托宾说:这本书提醒我们,伟大的领导力并非来自于俯拾即是的工作技能,而是来自于一种思维模式。

入职第一周,老板炒掉了三个同事,我该怎么办

无论你是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的职场人士,都可以尽快掌握成长型思维这样的底层武器。

正如作者在引言第一句所说: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挖掘你真正潜力的书。

你的成长型思维,是你职业路上最好的朋友。现在就去找到ta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